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山蘇維埃城

獨山蘇維埃城(獨山革命舊址群景區)位於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獨山鎮,距六安市區40公里,是全國重點打造的100個紅色經典景區之一、全國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之重要節點。

景區介紹

革命老街
獨山蘇維埃城核心景區內主要有9處革命舊址、1處六霍起義紀念館、1處革命紀念塔以及龍井溝景區,其中9處革命舊址均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分別為蘇維埃俱樂部、獨山暴動指揮部、經濟合作社、列寧國小、蘇維埃政府、赤衛軍指揮部、革命法庭、中共及少共縣委、政治保衛局),分布在西街、中街兩條老街上,自然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歷史文化保護區。
這些革命舊址都是清朝中晚期至民國初年的古建築。建築精美,氣勢恢弘,兼收並蓄大別山的民居特色和徽州民居的建築風格,自然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歷史文化保護區,素有“大別山區古民居博物館”之美稱,是皖西徽派建築的典型代表。
獨山蘇維埃城為遊人展示了在土地革命戰爭初期,我黨縣級黨、政、軍、文化、教育、司法、經濟等完整的機構,是我省唯一、全國少有的革命舊址群。1929年11月的獨山暴動創造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安徽省“三個第一”,打響六霍起義第一槍、組建了第一支工農革命武裝——安徽紅軍第一游擊縱隊、建立了第一個工農民主革命政權——三區工農革命委員會。景區所在的獨山鎮誕生了16位開國將軍,被譽為“開國將軍第一鎮”、“將軍故里、瓜片故鄉”。該鎮是安徽省優秀旅遊鄉鎮,目前正在申報國家4A級景區。

歷史背景

紅色六安,裕安為榮。
六霍起義紀念塔
這裡是六霍起義的策源地、皖西革命的主戰場、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的落腳地、大別山紅旗不倒的中心地、安徽紅色區域中心重要組成部分,留下了眾多的革命舊址和豐厚的紅色文化。早在炮火紛飛的革命戰爭年代,曾爆發過震驚蔣家王朝的獨山暴動、席捲封建殘餘的河西風暴和贏得光耀歷史的蘇家埠大捷等。走出了中國33位無產階級軍事家之一許繼慎、革命文學家蔣光慈、知名紅軍女戰士汪榮華劉伯承元帥夫人)、周東屏徐海東大將夫人)和建國後安徽首任省長黃岩等。在血雨腥風的革命歲月里,裕安有10萬子弟爭當紅軍,13萬兒女為國捐軀,哺育出32位開國將軍,是全國著名十大將軍縣區之一。紅色裕安,獨山為最。1929年11月8日,這裡爆發了六霍起義標誌性事件——獨山暴動,創造了六安乃至安徽的“四個第一”:即打響了六霍起義第一槍;組建了安徽第一支紅軍游擊縱隊;建立了皖西第一個工農民主政權(六安三區工農革命委員會),是大革命失敗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安徽境內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
獨山暴動與後來的霍山西鎮暴動等史稱六霍起義,六霍起義是繼黃麻、立夏節兩大起義後鄂豫皖邊區又一次大規模的武裝起義。起義後組建的中國工農紅軍第11軍第33師是鄂豫皖邊區紅軍三大主力師之一,也是紅四方面軍的主要源頭,所創建的皖西蘇區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重要組成部分,從而使黨創建整個大別山區工農武裝割據的構想變為現實。
2009年5月8日,中央黨史辦原常務副主任、黨史研究專家石仲泉同志在參觀了六霍起義紀念館後,感慨不已,欣然揮毫:一鎮十六將,獨秀大別山。

地理區位

淠水明珠獨山鎮,比素描多一分靚麗,比水彩多一分深沉,她毫不張揚地寫意出大別山北麓的厚重畫廊。
革命老區裕安襟江帶淮,連豫望吳,境內312、105國道交匯於此,寧西鐵路、滬漢蓉高鐵、阜六鐵路、商景高速公路穿越全境,距駱崗機場70公里,距在建的新橋國際機場40公里。同時,獨山革命舊址群景區還是速通萬佛湖銅鑼寨天堂寨壽縣古城的中心節點,可與周邊縣區景區組成多條特色線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