王世夏

王世夏,華東水利學院教授,1951—1952年間,以相當大的精力參與了清涼山校址的地形測繪和新校舍的修建。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王世夏:男,教授,江蘇東台人,1949年參加革命工作,195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水利系,同年任教華東水利學院。長期從事水工,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領域的教學與科研工作。負責完成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水利水電科學基金課題以及重要工程委託課題的研究任務。出版專著《水工設計的理論和方法》,編著有《水工建築物》、《模型試驗的理論和方法》等書。國務院有突出貢獻專家終身特殊津貼獲得者。

人物事跡

和水之緣與生俱來
王教授說,他和水的緣分,與生俱來,他出生的那一年,即1931年,長江流域發生特大洪水,他的家鄉東台也飽受洪災之虐。正是那一年,在中國東北發生了“九一八”事變,內憂外患,中國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祖父和父親取“夏禹治水,安定九州”之意,給他取名世夏,字禹九。1948年他國中畢業即以優異成績考入淮總局附設高級水利學校。後來南京辦起了淮河水利專科學校(後改名華東水利專科學校),他奉調續學。1951年便畢業留校任教員。1951~52年間,他在擔任教學工作的同時,還以相當大的精力參與了清涼山校址的地形測繪和新校舍的修建。行政辦公樓,北教的建設,都凝聚了老一輩河海人的辛苦勞動。

從華東水專到華東水院,王教授依然擔任華東水院教員,及至1954年,他得以參加高考,進入清華,依然堅定不移地選擇了水利專業。從此一輩子為水利學習再學習,實踐再實踐,清華畢業後他又申請回到華水任教。此後,不管是經濟困難時期,還是“文革”十年,王教授再沒有離開河海,更沒有離開過水利。
傳承知識致力教學科研工作
“世界上沒有任何別的建築物能像水工建築物這樣改變地球面貌。”這是王教授當年在清華上第一堂《水工建築物》課時,授課的張光斗院士講的一句話。王教授說,張老師的這句話不但在學科概念上十分精闢,還給從事水工這種艱苦工作的人鼓舞鬥志,增強職業自豪感。後來,他在河海大學任教的幾十年間。給學生上《水工建築物》第一堂課時,總是忘不了重複這句精闢的話,而且常講常新。

從1959年清華畢業來華水報到,迄今46年,王教授回憶這段人生旅途,既豐富多彩,也坎坷不平甚至驚心動魄。經濟困難時期他們餓著肚子克服困難教學,鑽研水利,鬥志依然高昂,培養的水工畢業生質量之高得到社會公認,內心是愉悅的;和眾多知識分子一樣,王教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科研中去,指導了十屆研究生,編著了很多水利教材,負責完成了“含沙高速水流摻氣抗磨蝕研究”、“推移質造床河流上最佳取水布置問題”等國家重要課題的研究任務。
離而不休依然心繫河海
離休後,王教授並沒有閒下心來過離休生活,他說不休於兩件事,一是總結多年教學經驗和科研成果,致力寫一本新體系新理論(可靠度設計理論)的水利專著,其二是詩詞創作和校園詩教。

2002年,作為水利部科技專著出版基金資助項目,68萬多字的《水工設計的理論和方法》由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並在2002年度獲評為教育部提名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王教授用這本書為他的水利事業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此後開始專攻詩詞創作。王教授的祖父是前清一位飽學的秀才,父親是兼通中、西學的教師,良好的家學古文基礎和他對詩詞的愛好,使他的詩詞創作從早年清華讀書時就沒間斷過,離休後更是全身心投入到詩詞的創作中。近年來,王教授注意到大學生人文素質滑坡的嚴重現象,受楊叔子院士“讓中華詩詞真正進入大學校園”的啟發,王教授很想為河海大學的人文教育出一份力。2003年年逾古稀的王教授再次走上河海講台,開設選修課《格律詩詞欣賞與創作》,還將自己的詩詞作品選和課堂稿修訂出版,為校園詩教提供了一份完整體系的教材,這門課受到學生很大的歡迎,選修的人數都超過了預定教室的容量上限。

正如王教授在《滿江紅·題贈河海大學一九九七屆畢業同學》中語“九州生色待諸君,光前績”,這位在河海講台奮鬥了一生的老教授,一生深情都獻給了水利,傾注在一屆又一屆河海學子身上。他殷切地希望今天的河海學生能學有所成,祝願河海大學明天更好。

王姓名人盤點(三)

盤點王姓當中一些在各行各業有著突出成績的人物,包括教師,研究員,科研人員以及機關幹部等名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