猖狂

猖狂

猖狂:1.謂隨心所欲,無所束縛。 2.指清虛以自守的境界。 3.狂妄而放肆。 4.形容思想﹑感情﹑文章氣勢激盪奔放。 5.形容氣勢猛烈。 6.狂亂貌。” 范文瀾 蔡美彪 等《 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七章第六節:“韓柳是好友,又互相了解彼此的造詣,柳稱韓文‘猖狂恣睢,肆意有所作’,所謂猖狂云云,就是 韓愈興儒反佛,理直氣壯,表現陽剛爽朗,文章雄偉的氣象。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吳夫差傳》:“ 吳王率羣臣遁去,晝馳夜走,三日三夕達於秦餘杭山,胸中愁憂,目視茫茫,行步猖狂,腹餒口飢。

基本信息

中文釋義

【釋義】:1.謂隨心所欲,無所束縛。 2.指 清虛以自守的境界。 3.狂妄而放肆。 4.形容思想﹑感情﹑文章氣勢激盪奔放。 5.形容氣勢猛烈。 6.狂亂貌。

近義詞:猖獗

古文出現位置

(1).謂隨心所欲,無所束縛。《莊子·在宥》:“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 成玄英 疏:“無心妄行,無的當也。” 南朝 宋 鮑照 《侍郎報滿辭閣疏》:“幼性猖狂,因頑慕勇,釋擔受書,廢耕學文。” 明 唐寅 《煙波釣叟歌》:“ 蘆花盪里醉眠時,就解蓑衣作衾枕;撐開老眼恣猖狂,仰視青天大如餅。”《東周列國志》第一回:“ 鷹犬借勢而猖狂, 狐兔畏威而亂竄。” 唐 王勃 《滕王閣序》:“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2).指清虛以自守的境界。 唐 沈佺期 《答魑魅代書寄家人》詩:“獨坐尋《周易》,清晨詠《老》《莊》;此中因悟道,無問入猖狂。”

(3).狂妄而放肆。 漢 揚雄 《趙充國頌》:“明靈惟宣,戎有先零。先零猖狂,侵漢西疆。” 唐 劉禹錫 《謝兵馬使朱鄭等官表》:“遂使感激之士,希勇爵以捐軀;猖狂之徒,聆聖澤而悛性。” 宋 蘇軾 《上富丞相書》:“軾也西南之匹夫……翰林 歐陽公 不知其不肖,使與於制舉之末而發其猖狂之論,是以輒進說於左右。”《 紅樓夢》第五回:“子系 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魏巍 《東方》第五部第三章:“不管敵機多么猖狂,公路上的車輛照舊揚著飛塵不絕地馳騁。”

(4).形容思想、感情、文章氣勢激盪奔放。 晉 陶潛 《 和胡西曹示顧賊曹》:“悠悠待秋稼,寥落將賒遲。逸想不可淹,猖狂獨長悲。” 逯欽立 註:“猖狂,情懷激動。” 唐 柳宗元 《答韋珩示韓愈相推以文墨事書》:“雄之遣言措意,頗短局滯澁,不若退之猖狂 恣睢,肆意有所作。” 范文瀾 蔡美彪 等《 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七章第六節:“韓柳是好友,又互相了解彼此的造詣,柳稱韓文‘猖狂恣睢,肆意有所作’,所謂猖狂云云,就是 韓愈興儒反佛,理直氣壯,表現陽剛爽朗,文章雄偉的氣象。”

(5).形容氣勢猛烈。 唐 元稹 《有酒》詩之八:“陰火然兮眾族沸渭,颶風作兮晝夜猖狂。”《 水滸傳》第六六回:“煙迷城市,火燎樓台……斑毛老子,猖狂燎盡白髭鬚;綠髮兒郎,奔走不收華蓋傘。”

(6).狂亂貌。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吳夫差傳》:“ 吳王率羣臣遁去,晝馳夜走,三日三夕達於秦餘杭山,胸中愁憂,目視茫茫,行步猖狂,腹餒口飢。” 宋 葉適 《宿覺庵記》:“蓋世有畏日暮,疾走猖狂而迷惑者,然猶反顧不已。”

英文翻譯

翻譯:savage; furious

a furious attack猖狂的攻擊

reckless provocation猖狂的挑釁

savage onslaught猖狂進攻

act violently without due consideration猖狂忘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