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汗

氣溫高時身體新陳代謝加快,排汗散熱是身體正常的本能反應,稱之為生理性排汗。 後衍生出一些表達程度不同的詞,如暴汗、大汗、狂汗、瀑布汗等。 狂汗屬於其中被網友使用較多的。

醫學名詞

氣溫高時身體新陳代謝加快,排汗散熱是身體正常的本能反應,稱之為生理性排汗。而異常的病理性出汗,則反應出身體健康的各種異常狀況,應留心提防,儘早調理。 白天不活動,安靜坐著也出汗,動則汗流不止,稱為“自汗”;而在晚上睡覺時不自覺地出汗不止,醒來時則自行停止出汗,則稱為“盜汗”。這是最常見的兩種汗出異常。廣東省中醫院傳統療法中心陳秀華副教授說,不論自汗、盜汗,都屬於病理性出汗,須辨別陰陽虛實。一般來講,汗證以虛證多見,但因肝火、濕熱等邪熱鬱蒸所致者,則屬實證。 “狂汗”標準簡易自測 陳秀華說,最簡單的自測方法,就是藉助空調,在室溫26-28攝氏度的環境中靜坐,如果仍然出汗,稍有活動則汗出不止,則極可能為病理性汗證,需及時向專家諮詢。 此外,所排若為味不鹹之淡汗,且易感冒,常出現疲倦乏力,面色少華、舌淡紅、舌苔薄白,多為虛證,所流多為虛汗。 盛夏中人們常喜歡把空調溫度調得很低,陳秀華建議,室內溫度最好不要低於26攝氏度,以免掩蓋了一些早期病徵而不自知。 炎夏“狂汗”何人最危 在廣州,有汗出異常症狀的患者不少。陳秀華說,臨床中觀察,以女性患者更為多見。 小兒常常出現自汗、盜汗的症狀,中醫理論認為這是因為他們陽氣嬌嫩,肺衛不固;而體弱的老年人不論肥瘦,都應注意其脾胃功能,不宜進食過於辛辣之物,以免傷及脾胃。一些自以為健壯的年輕人,暴飲暴食,常常熬夜,導致肝火偏亢,或陰虛火旺,或邪熱鬱蒸,也容易出現汗出異常的症狀。
特別提醒 治汗:莫喝涼茶應溫補 無論自汗、盜汗,根本原因為內虛所致。不少廣州人總覺得夏天出汗全因濕熱,猛灌涼茶,生怕燥熱上火。陳秀華提醒,這樣反而容易攻伐脾胃,使虛證更甚。其實廣東人夏天久居空調冷氣之中,缺乏運動,許多人的體質已經轉變為陽虛,適當的溫補並不會燥熱,反而有助於調節體內陰陽平衡。 推薦以下幾款食療湯水,但需注意,應溫熱時喝,切忌冷飲傷及脾胃。
●北芪大棗水 北芪20-30克,大棗6枚(若為紅棗則須去核),浮小麥20克煲水頻服,可以益氣、生津、斂汗。 ●炒米水 將米在鍋內炒至金黃,再放水煮之。溫中健脾,尤其對於體虛婦女非常有效。民間習俗婦女月子裡喝炒米水,也是出於此理。
●人參瘦肉水 人參燉瘦肉,補中益氣健脾。如氣陰兩虛者則可加花旗參;若為陽虛,則可用高麗參。特別是產後虛弱的婦女,待惡露排淨後,可用高麗參、阿膠、鹿茸等大補氣血之品。
●斂汗湯 浮小麥或糯稻根均有斂汗之效,而大棗也可與圓肉互換,加瘦肉則可作為保健湯水;或加冰糖或蜂蜜引用。
夏季出汗多而最易丟失津液,故需適當吃酸味食物,如番茄、檸檬、草莓、烏梅、葡萄、山楂、鳳梨、芒果、獼猴桃之類,它們的酸味能斂汗止瀉祛濕,可預防流汗過多而耗氣傷陰,又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若在菜餚中加點醋,醋酸還可殺菌消毒防止胃腸道疾病發生。將上述各種食物加以科學搭配食用,則可充分滿足心臟和脾臟對各種營養物質的需求。持續高溫下及時補充水分很重要。飲水可維持人體充足血容量、降低血黏度、排泄毒物、減輕心臟和腎臟負擔。但也不能暴飲,暴飲不僅稀釋胃液,降低胃酸殺菌能力,而且一下子水分吸收太多,會增加心臟負擔,於健康不利。一般早晨起床後先飲一杯涼開水,白天多喝些茶水和淡鹽水,一天需求量6~8杯。 夏天最需全面均衡營養。在高溫環境裡,人體營養物質消耗相當大,除了一日三餐外,還要注意從蔬菜、水果、飲食中額外補充維生素C、B1、B2和A、D,鈣丟失多的人還要補充優質鈣製劑。學生、老人特別應保持充足睡眠不熬夜,有條件還可午睡。補充問題:不是病.出汗就是幫你降溫的,不出汗倒要生病了.

網路用語

網路流行交際用語,多出現在論壇、即時聊天工具中。
同“汗”
表示慚愧、無可奈何之意。
後衍生出一些表達程度不同的詞,如暴汗、大汗、狂汗、瀑布汗等。
狂汗屬於其中被網友使用較多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