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管理系統

物流信息管理系統是企業的物流管理包括第三方物流的信息管理系統,系統涉及到倉儲作業管理、 運輸及配載管理、 財務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等內容,通過使用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網路技術等手段,建立物流信息化管理,以提高物流信息的處理和傳遞速度,使物流活動的效率和快速反應能力得到提高。提升更人性化的服務,以及完善的實施物流跟蹤,與物流成本的減少

基本信息

功能描述

倉儲管理及倉儲作業管理

倉儲管理以及倉儲作業管理系統一般統稱為倉儲管理系統(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簡稱WMS)。隨著企業規模擴大,產成品結構越來越複雜,且整個市場對產品的個性化要求也日益提高,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如何存儲這些產品,如何在需要這些產品的時候迅速地找到他們,如何採用有限的倉儲面積存儲更多的物品以及如何合理配置產品品項以最低的品項數和庫存數滿足市場的需要,如何安排倉庫門口(Docking)的裝卸作業,使該作業能夠迅速準確地被完成。

先進的倉儲系統為了能夠達到上述結果,在系統內設計了一個先進的計畫系統,該系統對於現場的作業狀態非常敏感,他可以根據現場情況變化而實時調整作業計畫,使整個作業計畫安排能夠達到最佳。在計畫自動生成的時候,所考慮的因素主要有品項特性(是否對存儲和搬運有特殊要求),儲位分布以及儲位分配情況,倉儲作業面積,操作人員數以及操作人員的訓練程度,作業允許的時間以及客戶給定的服務時間以及倉儲設備的運行狀況等等。另外,某些WMS系統採用了Rule base或Knowledge Base技術,將人們在實際倉儲作業中的優秀經驗整合到系統作業管理中,使系統能夠充分整合現有的倉儲資源而達到作業效率的最佳化,另外倉儲作業管理系統還要支持倉儲內所有自動化設備。

倉儲作業的具體功能如下設計:

物料管理

物料管理根據倉儲作業以及物流業務以及今後電子商務發展趨勢主要將定位於以下幾個功能方面:

(1). 物料的屬性與分類管理

物料屬性分類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代碼繼承式分類,這種方式通過代碼分段方式建立物料的屬性分類,其優點是相同屬性物料在排序上歸為一類,容易管理。但該方法隨著物料種類的增加造成代碼過長,欄位過多且不同物料屬性類別使用同一欄位造成管理不便,在數據存儲上表現為稀疏矩陣,浪費存儲資源。主要代表性的編碼方案有Unspsc、UCC和EAN等。

另一種方法是採用屬性結構表方式進行物料屬性的定義,其主要特性是首先定義物料的分類以及分類屬性,然後再定義屬性值,其結構有些像金字塔型,在這種分類方法中,可以做到物料的代碼的編撰方式與物料屬性無關,分類可以無限增加。同時,採用屬性結構表方式建立物料屬性的描述體系,可以在統一資料庫系統中表達不同的屬性描述類別,但不存在屬性類別的浪費和欄位空值過多的稀疏矩陣狀況的出現。典型的分類法是Nato Auslang。

(2). 物料的存儲描述

物料屬性定義完成後,需要定義的另一個物料屬性就是物料的存儲屬性,其中主要包括了下列信息內容:

物料的存儲信息,包括存儲地區、倉庫、倉庫內的存儲區域以及貨架儲位。

物料的庫存信息,其中包括物料的存儲庫存和在途庫存,由於中國審計特性與國外不同,中國是根據政府頒布的原始樣張作為原始記錄依據,因此對於貨到,單未到的情況無法進行登帳處理。

倉儲配置管理

物料的存儲條件需要進行配置,先進的倉儲管理系統能夠通過對倉庫實體參數配置,實現對倉儲資源的識別和管理,需要配置的信息主要有倉儲編號,倉儲面積,儲位編號,儲位面積以及儲位存儲規則等等。通過倉儲配置,可以根據實際作業需求制定最佳化的倉儲作業計畫,實現對倉儲環境的高效利用,即以有限的面積存放更多的貨品,以有限的資源得到更大的倉儲吞吐量,以有限的人力物力獲得更高的作業效率和速度。

倉儲作業計畫

倉儲作業計畫是通過採集收發貨品訂單以及根據系統中的倉儲配置數據,並結合在系統中已經設定的作業規則(Process Rule),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的作業計畫,倉儲作業計畫主要有下列幾個方面:

(1). 收貨上架

(2). 揀貨

(3). 補貨

(4). 碼頭裝載

倉儲作業執行控制

倉儲作業計畫生成以後,需要得到完美執行,倉儲管理系統一般都會結合硬體設備和條碼設備輔助完成倉儲作業計畫,因此倉儲作業系統不僅僅是一個計畫管理系統,更是一個業務執行管理系統,在作業執行方面,許多WMS產品都有比較先進的解決方案和相應的產品,如EXE的Exceed,ES/1 AWM等系統,其中ES/1 AWM還提供了基於列印工作令的執行管理系統以適應自動化水平較低的倉儲作業環境。

倉儲資源管理

倉儲管理系統中另一個重要管理對象是倉儲資源管理,倉儲資源除了倉儲本身還包括了倉儲結構、倉儲設備以及倉儲作業人員等資源的管理。主要功能體現在倉儲設備的合理調配,並通過設備檢修計畫提高設備完好率;合理配置倉儲結構,提高場地利用率;合理組織倉儲作業人員,是倉儲作業效率能夠得到最大化。

異常處理

現實生活中,倉儲管理是非常複雜的,在倉儲管理中,會遇到各種突發事件以及其他異常交易作業,因此要求一個優秀的WMS系統能夠妥善地處理這些異常情況。

作業成本管理

倉儲作業管理的最佳化,將最終體現在倉儲成本的降低和作業效率的提高,而成本控制是套用倉儲管理系統的一個主要目的之一。然而,與ERP系統不同,ERP系統所描述的成本控制,大多以物料成本為中心展開,而WMS系統的成本,必須以作業成本為中心,因為WMS系統的主要管理對象雖然是物料,但管理的主體確實作業,因此,作業成本的可控以及最佳化是WMS系統比較重要的環節。

長期以來,倉儲作業是企業內部的成本中心,長期困擾企業管理者的問題是倉儲作業成本比較難於核算和控制。隨著企業生產逐步由大而全走向分工合作,專業化方向,企業的倉儲將不會只對企業的一個部門或幾個部門提供服務,將會逐步走向集團企業內倉儲中心或以第三方物流服務的形式出現。倉儲作業將會從成本中心走向費用中心,最終走向新的利潤中心。因此先進的WMS系統都會提供基於作業的成本管理系統,幫助倉儲作業管理人員精確地核算倉儲作業成本,為進一步最佳化倉儲管理,提高倉儲效率奠定基礎。

運輸及配載管理

運輸管理是物流中另一個主要子系統,運輸管理的主要管理對象是運輸工具管理(車、船、飛機等)、運輸環境管理(運輸線路、站點和地圖)、人員管理(駕駛員、裝載人員以及管理人員等)、運單管理(運單、運輸計畫排程等)、運輸成本核算(人員成本、運輸資源成本(工具成本和人員成本)、能源消耗核算控制等)、最佳化管理(路徑最佳化、運輸能力最佳化、以及服務最佳化等)、客戶管理(客戶訂單服務、查詢等)、跟蹤管理(包括採用GPS和SMS等系統實現的運輸跟蹤管理)。

物流信息管理系統管車寶,以SAAS模式,與電信、移動、聯通等通信網路的LBS基站定位技術融合,採用手機對在途貨物運輸車輛定位,提升物流運輸及配載管理效率。

運輸管理的主要功能模組設計如下:

運輸設備資源管理

運輸設備資源主要包括,運輸工具如車輛、船舶以及航空運輸設備等。其中所要管理的元素有運輸能力(包括裝載體積重量)、運輸速度(小時公里數)、能源消耗計量等。對於運輸業務,還包括運輸業務的外包服務,因此運輸資源還要包括運輸服務提供商的管理。

運輸線路管理

根據運輸企業以及運輸服務特性不同,分為區域型運輸管理、線路型運輸管理和混合型運輸線路管理。運輸線路管理的主要目的是能夠建立運輸服務區域資料庫,並通過對這些資料庫的引用並採用一定的算法設計合理的運輸執行緒和運輸站點序列。因此,對運輸區域的描述是運輸線路管理的基礎。

運輸線路的屬性主要包括運輸目的地的坐標,經過站點之間的距離、通暢能力值等。其中通暢能力值是未來進行最佳化處理的基礎。一般通暢能力值由以下幾個元素構成:

(1). 站點之間的路徑流量(一般可以通過政府的GIS系統獲得),以及高峰流量等信息

(2). 站點之間發生事故的機率

(3). 尖峰時間流量

通暢能力與運輸工具有關,因此以上元素必須根據不同的運輸工具分別設定。

人員管理

在運輸管理系統中,人員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對於運輸作業來說,儘管系統給定了最佳化的運輸路線,但在作業實況中,會遇到各種意外情況,而有經驗的駕駛員和沒有經驗的駕駛員在處理這些意外情況時會表現的不一樣,得到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然而有經驗的駕駛員的人力成本相對較高,因此如何合理的進行作業人員定崗和任務分配將直接影響到運輸作業的完成質量。

人員管理主要是對人員屬性的管理,屬性的科學描述為業務分配的合理化以及最佳化人員組合提供了數據基礎。

駕駛人員的屬性主要由以下幾個元素決定:

人員的基本屬性(姓名、性別、年齡、教育程度、住址、聯繫方法等);

人員的技能屬性(駕齡、駕駛證級別、工作經歷、作業區域歷史、事故歷史等信息);

人員的成本屬性(工資、津貼、獎勵等)。

客戶管理

運輸管理的需求來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物流公司的運輸需要

(2). 廠家的送貨需求

(3). 最終用戶提貨以及送貨需求

其中物流公司主要是指第三方物流,包括貨代企業。這些公司通過兩種途徑解決運輸問題,一是通過自身的運輸資源進行,二是外包其部分運輸服務,在這方面,貨代企業表現尤為突出。因此運輸管理系統的客戶管理主要是針對運輸服務的需求來源進行分類管理,並根據這些需求分別提供不同形式和內容的運輸服務。

運輸訂單管理

運輸服務是通過運輸需求來驅動的,運輸訂單是需求的表現形式,先進的運輸管理系統應該能夠根據用戶的不同需求產生不同的運輸訂單,使用戶的運輸成本降到最低,同時也是自身的運輸成本降到最低。

根據運輸訂單進行運輸的組合作業,可以大大提高運輸效率,國際上一些著名的物流服務提供商所提供的LTL等組合運輸服務就是一個典型事例。

運輸計畫排程的結果將要達到3個方面的目的:

· 運輸成本最低

· 運輸速度最快

· 運輸安全保證最高

運輸排程需要引進一些最佳化算法,特別是在路徑最佳化方面,大多數的最佳化算法採用了Morris的K-最短路算法,該算法採用了路徑節點矩陣雙向掃描算法,提高了傳統路徑最佳化算法的速度,且採用該算法,不僅僅可以求出整個節點矩陣中任意兩點之間的最短路徑,還可以求出第K短路徑及其經過節點。

成本核算

在運輸管理中,成本核算主要針對的項目為運輸成本,而運輸成本中比較難於控制的是可變成本,其中比較主要的是能源消耗的控制。影響能源消耗的因素很多,有路徑的長度,通暢能力以及駕駛員的駕駛技術等因素,另外氣候也是影響能源消耗的因素之一。國內大多數運輸管理在運輸可變成本的控制上,主要依據路徑長度,而精確的成本核算應該考慮上述所有因素對能源消耗的影響。

作業跟蹤

在實際運輸管理中,計畫排程的對象並不是一個靜止的對象,而是處在不斷變化之中的,因此必須設計作業跟蹤來對這些變化加以記錄和跟蹤,因此跟蹤是運輸管理系統中比較重要且有特色的功能之一。

國內運輸管理系統對作業的跟蹤分為靜態跟蹤和動態跟蹤兩種形式,靜態跟蹤主要通過運輸訂單的回單收集來實現,而動態跟蹤則通過手機簡訊、GPS等設備進行作業跟蹤。靜態跟蹤是事後行為,他只能為下一次計畫排程提供改進依據,但無法對正在發生的問題加以糾正或改進。而動態跟蹤則不同,動態跟蹤可以使計畫排程更合理,減少空車營運,提高異常事件的處理應對能力。

財務管理

財務電算化已經在我國發展了十多年,但大多數財務軟體只是手工作業的模擬,並沒有在企業管理上加強控制,而物流系統的財務管理,恰恰突出了財務的管理功能,其中集中體現在應收、應付管理。

傳統財務系統的數據來源是憑證,而從管理角度上講,憑證並不是原始數據,由於歷史的原因,憑證成為財務數據的基礎,對物流企業來說,由於業務峰值的因素,所有業務如果都要通過憑證進入財務系統的話,將造成系統數據急劇膨脹,浪費數據存儲資源。因此,為適應物流管理系統的需要,財務管理系統在數據的採集上必須直接對應作業原始單據如訂單數據等。

許多企業存在三角債務,其最主要的原因是無法提供精確有效的數據(債權憑證),因此應收應付是財務管理中相當重要的環節,物流系統面對的是直接客戶,因此應收應付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人力資源管理

和ERP的人力資源管理不同,物流系統所賦予人力資源管理主要是針對作業人員的管理。它包括了人員屬性記錄,工作經驗記錄以及崗位經驗記錄和獎懲記錄。在我國物流企業中,除了管理人員以外,大多數作業人員來源於勞務市場和外來打工人員,這些人員流動性較大,且勞務市場對這些人員的管理水平較低,因此物流管理系統必須提供基於物流運作需求的人力資源管理,建立人力資源資料庫。

人力資源流動性大帶來的結果之一就是無法穩定地提高作業規範化水平,無法長期培訓,使勞務人員逐步成長為專業操作人員。因此,必須通過人力資源資料庫對所有參加過本企業工作的人員加以記錄,方式記錄。形成基於本企業需求的勞務市場(Labor Pool),從而使基於本企業的勞動力技能得到繼承和提高。

另外,還需要設計人員的KPI表和月度/季度/年度/業績評估表,從而能夠全面地評價作業人員的狀況。

另外,必須以投資的眼光看待人力資源,引進一批作業人員,就要開始核算在這些人員上的投入,包括工資、稅費以及保險等,同時還要通過KPI來評估其產出,人力資源是最有潛力可挖的。

推薦教材

書名:《物流信息管理系統》

內容介紹

作為現代物流企業,物流信息化也不能全面治癒企業的痼疾,更不能對傳統物流企業的所有問題一次性解決。但如何實現企業管理信息化,無疑是降低企業成本的最佳良方。

《物流信息管理系統》著重介紹了信息管理系統和當今流行的物流信息管理技術。對企業物流信息系統、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統、回收物流管理系統、生產物流管理系統、庫存物流管理系統、物流倉儲信息系統、物流配送信息系統等的主要功能及解決方案做了深入細緻的探討。對我國物流企業信息化建設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和套用價值。

目錄

第一章信息管理系統概述

第一節信息的概述

第二節物流信息

第三節途途物流信息管理系統

第二章物流信息技術

第一節計算機網路與資料庫技術

第二節掃描與數據自動識別技術

第三節貨物動態跟蹤技術

第四節人工智慧與仿真技術

第五節呼叫中心技術

第六節電子數據交換技術

第三章企業物流信息管理系統

第一節企業物流概述

第二節企業物流的業務活動

第三節企業物流信息管理系統解決方案

第四節企業物流信息管理系統的構成

第四章第三方物流信息管理系統

第一節第三方物流概述

第二節第三方物流管理業務流程

第三節第三方物流信息管理系統解決方案

第四節第三方物流信息管理系統構成

第五章商業零售商物流信息管理系統

第一節商業零售商概述

第二節商業零售商信息管理業務流程

第三節商業零售商信息管理系統解決方案

第六章途途物流運輸信息管理系統

第一節運輸及運輸技術

第二節物流運輸管理系統業務流程

第三節物流運輸信息管理系統解決方案

第四節物流運輸信息管理系統構成

第七章途途物流倉儲信息管理系統

第一節倉儲系統概述

第二節倉儲業務管理流程

第三節倉儲信息管理系統解決方案

第四節倉儲信息管理系統構成

第八章物流配送信息管理系統

第一節途途物流配送中心概述

第二節配送業務流程

第三節配送中心信息管理系統解決方案

第九章物流信息管理系統分析與開發方法

第一節物流信息管理系統分析

第二節物流信息管理系統體系結構

第三節物流信息管理系統的開發方法

第四節物流企業如何實施物流信息化

第十章物流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實施與維護

第一節物流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

第二節物流信息管理系統的實施

第三節物流信息管理系統的運行與維護

第四節途途物流信息化的發展與未來

第四節途途物流信息管理系統案例參考文獻

書名:《物流信息管理系統》

內容簡介

在現代物流運作過程中,我們通過使用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網路技術等手段,大大加快了物流信息的處理和傳遞速度,從而使物流活動的效率和快速反應能力得到提高。同時,現在的各種物流企業正在從單一的儲運功能向綜合物流整合,從一般化服務定位轉變到個性化滿足服務定位,從局域化競爭布局向國際化競爭布局轉化。這樣的轉化就需要物流信息,需要物流管理信息系統。

目錄

第一章物流信息概述

第一節物流信息管理

第二節物流信息系統概述

第三節物流信息系統的發展

第二章物流系統構造

第一節物流系統分析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