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文明系列:農業科技史話

物質文明系列:農業科技史話

《物質文明系列:農業科技史話》是2011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根蟠。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李根蟠所著的《農業科技史話》從中國農業的起源和發展,對動植物的馴化、引進和利用,傳統農具的創新和演進,中國傳統農業科學體系等方面加以闡述,揭示了中國傳統農業和農業科技的豐富內涵和巨大成就。《農業科技史話》以豐富的史料和無可辯駁的事實說明了中國古代農業多元交會的博大體系以及這一體系所孕育出來的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是中華文明長盛不衰的最深厚的物質基礎,是我們的祖先留給當代中國和世界最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

作者簡介

李根蟠,男,1940年生,廣東新會人。1963年畢業於中山大學歷史系,先後在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工作。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經濟史研究》主編,現任中國農業歷史學會副會長。長期從事中國經濟史研究,尤以農業史、民族經濟史用力較勤。著有《中國原始社會經濟研究》、《中國南方少數民族原始農業形態》、《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史稿》(以上合著)、《中國農業史》(獨著)等6本專著和100多篇論文。1994年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近年關注生態環境史與農史研究的結合,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課題“中國古代農業、農村與農民研究”。

圖書目錄

引言

一 多元交匯源遠流長——中國農業的起源與發展

1.發生的多源和發展的多元

2.長城內外:農區與牧區

3.淮河南北:旱農與澤農

4.從東北到西南:農牧交錯

5.我國傳統農業諸階段及其農學遺產

二 海納百川品類繁富——動植物的馴化、引進和利用

1.從“五穀”到新大陸高產糧食作物的引進

2.日見興旺的經濟作物家族

3.琳琅滿目話園圃

4.“六畜”、家蠶及其他

三 精巧實用簡而不陋——傳統農具的創新與演進

1.農具質料的幾次重大變革

2.耕播整地農具

3.收割加工工具

4.農田灌溉工具

四 精耕細作天人相參——中國傳統農業科學技術體系

1.集約的土地利用方式

2.對“天時”的認識和掌握

3.對“土”的認識和土壤環境的改造

4.動物生產中對環境的適應與改善

5.良種選育與種子處理

6.提高農業生物生產能力的其他途徑

7.以“三才”理論為核心的農學思想

參考書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