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橋

狸橋

狸橋,即狸橋鎮,地處皖東南,是宣城的東北門戶,北與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接壤,處於蘇、皖兩省交界處,現鎮域面積228平方公里,總人口6.5萬人。距宣城市區40公里,距南京市區110公里,距南京祿口機場80公里。

基本信息

名字由來

狸橋鎮因橋而得名,該石橋位於鎮北,始建於隋開皇年間(582-600年)。關於這個名字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很久以前,整個狸橋被一條溪流分割成山場和農田。一個心地善良、美麗端莊的女農莊主雇用了一個忠厚、誠實的老長工為她家打理農活。每年開春前,老長工都要淌過齊腰深的溪流,去對岸山邊的鐵匠鋪槓回犁頭。春雨說來就來,有一天,當老長工槓著犁頭返回時,山洪暴發,他急待回莊,在溪流中被洪水捲走。女莊主等到深夜也不見人回,第二天在河中發現了老長工的遺體,他的手中還緊緊攥著犁頭。女莊主很是感動,念及老長工平時的任勞任怨,為了紀念他,決定在河上修一座橋,取名“犁頭橋”。久而久之,人們口口相傳,便有了今天的“狸橋”。

行政劃分

2002年1月,經區劃調整由原昝村、南湖、衛東、狸橋三鄉一鎮合併為新的狸橋鎮。轄12個村、1個社區,宣寧公路穿境而過,“十一五”期間重點工程寧宣黃高速公路將在我鎮金山口設有出入口。

狸橋鎮含狸橋社區一個社區,蔣山村、寶塔村、長山村、慈谿村、東陽村、東雲村、金鳳村、金雲村、南湖村、山湖村、衛東村、昝村村12個行政村。

狸橋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狸橋社區

狸橋社區是狸橋鎮政府所在地,是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處蘇皖兩省交界處的固城湖南岸、塔山腳下,宣寧公路、狸衛公路穿境而過,總面積10.1平方公里,其中集鎮面積1.8平方公里,耕地7000餘畝,山場2000餘畝,水面1000餘畝。轄15個居民組,1952戶,5584人,其中農業人口3839人。狸橋社區是革命老區,新四軍二支隊曾長期在狸橋進行抗日救國救民鬥爭,到處留下陳毅、張鼎丞、粟裕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光輝足跡。商貿業繁榮,每年一度的二月十九物資交流會客商雲集,熱鬧非凡。水產養殖業發展迅猛,現已形成近4000畝河蟹養殖基地,生產河蟹味道鮮美,暢銷海內外。

生態河蟹養殖村——蔣山村

蔣山村位於狸橋鎮東北,東與金雲村交界,西南與狸橋社區交界,北倚固城湖畔,與南京市高淳區接壤,標準水泥路貫穿全村,直達政府所在地。蔣山村轄6個村民組,730餘戶,3060人。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生產思路的變化,村產業結構從原來的種植業為主向養殖業為主轉變,逐步形成以河蟹生態養殖為主的特色水產養殖。

狸橋鎮水運大村——寶塔村

寶塔村位於狸橋鎮西北20公里處,由原南圩、奉國、新保三村合併而成,北與南京市高淳區接壤,西臨水陽江,總面積15平方公里,耕地5900畝,養殖水面14000餘畝。轄28個村民組,1850戶,人口6640人,勞動力2920餘人,黨員158人。經濟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外出勞力為輔,從事種植業、養殖業約1500餘人,外出務工約400人。水運業是該村的支柱產業,全村擁有水運船隻(鐵駁)200餘艘,總噸位40萬噸,年產值上億元。

狸橋鎮工業走廊——長山村

長山村位於狸橋鎮西南部, 依山傍水,南臨南漪湖畔,西與朱橋鄉接壤,北依長山腳下,宣狸公路穿村而過。長山村是狸橋鎮工業走廊,企業40餘家,22萬伏變電所落戶該村。村內礦產資源豐富,耕地2309.79畝,山場約10010畝,可養水面100餘畝。全村轄8個村民組,737戶,2507人。

勞務輸出大村——慈谿村

慈谿村位於狸橋鎮西北,由原慈谿村、白馬村、太保村三村合併而成,狸衛公路、橋溪路直達該村,總面積30平方公里,耕地4720畝,山場9000餘畝,可養水面280畝。轄18個村民組,1460戶,5588人,黨員123名。白馬山莊座落該村境內。村經濟以農業為基礎,特種水產養殖為特色,村主要勞力40%務農,40%外出經商,20%從事水產養殖和林業生產。

優質棉生產大村——東陽村

東陽村地處南漪湖畔,由原新豐、東台、東合三村合併而成,東西距離長6公里,全村有一條“村村通”水泥路穿境而過,耕地8132.6畝,山場1700餘畝,水面2200畝。轄19個村民組,總人口5420人,黨員133人。東陽村是一個農業大村,主產糧、棉,近年來改造低洼田進行水產養殖1200畝。農民其它收入的重要來源是外出務工。

經果林大村——東雲村

東雲村位於狸橋鎮的西北部,距政府25公里,由原東聯、東升、白雲三村合併而成。東雲村緊臨水陽江,小狸公路串通全村。總面積約12平方公里,耕地3566畝,養殖水面1200餘畝。轄23個村民組,970戶,人口3600人,黨員人數146人。

水產養殖大村——金鳳村

金鳳村由原鳳凰、西覺、大金山三村合併而成,鄭西公路金鳳段約5公里由東往西從境內穿過與宣狸公路相接,東至南湖村,南靠南漪湖湖畔,西北與長山村相鄰,總面積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709畝,山場面積5700多畝,水面積18500畝,其中集體水面為260畝。全村960戶,總人口3500人。境內有豐富的石灰石、煤、錳等礦產資源和銀魚、河蟹、青蝦等水產資源,現有南漪湖攔網養殖18000畝。

安徽狸橋經濟開發區(省級)所在地——金雲村

金雲村位於狸橋鎮政府0.5公里處,東與山湖村接壤,南與東陽村接壤,西與長山村接壤,北與蔣山村、狸橋社區、南京市高淳區接壤,宣寧公路、狸昝公路貫穿全村,村級主幹道兩條。村有耕地5470畝,山場7180餘畝。轄25個村民組,3889人,常年外出務工經商730人。工業主要以碳酸鈣、石灰岩開採及加工等為主,宣州區經濟開發區狸橋分區座落該村,村內企業13家。農業以水稻、棉花為主,養殖業為輔。

三黃雞養殖大村——南湖村

南湖村瀕臨南漪湖畔,北靠崑山腳下,三面環水,湖岸線45華里,西與金鳳村相連,東鄰東陽村,境內山水相依,環境優美,民風樸素,宣南油路、鄭狸水泥路穿境而過,鄭新水泥路連線東陽至昝村,鄭南水泥路直抵南漪湖邊。現有耕地面積7936畝,山場5300畝,水面800畝。轄32個村民組,1590戶,5665人。境內有1所初級中學,1所中心國小,現建有養雞場52戶,養豬廠10戶,水面養殖120戶。

優質棉生產大村——山湖村

山湖村由原王莊、黃龍、團結、岔沖合併而成,位於狸橋鎮東南,屬於丘陵地帶,面臨南漪湖,背倚九龍山,北與江蘇省高淳縣接壤,東與昝村村相鄰,西與金雲村、東陽村相鄰,昝狸公路、岔花公路、昝漕公路縱貫全村,3條村村通公路相互連通,水路交通由黃龍至郎溪,總面積5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904.5畝,坡旱地4200畝,山場面積2000畝,可養水面7500畝。轄26個村民組,3412戶,6657人。

省級新農村示範村——衛東村

衛東村位於狸橋鎮正西15公里處,由原雙合、三村、孫莊合併而成,小狸公路串通全村,總面積約20平方公里,耕地5985畝,山場6000餘畝,養殖水面600餘畝。轄33個村民組,1586戶,5680人,黨員108名。衛東村是省級新農村示範村。

優質稻生產大村——昝村村

昝村村位於狸橋鎮東北,屬典型的“半山半圩”,東與郎溪縣交界,南臨南漪湖,西與山湖村交界,北與江蘇省固城鎮交界,總面積20平方公里,耕地7999.5畝,其中旱地1621.5畝,圩田1896畝,林地460.5畝。轄14個村民小組,1445戶,5798人,黨員177名。有小Ⅱ型水庫2處。村經濟以傳統的種植、養殖業為主,村民收入主要來自田園經濟和外出務工的勞務收入。

自然資源

自然資源豐富。狸橋鎮擁有多個品種且優質的礦產資源。大理石儲量亦 很豐富,條綠玉大理石更為珍貴,其中石灰石儲量1.5億立方米。地方特產南湖銀魚、麻油乾子等享譽省內外。

古老的吳楚文化潤澤了這塊平凡而神奇的土地,自春秋戰國,這裡便是商品集地、是皖南到蘇南地區重要的通商口;自宋代起,名人薈萃、巍科甲第,成為宛北名門望族之地。

區位優勢

宣州區狸橋是宣城的東北門戶,北與江蘇南京接壤,處於蘇、皖兩省交界處,地理位置十分優越。重點工程寧宣黃高速公路將在該鎮金山口設有出入口。南漪湖黃家墩碼頭沿水陽江直通長江;建設中的狸橋碼頭經蕪太運河直達長江,水陸交通便捷。作為宣城市轄區面積最大的鄉鎮和特殊的地理位置,狸橋鎮是宣城市經濟融入蘇浙滬經濟圈的前沿陣地和排頭兵。

狸橋鎮屬低山丘陵區,境內山巒起伏,崑山雄峙,雲山秀美,橫貫南北,林木蔥蘢。南北兩翼是秀麗宜人的南漪湖和固城湖,其中南漪湖盛產銀魚、青蝦、中華蟹。境內的東風水庫風景區綠蔭覆蓋,山水相映,風景宜人;南漪湖山水相映。南湖落雁、崑山、雲山、雲山洞許多名人為此留下了不少詩文佳作。人造景觀——白馬山莊,集休閒、旅遊、度假、餐飲、住宿為一體,是難得的度假勝地。

狸橋鎮還擁有多個品種且優質的礦產資源。現已探明,蘊藏有錳、鐵、銅、鋅、白雲石、石灰石、大理石等多種礦體。地方特產南湖銀魚、麻油乾子等享譽省內外。

古老的吳楚文化潤澤了這塊平凡而神奇的土地,自春秋戰國,這裡便是商品集散地、是皖南到蘇南地區重要的通商口;自宋代起,名人薈萃、巍科甲第,成為宛北名門望族之地,因此也留下了諸多古代建築及遺址,如雲山寺、大王廟、劉廷藻墓、史彌遠墓等。古老的“龍溪塔”、悠久的“神仙洞”更是狸橋風雨變遷的見證。同時作為革命老區,至今還存有新四軍二支隊司令部舊址和司令員張鼎丞舊居。上世紀八十年代在更樓巷村修建了新四軍烈士墓。

2012年,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18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5.23億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26億元、財政收入1.4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915元,同比分別增長了58.17%、115.53%、11.52%、13%和20%,綜合實力排在宣州區鄉鎮前列。

在人們印象中,狸橋鎮經濟發展一直較快,然而就其文化建設而言,同樣是風生水起、生機勃發,該鎮在文化戰略、文化舉措和文化惠民等方面邁出實質性步伐,為“文化古鎮”各項建設加油給力、增光添彩,以激越昂揚的“文化音符”奏響了加快發展、富民強鎮的鏗鏘足音。

經濟發展

隨著省委、省政府“東向發展”和市委、市政府“一主兩翼”戰略的提出以及實施,圍繞打造經濟強鎮這一目標,狸橋鎮為大力加強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全鎮現有企業150餘家,規模以上企業50餘家,初步形成了以碳酸鈣生產、建材生產、生態旅遊開發為支撐的產業格局。201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38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7億元,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8541元,實現財政收入8252萬元。

2009年狸橋鎮被省委省政府列為安徽省首批“擴權強鎮”試點鎮、並獲得全省優秀旅遊鄉鎮等榮譽稱號。

2010年5月,安徽宣州狸橋經濟開發區正式獲批為省級經濟開發區,規劃面積6.95平方公里,是以碳酸鈣下游產品生產,機械製造配套業和箱包、服裝輕紡業為主的土地集約性開發區。

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經濟發展和社會事業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值得狸橋人驕傲和自豪的一個邊界重鎮正在皖蘇邊界上悄然崛起。

文化建設

戰略目標

狸橋鎮在狠抓經濟發展的同時,始終把文化建設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全鎮上下深刻認識到“文化是興鎮之要、文化是發展之魂”,惟有經濟發展和文化建設“雙輪驅動、比翼齊飛”,才能構築發展新高地、打造環境新優勢、匯聚跨越“正能量”。

為此,該鎮明確提出了“文化是軟實力,更是競爭力”的戰略目標,工作決策把文化建設擺上案頭,工作推進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工作效果點滴彰顯文化精神。譬如,該鎮聘請高端科研院所編制完成了《狸橋鎮文化建設發展總體規劃》,凸顯以蔣山新四軍二支隊故居舊址、昝村更樓巷革命烈士紀念碑等為主體的“紅色文化”,以青山綠水、天然湖泊、豐茂植被為等代表的“綠色文化”,以古塔(龍溪塔)、古橋(狸頭橋)、古洞(神仙洞)、古窯址(宣州古窯址)等為依託的“金色文化”,著力推動文化建設發展,並取得豐碩成果。

該鎮已將新四軍二支隊故居舊址等列為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力推進白馬山莊文化休閒區、崑山湖旅遊開發及富民水庫招商建設,全鎮現有龍溪塔、章氏宗祠、山崗古窯址、小河口古窯址等4處省保單位,區保單位達27處之多。

文化旅遊

文化和旅遊猶同“孿生兄弟”,兩者密不可分。狸橋鎮以山水為肌骨,以文化為靈魂,以招商為抓手,在青山綠水之間揮毫潑墨描繪文化旅遊的錦繡藍圖、“華彩樂章”。該鎮秉承綠色的發展模式,追求綠色GDP和可持續發展,將境內100多平方公里列入不開發區,致力保護生態環境,著力打造長三角地區客商“投資窪地”、“休閒福地”和“養生天堂”。

該鎮繼獲批“全省優秀旅遊鄉鎮”、“國家級生態鎮”殊榮後,更加注重文化與旅遊的融合,更加注重做好歷史文物的挖掘、保護和傳承工作。針對境內歷史名人眾多、文化古蹟遍布的實際,將小河口-茆市湖古窯址群列入大文保單位,正在積極申報國家級文保單位。為了使擁有千年歷史的龍溪塔不因水陽江“開卡”受損,該鎮多方籌資120萬元資金對古塔進行整體修繕,並爭取390萬元資金對古塔實施整體平移,已於日前正式平移到位。另外,還組織人員編撰了《千年古鎮》、《文化狸橋》(暫定名)和《金色飛舞》三本書,要求各村實施“村史工程”,使得狸橋的歷史與現實交相融合、相得益彰。

如今,無論穿行在狸橋鎮的大街小巷、村道路口,還是徜徉於省級經濟開發區,一條條歷史名人路(如廷藻路、良臣路)和文化特色街迎風撲面,時時能觸摸到千年古鎮散發出的文化氣息和時代氣息。

民眾活動

狸橋鎮是遠近聞名的革命老區,在這片紅色土地上,民眾文化就像是爛漫的“杜鵑花”一樣迎春開放、爭奇鬥豔。多年來,該鎮繼承特有的文化傳統,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和豐富多彩的形式,營造了一地濃郁的文化氛圍,人們建設、發展著這裡的文化,文化也薰陶、營養著這裡的人們。

每逢新春佳節,狸橋鎮的大小馬燈、龍燈和旱船競相登場、悉數亮相,紅紅火火“鬧”新春,歡歡喜喜過大年;每當晨鐘暮鼓之際,文化休閒廣場上絲聲悠揚、舞姿蹁躚,人們踩著幸福的鼓點,跳起歡快的舞蹈;每逢端午佳節,南漪湖上劈波斬浪、吶喊震天,各路健將一展身手,龍舟競渡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新農民新風采;每當重大節慶活動之際,鎮上腰鼓隊、各村(校)文藝骨幹都要表演助興,烘托出濃烈、喜慶的文化氣氛。此外,還舉辦慶祝建鎮十周年文化活動,開展“千年狸橋杯十佳散文”評選活動、組織元宵節大型焰火晚會等一個接一個,令人目不暇接。

據悉,狸橋鎮已將三保馬燈列入“非遺”申報計畫,將《龍舟競渡》搬上了群文活動的大舞台,鎮腰鼓隊積極參加各路賽事,民眾廣場文化活動舉辦得既叫好又叫座,機關文化活動不斷推陳出新,從而為“文化興鎮”提供了豐腴的土壤和有力支撐。

經濟開發區

成立過程

安徽宣州狸橋經濟開發區是2010年5月11日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2010年6月6日正式掛牌成立的省級經濟開發區,享有縣級行政審批許可權。

狸橋省級經濟開發區位於狸橋鎮北部,規劃面積6.95平方公里,東至宣寧黃高速公路(規劃建設中);南至狸郎公路;西至宣寧公路;北至皖蘇省界。一期規劃建設3.2平方公里,二期規劃建設3.75平方公里,規劃工業用地面積459公頃。

規劃區北部結合山體和自然水域布置高檔社區,規劃居住用地98公頃,用於規劃區內村莊搬遷安置,或用於配套職工宿舍等,規劃區的中部,布置為服務業、商業和金融服務用地,公共服務設施規劃用地20公頃,另外,還規劃布局綠地、倉儲等用地,規劃用地布局為兩軸四區的空間分布格局。

規劃區內道路系統為格線式道路結構形態,具分為四級,紅線寬度分別為30米、24米、18米、12米。開發區正在架設10千伏供電專線,另正在籌建11萬伏的變電所,以滿足供電需要,日供水2萬噸的勝業自來水有限公司已建成, 正待投產,以適生產、生活需要。

發展歷程

2007年立項籌建、2008年進行第一輪規劃編制,首期徵收土地800餘畝,2009年6月開始光明大道及和平大道的建設,2010年4月,在第二輪規劃修編後,以其優越的區位、資源優勢,憑著迅猛地發展勢頭,於2010年5月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省級開發區。開發區產業定性為:主要發展以碳酸鈣及其下游產品加工、新型化工、機械製造配套、服裝加工等產業。

2009年,狸橋經濟開發區基礎設施投入2450萬元,同時,引入四家企業入園,協定投資2.74億元。2010年,又有10餘家企業紛至沓來,意向入園投資興業,並已簽約4家,即將投資建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