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湖[廣西桂林陽朔縣犀牛湖]

犀牛湖[廣西桂林陽朔縣犀牛湖]

犀牛湖位於桂林陽朔的美女峰下,水不僅魚類豐富,而且湖面開闊,其水面寬約5000畝,正常水深約40米,一方延伸至12里的禹溪,一方延伸至15里外的教子埡。1987年9月30日,湖水奇蹟般地消失,僅一夜時間便湖底見天,留下魚蝦在泥塘中掙扎。

基本信息

湖泊消失

犀牛湖犀牛湖
桂林陽朔美女峰下有一個犀牛湖,面積約20萬平方米。犀牛湖的湖水甘甜清澈,成群魚蝦在湖中游來游去。清朝同治戊辰年(1868年)三月十七日水漲一次,為時4天。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六月十七日,水又暴漲。當天,天氣晴朗,水突然由岩穴湧出來,頃刻之間,水漲到3尺深,沒到3天,村落田間,一片汪洋,儼如澤國。當時,正值早稻成熟季節,發水之初,村中長老有經驗者,知道洪水不會在短期內消退,急令村民搶割稻子。此事曾轟動一時,由各地聞訊來觀洪水者,絡繹不絕。 1987年9月30日,湛藍的湖水卻突然全部消失,只留下了湖底的淤泥。人們大驚失色。據當地人回憶,此前一個月,犀牛湖附近地下曾發出“隆隆”之聲,湖水水位同時也略有降低,但湖水仍保持2米左右的深度。在1987年9月29日一夜之間湖水突然變得蕩然無存。犀牛湖約30年失蹤一次在陽朔縣誌中早已有過記載。

消失原因

犀牛湖湖底有一些溶孔,與地下暗河相通,湖水不斷地由溶孔滲入暗河。當犀牛湖一帶遇到暴雨,雨水夾帶大量泥沙流入湖中,致使尼沙沉積湖底,堵塞了湖底與地下暗河相通的溶孔,湖水就會增多,湖面便會上漲。以後,在湖水不斷地流動下,被堵塞的溶孔漸漸地被疏通,湖水便由溶孔進入地下暗河,逐漸減少。當溶孔不斷擴大,湖中流水也就加快流入地下暗河,從而使湖水完全流失。9月30日夜裡的湖水就是這樣消失的。

原因分析

犀牛湖犀牛湖
1.犀牛湖位於中國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大氣降水是主要的補給水源。另外犀牛湖位於喀斯特地區,地下水豐富,常年有地下水補給。高山冰雪融水補給主要是我國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的河湖補給,季節性積雪補給主要是中國東北地區的河湖補給。

2.考查中國地理喀斯特地貌特點。犀牛湖位於喀斯特地貌區,多地下溶洞,溶孔擴大,使得湖泊水迅速通過地下暗河流失。犀牛湖位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濕潤。如果犀牛湖位於斷層,那么30年前湖水下漏後就不會再出現。如果是湖堤潰決,湖水溢出,那么不會出現湖水消失得無影無蹤。

3.考查外力作用。犀牛湖湖底有一些溶洞,通過溶孔與地下暗河相通。在乾涸以後,遇到當地暴雨,雨水夾著大量泥沙流入湖中,致使泥沙在湖底沉積,堵塞了湖底與地下暗河相通的溶孔,湖盆又可蓄水,犀牛湖就又一次重新出現。流水溶蝕會出現更多溶洞,那么犀牛湖不可能再次出現。向斜的構造可很好的儲水,不會出現湖水消失又重現。犀牛湖湖水重現,但並沒有發生湖面下陷,故與地殼陷落無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