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戶座反射星雲NGC1999

獵戶座反射星雲NGC1999

獵戶座反射星雲NGC1999,距地球約一千五百光年。中央因密度太高光線無法穿透而呈黑色的部分稱為“博克球狀體”。(HST)。

發現

獵戶座反射星雲NGC1999獵戶座反射星雲NGC1999

1999年12月,就在NASA的太空人修復哈勃太空望遠鏡後數周,哈勃遺產計畫小組捕捉到這張獵戶座反射星雲NGC1999的照片。

特徵

反射星雲就象街燈周圍的霧,因為其內嵌的光源照亮了星雲中的塵埃而發亮;星雲本身不發出任何可見光。這個星雲在天文學史上大名鼎鼎,因為第一個被發現的HH天體(赫比格-阿羅天體)就在它附近。目前所知HH天體是由非常年輕的恆星噴出的高速氣流。
這個反射星雲被一顆明亮的、新近形成的恆星(在圖像的中間偏左)照亮,該恆星編號為獵戶V380,因為表面溫度高達10000攝氏度(幾乎是太陽的2倍)而發出白色的光芒,其質量估計是太陽的3.5倍。這顆恆星如此年輕,以至仍被形成恆星的剩餘原始材料環繞,這就是人們看到的NGC1999反射星雲。
NGC1999的中心附近有一個不尋常的黑色噴流雲,在圖中亮恆星的右下一點點。這個暗雲是一個“博克球狀體”,以亞利桑那大學天文學家Bart Bok命名。該球狀體是一團非常稠密的冷氣體、分子、塵埃組成的雲氣,擋住了它後面所有的光,在被V380照亮的反射星雲襯托下顯示出它的輪廓。天文學家相信博克球狀體內的塵埃和分子雲氣會在自身引力作用下收縮,然後形成新的恆星。

黑色陰影

NGC1999,它坐落在一個太空黑斑旁邊。大半個20世紀以來,這種黑斑都被認為是密集的塵埃和氣體雲,就是這種星雲阻擋了光線成為了黑色陰影。
赫胥爾望遠鏡沿某個方向觀察附近年輕的星體時,這團星雲一直是呈黑色,但是這不可能,因為赫胥爾紅外線眼就是為穿透這種星雲而設計的。除非這團星雲密度異常的大,否則就一定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
在接下來更深入的研究中,天文學家使用了地面望遠鏡,但觀察結果卻是一樣的。這塊斑點之所以是黑色不是因為濃密的氣體,而是因為它本來就是空的。一定是有什麼東西穿過了星雲形成了這個洞。“以前從沒見過這樣的洞,”來自美國托萊多大學(UniversityofToledo)的湯姆梅格斯(TomMegeath)說。“這就好比你知道有蠕蟲在你家草坪下鑽洞,但是當你發現時卻已經那么的大,像是一個豁開的地窖。”
天文學家認為這個洞是在NGC1999形成時,附近的小星體噴射狹窄的氣體刺穿它的氣體和塵埃所致。來自附近成熟星體的強大輻射或許也對穿透這個洞穴起了作用。無論是怎樣的系列精準連續事件促成了它的形成,這都是我們了解新生恆星如何驅散他們的誕生雲的重要一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