猰狳

猰狳

猰狳,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種動物。是《山海經》及《淮南子》中提到的史前動物。猰狳為蛇身、龍首、人面及外形如貔,棲息在弱水之中,食人。

出處

根據《山海經》中的描述,猰狳為蛇身、龍首、人面及外形如貔,棲息在弱水之中,食人。[]於《淮南子》中則提到,在堯時代十日並出時期,曾經有猰貐為害人類,後來被后羿殺死。

哺乳綱,犰狳科。身體分前、中、後三段,前後段有整塊骨質鱗片,中段的鱗片與肌肉相連,能伸縮。頭頂、尾巴和腿上也有鱗片。穴居洞中,夜間活動,主要吃昆蟲。產於南美洲、中美和美國南部。

簡介

另一說人面虎身,其形如狸,嗜食人肉,古代中國傳說中一種吃人的凶獸。

猰狳 猰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