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吼菩薩

獅子吼菩薩

獅子吼菩薩梵語sim!hana^da。又作獅子吼。謂佛以無畏音說法,如獅子之咆吼。獅子為百獸之王,佛亦為人中之至尊,稱為人中獅子,故用此譬喻。又當佛說法時,菩薩起勇猛心求菩提,因而外道、惡魔生怖畏;猶如獅子吼時,小獅子亦增威,百獸怖伏。

www.dazhuangyan.comwww.dazhuangyan.com

又作師子吼。中國本無獅子。獅子大約在漢朝中期傳入,是由外國國王贈送的。獅子被人們視為獸中之王。佛教傳入中國後,佛陀也被尊稱為“人中師子”(獅子在佛經中皆作“師子”,犬旁是後加的義符)。《大智度論》卷八稱:又如師子,四足獸中,獨步無畏,能伏一切。佛亦如是。於九十六種外道中,一切降伏,故名人師子。佛的“三十二大人相”中,即有“獅子臆相”。獅子吼聲既響且遠,懾服一切。其說本於釋迦牟尼誕生時。《過去現在因果經》說:太子(悉達多)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大師子吼云:“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佛本行行集經·舍宮出家品》謂,悉達多成道宣講佛法時,“其諸天聞太子如是師子吼聲,皆悉隨喜”。所以,佛教將佛、菩薩無畏地演說佛法,降伏一切“外道邪說”,比作“獅子吼”。後來高僧說法,也可稱“獅子吼”。所以,獅子吼菩薩寓說法的威力。

本文出處:http://www.fjfoxiang.com/2010-07-06-08-30-11/839-2010-08-23-15-51-01.html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