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栽培學

牧草栽培學,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本書分兩部分:總論和各論。主要闡述與牧草栽培學有關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5月1日)
平裝: 270頁
開本: 16開
ISBN: 7802091497
條形碼: 9787802091498
尺寸: 26 x 18.5 x 1.1 cm
重量: 481 g

內容簡介

牧草是現代化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畜牧業的物質基礎。發展以牧草栽培為主要基礎的“效益型”畜牧業是我國在生態環境建設中實現生態、經濟兩個效益雙贏的有效途徑。大力發展牧草生產,可調整種植業結構,提高土地利用率,顯著降低養殖成本,提高飼料糧的利用率和轉化率,是推動"效益型"畜牧業發展的動力。已開發國家十分重視牧草生產,其重要性與農作物等同,不僅種植面積大,而且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我國牧草種植也有悠久的歷史,但一直未得到很好的發展。近年來,牧草的作用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它因生長迅速、周期短、見效快,經濟效益、生態效益顯著而深受民眾歡迎,在發展農、牧區生態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牧草是發展飼料生產的物質基礎,是我國肉、蛋、奶類產品生產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進而成為改變人民飲食結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徑,種草養畜已成為水土流失地區和沙區民眾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之一。本書分兩部分:總論和各論,共7章。第一章和第二章為總論,主要闡述與牧草栽培學有關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第三章至第七章為各論,主要以牧草的生物生態學特性、飼用價值和栽培技術為重點,著重介紹了當前生態、經濟效益顯著、廣為栽培、在生產上大量套用、並在我國有發展前途的牧草。

目錄

總論
第一章 牧草及栽培基礎知識
第一節 種植方式
第二節 輪作
第三節 土壤耕作
第四節 牧草施肥
第五節 田間管理
第六節 牧草的種類
第二章 牧草種子及其生產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種子的一般形態和構造
第三節 種子的形成和發育
第四節 種子的休眠與處理
第五節 種子壽命與種子活力
第六節 播前種子處理
第七節 豆科牧草根瘤菌接種
第八節 牧草種子生產的技術要點
第九節 牧草種子的收穫及乾燥
第十節 種子的儲藏與清選
第十一節 牧草種子純度的保證措施
各論
第三章 禾本科牧草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禾本科牧草與環境條件
第四章 冷季禾本科牧草
第一節 黑麥草屬
第二節 鴨芧
第三節 貓尾草
第四節 虉草
第五節 無芒雀麥
第六節 羊草
第七節 草地早熟禾
第八節 披鹼草屬
第九節 冰草屬
第十節 羊芧屬
第十一節 鹼芧屬
第十二節 大米草
第十三節 中華結縷草
第十四節 龍鬚草
第十五節 芨芨草
第十六節 蘆葦
第五章 暖季禾本科牧草
第一節 狗牙根屬
第二節 雀稗屬
第三節 狼尾草屬
第四節 虎尾草屬
第五節 高梁屬
第六節 稷屬
第七節 狗屬草屬
第八節 馬唐屬
……
第六章 豆科牧草
第七章 其它科牧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