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頭菇扒菜心

猴頭菇扒菜心

猴頭菇扒菜心是一款美味食譜,主要原料是乾猴頭菇、芥菜心、胡蘿蔔等,這道菜製作簡單、營養豐富,鮮香可口。

食譜介紹

材料
乾猴頭菇100克,芥菜心1個,胡蘿蔔30克,紅辣椒1個,蔥2根,姜3片 
調味料
A料:素高湯1杯,紹興酒、胡椒粉各1大匙 
B料:鹽1小匙 
C料:米酒1大匙,素高湯1.5杯,鹽、胡椒粉各1小匙 
D料:濕澱粉1大匙

加工方法:

1、猴頭菇洗淨,浸入熱水泡軟,去蒂,切厚片,放入滾水氽燙,撈出,放入碗中加入A料,移入電鍋蒸煮入味,取出,撈出猴頭菇備用。 
2、芥菜心洗淨,去皮莖、切厚片,放滾水中加入B料氽燙,撈出、沖涼;蔥洗淨、切段;紅辣椒去蒂及籽,洗淨、切片。 
3、鍋中倒入2大匙油燒熱,爆香蔥、姜,放入全部材料炒勻,加C料煮滾,撈除蔥、姜,再加入D料勾芡即可。 
健康人小語
猴頭菇因形體酷似猴子的頭部而得名,味道鮮花美,含豐富的蛋白質,能幫助消化,並提高免疫力。 
美味小提法
猴頭菇必須用滾水氽燙,去除鹼味及泥土,再用清水沖淨,加入高湯及紹興酒或花雕酒蒸煮入味,味道更加鮮美;菜心燙過再煮,顏色可更翠綠。

營養價值

1、猴頭菇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的一種優良食品;
2、猴頭菇含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血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調節血脂,利於血液循環,是心血管患者的理想食品;
3、猴頭菇含有的多糖體、多肽類及脂肪物質,能抑制癌細胞中遺傳物質的合成,從而預防和治療消化道癌症和其他惡性腫瘤;
4、猴頭菇中含有多種胺基酸和豐富的多糖體,能助消化,對胃炎、胃癌、食道癌、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消化道疾病的療效令人矚目;
5、猴頭菇具有提高肌體免疫力的功能,可延緩衰老。

適用人群

一般人均可食用。
有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和患有咳嗽的人均可食用。

用法用量

食用猴頭菇要經過洗滌、漲發、漂洗和烹製4個階段,直至軟爛如豆腐時營養成分才完全析出。另外霉爛變質的猴頭菇不可食用,以防中毒。

食用功效

性平、味甘。利五臟,助消化;具有健胃,補虛,抗癌,益腎精之功效;
主治食少便溏、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神經衰弱、食道癌、胃癌、眩暈、陽痿等病症。年老體弱者食用猴頭菇,有滋補強身的作用。

其他相關

在過去猴頭菇一直都是野生的,多產於大山林中的蔭蔽處。自古以來,我國人民就有到深山密林里採集野生猴頭菇作為食品和藥物的習慣。據說,至今在河南伏牛山一帶的民眾中還流傳著唐代士卒在山林中採食猴頭菇的故事。

貼士

選購猴頭菇:新鮮時呈白色;乾制後呈褐色或金黃色。其質量以形體完整無缺、茸毛齊全、體大、色澤金黃色者為好,否則,質量就差。
猴頭菇的泡發方法:乾猴頭菇適宜用水泡發而不宜用醋泡發,泡發時先將猴頭菇洗淨,然後放在冷水中浸泡一會,再加沸水入籠蒸製或入鍋燜煮。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將猴頭菇泡發好了,在烹製前也要先放在容器內,加入姜、蔥、料酒、高湯等上籠蒸後,再進行烹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