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搖滾電影《果》

獨立搖滾電影《果》是由路雲飛導演,李媛、魏靜茹等主演的一部電影,於2008年上映。

(圖)獨立搖滾電影《果》獨立搖滾電影《果》

北京8毫米影視文化工作室攝製的獨立搖滾電影《果》,在經過長達兩年策劃創作和半年的後期製作之後,已於2009年2月開始了全國首發巡映活動

關於電影

(圖)獨立搖滾電影《果》獨立搖滾電影《果》

導演: 路雲飛

主演: 李媛 / 魏靜茹 / 軍械所樂隊

641樂隊制度瓦解樂隊ZIYO自遊樂隊參加演出

上映年度: 2008
語言: 國語/國語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劇情簡介

果—老北京方言,原指女孩子。後因GROUPIE(骨肉皮)一詞,果被中國搖滾樂手借用,用以稱呼追隨於樂手身邊的女孩子。
電影《果》便是通過影像來描述這樣一個群體的現代都市題材電影
目前,該影片已全部拍攝完成,進入緊張的後期製作階段,成片將於六月份全部製作完成。
電影《果》由新銳導演路雲飛執導,他在影片中通過一個復仇的故事,講述了主人公—兩個不同類型的果,喬喬、吉吉與搖滾樂手大偉之間複雜的情感糾葛。通過同樣的紋身為載體,細膩的體現了吉吉與喬喬感情的微妙與掙扎,以及與樂手大偉之間的仇恨衝突,整個影片以平靜的畫面處理和大片暖色調光影反意識地營造了一個充滿著矛盾衝突、掙扎絕望的陰冷的故事。
導演路雲飛一直推崇的人性的真實與殘酷在該影片中得到深入表現。正如他自己所說:我不想貶低什麼,也不願去抬高什麼,不要把你的主觀意願強加到觀眾身上。事實是什麼樣的,我就會把原樣擺在觀眾面前,幸福也好、甜蜜也好、痛苦也好、殘酷也罷,都讓觀眾自己去體會,我只想平靜的把一個故事講給大家……
在如今中國電影矯情、虛偽、以非常態來表現所謂的意識,使觀眾備感無奈和厭倦時,電影《果》無疑將會給觀眾帶來一種全新的、真實的視覺感受。
演員的差異化也是導演路雲飛的訴求之一,他希望運用同一演員所散發的對立氣質代表單純與狡詐、冷峻與溫情,這種單一人物所具有的強烈對立是本片戲劇化和矛盾性的根源。

搖滾樂和樂手的電影

講述搖滾樂和樂手的電影並非罕見,比如早年間轟動一時的《北京樂與路》 、日本電影《nana》 、好萊塢曾經問鼎奧斯卡的《幾近成名》,大多描摹著搖滾樂隊那激情四射而又混亂不堪的生活。年輕人的張揚,瘋狂追隨夢想,卻總是伴隨悲劇性的結局。
這種題材的電影總是能跳脫生活之外,又結束於人性的本真之處。

導演路雲飛一直推崇的人性的真實與殘酷在該影片中得到深入表現。正如他自己所說:我不想貶低什麼,也不願去抬高什麼不要把你的主觀意願強加到觀眾身上。事實是什麼樣的,我就會把原樣擺在觀眾面前,幸福也好、甜蜜也好、痛苦也好、殘酷也罷,都讓觀眾自己去體會,我只想平靜的把一個故事講給大家……

主題思想

人性的善與惡,背離與回歸。
電影《果》通過兩個不同類型的女孩—喬喬、吉吉與搖滾樂手大偉間充滿眷戀與欺騙、溫情與狡詐的複雜情感糾葛,講述了一個發生北京搖滾圈中陰冷殘酷的故事。(詳見劇情梗概)
我們先分析一下在本影片中處背景地位的搖滾圈子和搖滾樂手。眾所周知,搖滾樂手的生活通常是放蕩、隨性的,音樂是他們的生命。他們不屑於金錢和權利。因此,搖滾樂手中的大部分經濟來源極其不穩定,甚至窮困潦倒,他們所創作的音樂在中國這個相對保守,相對老齡化的國家裡也不被大多數客群所接受,他們生活在夾縫中。搖滾樂手個性極端,充滿憤怒和無處宣洩的青春。因此,搖滾樂是他們最好的選擇,他們在嘶喊和喧囂的樂器聲中忘卻一切,盡情釋放。
在沒有音樂陪伴時,酒精毒品的麻醉,性帶給他們的刺激是他們生活內容的重要構成,這就需要異性的出現和陪伴。
由於他們個性的張揚、反叛以及搖滾樂(RockRoll)和搖滾樂手有意或潛意識裡散發出的強烈的性暗示,使大量年輕的女孩子追隨於其身邊,“果”這個群體應運而生。
我們再來分析一下我們這部影片的主體“果”。“果”,老北京方言詞,原指女孩子。但在語言的不斷發展中,“果”一詞被逐漸淘汰不用。後因搖滾樂進入中國,其派生產物也隨之的相繼而至,“果”做為“GROUPIE”一詞的音譯,重新被拾起用以特指追隨於搖滾樂手身邊的女孩子。
在搖滾樂圈中,“果”是一個較龐大的群體。她們通常充當供樂手玩弄以及解決樂手生理需求的悲情角色。她們看似張揚、反叛的外表下,卻如同所有的女孩子一樣有一顆柔弱的內心。她們恐慌、無助、迷茫……這一切導致了她們的敏感和多疑。她們用個性冷酷不羈,言語放蕩尖酸、行為瘋狂極端這些不同的外殼來偽裝和保護自己。
基於以上對於搖滾樂手以及他們身邊女孩子的這些分析和探討,作為導演,我選擇把主題定位在人性的兩個極端的展現上。不是單純地講述一個發生在搖滾圈中的故事,而是借用劇情,從哲學意義上辯證地展現人性的善與惡,背離與回歸。喚醒現代人群對生活狀態以及人生態度的重新思考。

影片風格

以灰暗、冷調的影片色澤,具北京地域性雜亂與現代有機結合的環境氛圍,大量不規則的畫面構圖,沉重、壓抑的拍攝手法來營造殘酷、狂燥、絕望的影片風格。(在對各部門的創作要求中詳述)

人物基調

喬喬:(關鍵字)漂亮、沉默、冷酷與溫情並存、行為極端。
北京胡同大雜院中成長,家境貧寒。進入搖滾圈較早,酷愛搖滾樂。
由於其靚麗的外形,反叛不羈的個性使她在圈中極其有名,也是其他“果”敬佩和仰望的偶像。區別於其他“果”,她從不與任何樂手發生性關係。
後遇到吉吉,在交往中她逐漸意識到自己的性取向稍有偏差,但由於個性的原因,她沒有表達自己對吉吉微妙的情感。直至最終她認為的一切美好和希望全部轟然坍塌後,她極端地選擇了自我毀滅。

吉吉:(關鍵字)美麗、天真可愛與陰險狠毒並存。
本是一個天真、可愛、青春善良、略帶反叛的女孩,生活軌跡正常。由於其姐姐被搖滾樂手凌辱後自殺身亡,導致吉吉性格變異,人性背離。她發誓要為其姐姐復仇,因此進入搖滾圈中,憑藉僅有的線索來找尋仇人,在接觸到喬喬後,她用偽裝的天真騙取喬喬信任,兩人成為好友。
在她感覺到喬喬對她微妙的愛意時,她也沒有拒絕,而是借用這一點,一步一步地達成她復仇的目的。在一切復仇計畫都一一實現後,人性回歸,她帶著象徵著她與喬喬的兩條金魚走向遠方。

大偉:(關鍵字)不羈、冷峻、才華橫溢。
某著名樂隊主唱,搖滾圈中舉足輕重的樂手。
在一次演出後的慶功會上,由於酒精與毒品的刺激與麻醉,他誤奸了吉吉的姐姐,自己卻渾然不知。因此對吉吉的突然出現也毫無戒備,直至被吉吉狠毒地廢掉生殖器後他還固執地認為是喬喬害了他,他一怒之下瘋狂地報復喬喬。當他得知這一切事情的真相後,為自己和喬喬的悲慘命運痛心、絕望。

菁菁:(關鍵字)文靜、保守。
吉吉的姐姐,某美術學院學生,一直生活在校園中並且由於其性格保守,社會交際幾近空白,基本不參加娛樂活動。
放假期間被吉吉硬拉至酒吧玩耍,卻不幸在洗手間中被大偉認錯,強行發生了性關係後,不堪凌辱,自殺身亡。

唾沫:(關鍵字)張揚、講義氣、大大咧咧,沒頭沒腦。
典型的圈內小“果”的性格,在全劇中起穿針引線的作用。
喬喬是其敬佩的偶像,她帶領吉吉認識了喬喬。在大偉決定報復喬喬時她試圖幫助並解救喬喬,卻適得其反。

本影片人物關係及性格都較複雜,尤其是喬喬和吉吉這兩個並列女主角。副導演挑選演員時需把握好上述人物基調。
演員在表演時要以人性的善為基本,惡為發展,不可本末倒置。寧可不足,不可過之。

各部門創作要求

基於影片的主題思想及風格闡述,對各主要創作部門要求如下。

美術部門

整部影片以冷色調為主導。前期選景時應突出北京地域特色,場景雜亂而有序為基準。
主場景如喬喬家,需置於胡同中的大雜院內,與中規中矩的四合院區別開來。院內小巷曲折,小院套小院,物品堆放雜亂無章,門窗破舊。
喬喬家內景突出女性氣息,但要注意保留老房子所遺留下來的痕跡,老舊家具適當擺放,其他內置物以較柔軟材質為主,突出表現作為一個“果”的女性所應有的生活氣息,室內物品應略顯凌亂。
大偉家置於70—80年代單元樓或筒子樓中。大偉家內景以褐色、棕色、深藍色、黑色等暗色調為主。內置物選用硬線條材質(如木、金屬、玻璃等)突出極具男性氣息的環境氛圍。置景時需填充與其職業相關的大量物品(如音箱、琴、大型CD架、大幅海報、酒瓶、菸具、衣服架等)並使這些物品雜亂地堆放,滿地可見。
吉吉家置於較現代的單元樓中。內景以灰色、白色、淡藍色等冷色調為主。內置物多用有透明質感的玻璃等材質。內置物較少,空曠,營造長期無人居住的氛圍。大量運用灰色、白色等色塊、無水乾涸的魚缸、枯萎的花、家具上蒙蓋的布等來突出吉吉家蒼涼、毫無人氣的景象,也映襯喬喬悲慘無助、吉吉雖生猶死的心理視像。另外,依據菁菁(吉吉的姐姐)生前職業,畫架、畫布、滿地的完成和未完成的畫作、畫筆、染料等等均需仔細體現。
胡同口魚缸,此外景為本片中較重要的場景,置景較複雜。魚缸應放置合理,外牆需製作精良,不得有任何突兀或人為製造的痕跡。魚缸與金魚比例適當,水要清澈無污物,可作淡淡的綠色處理。缸底鋪置白色與黑色兩種大塊卵石。
另外,魚缸後應留出可供照明及攝影器材和操作人員出入、工作的空間。
美術部門需在看景工作結束後拿出手繪或電腦製作的主要場景效果圖。

攝影部門

攝影手法力求沉穩,但不可使用大量固定鏡頭。鏡頭運動緩慢,軌道及小搖臂多加運用、配合。多使用略俯機位拍攝,營造氛圍的壓抑和緊迫感。
由於本影片以故事的講述和發展為主,所以多用小景深拍攝畫面,突出人物、事物在影片中的主體地位。使以青灰色為主體的場景環境在前景或後景中溶為一體,凸現陰冷灰暗的環境氛圍。
構圖可不規則甚至於不平衡,角度選取應反常規。長鏡頭與短鏡頭蒙太奇依據規定情景結合使用,靈活多變。以求給予觀眾不同以常規電影的視覺感受與衝擊。

照明部門

整部影片日、夜氣氛比例約為1:3,大量的夜戲必將給照明部門帶來較大考驗。
杜絕傳統的四平八穩的燈光,任何室內外場景均需光照層次豐富,依據規定情景,要求同一場景的照明手法也需多變。大明暗對比需大量使用。
由於本影片中冷色調較多,因此在大片冷色中加入暖色點光源,來烘托、豐富場景氛圍。

化妝、服裝造型部門:
人物造型力求新穎、多變。
“果”的原型,造型過於奇特,怪異。所以在本片中需在沿襲其風格的前提下略作收斂。以時尚,亮麗為主導。使人物在每一個灰色調社會場景中出現時都顯得色彩艷麗,暗示其與社會大環境的格格不入與不相溶。
依據人物性格,以及同一人物在影片中的階段性變化,分別設計不同的化、服、梳妝造型。需注意,喬喬此人物雖在性取向上稍有偏差,但不可將其造型男性化。
另外,喬喬、吉吉與大偉三人分別在身體不同部位均有一個同樣的刺青,此刺青在本片中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此刺青圖案的設計在發揮想像力的同時需合理、獨特,具唯一性。
造型部門需在開機前拿出各個人物造型手繪或電腦繪製方案。

道具部門

本影片道具量較大,戲用道具複雜,精良。情感道具、前史道具等要在深入的研究劇本後提供道具設定方案,在具想像力的同時做到有根有據。
色彩與質地方面應與每一個場景,每一個人物性格,人物造型及每一個規定情境相貼合。
需提到的是,主要場景胡同口魚缸中的金魚的選取應與美術部門多溝通,確定魚缸尺寸大小,同比例選取金魚品種。

綜合以上所闡述的主題思想,影片風格,人物基調以及對各部門創作的要求,望各主創部門勤加溝通、同心協力,為打造一部中國電影的經典之作而共同努力。

———————路雲飛

(圖)獨立搖滾電影《果》獨立搖滾電影《果》

-參考資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8319250100c9ch.html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