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葉金石斛

狹葉金石斛

狹葉金石斛,中國特有植物。

基本信息

植物名稱

狹葉金石斛(植物分類學報)

簡介

命名來源:(植物分類學報)[Orch.Weekly 2(46): 452. 1961]
中國植物志:19:151
屬中文名:金石斛屬
屬拉丁名Flickingeria
亞族中文名:石斛亞族
亞族拉丁名:Subtrb.Dendrobiinae Lindl.
族中文名:樹蘭族
族拉丁名:Trib.Epidendreae Humb,Bonpl.et Kunth
亞科中文名:蘭亞科
亞科拉丁名:Subfam.Orchidoideae
科中文名:蘭科
科拉丁名:Orchidaceae
綱中文名:單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MONOCOTYLEDONEA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ORCHIDACEAE

形態特徵

根狀莖匍匐,粗3-4毫米,具長5-10毫米的節間,具多分枝,每相距4-5個節間發出1個莖。莖金黃色,下垂,纖細,通常多分枝;第一級分枝之下的莖長約6厘米,具3個節間。假鱗莖金黃色,稍扁的細紡錘形,長3-3.5厘米,粗4-7毫米,具1個節間,頂生1枚葉。葉革質,狹披針形,長7-10厘米,寬8-12毫米,先端銳尖並且微2裂。花序通常為單朵花,生於葉基部的背側(遠軸面),基部被覆2-3枚簇生的鱗片狀鞘;花梗和子房長約7毫米;花質地薄,僅開放半天,隨後凋謝;萼片和花瓣淡黃色帶褐紫色條紋;中萼片卵狀橢圓形,長5.5毫米,寬3毫米,先端鈍,具3條主脈和少數支脈,側萼片斜卵狀三角形,比中萼片寬而大,先端銳尖,基部很歪斜而較寬,具5條主脈和少數支脈;萼囊大,與子房交成銳角,長約7毫米;花瓣卵狀披針形,長5毫米,寬2毫米,先端急尖,具2-3條主脈和少數支脈;唇瓣長1厘米,基部具長爪,3裂;側裂片(後唇)除邊緣淺白色外其餘紫色,直立,先端近圓形,兩側裂片先端之間的寬約5毫米;中裂片(前唇)橘黃色,近倒卵形,長5毫米,邊緣平直,全緣,前部深2裂,裂口中央具1短凸;裂片直立,近倒卵形;唇盤具2條從中裂片基部延伸至近先端的高褶片;蕊柱粗短,長約3毫米;藥帽半球形,前端近半圓形,其邊緣稍不整齊。花期6-7月。

分布及生境

產海南(五指山等地)、廣西西南部(靖西、德保)。生於海拔約1000米的山地疏林中樹幹上。分布於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爪哇和蘇門答臘)。模式標本采自印度尼西亞(爪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