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草

牡丹草

牡丹草,多年生草本,高約30厘米。根狀莖塊根狀,直徑約2厘米;地上莖直立,草質多汁,禾稈黃色,頂生1葉。

基本信息

牡丹草牡丹草

簡介

種中文名:牡丹草
種拉丁名:Gymnospermiummicrorrhynchum(S.Moore)Takht.
科中文名:小檗科
科拉丁名:Berberidaceae
屬中文名:牡丹草屬
屬拉丁名:Gymnospermium

主要特徵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高約30厘米。根狀莖塊根狀,直徑約2厘米;地上莖直立,草質多汁,禾稈黃色,頂生1葉。葉為三出或二回三出羽狀複葉,草質,小葉具柄,長約2厘米,葉

牡丹草牡丹草

片3深裂至基部,裂片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3-4厘米,全緣,先端鈍圓,上面綠色,背面淡綠色;托葉大,2片,先端2-3淺裂。總狀花序頂生,單一,具花5-10朵,花序梗長約8厘米;花梗纖細,下部花梗長2-2.5厘米,上部花梗較短;苞片寬卵形,長約5毫米,寬約6毫米;花淡黃色;萼片5-6,倒卵形,長約5毫米,寬約3毫米,先端鈍圓;花瓣6,蜜腺狀,長約3毫米,先端平截;雄蕊6,長約4毫米;雌蕊基部具短柄或近無柄,子房卵形,胚珠2-3枚,花柱極短,柱頭平截。蒴果扁球形,直徑約6毫米,5瓣裂至中部。種子通常2枚,壓扁。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態特徵:牡丹草根部膨大成塊狀,入上深約6cm,生活力強,塊莖上萌發多個新的枝條,可供繁殖用。也可用種子繁殖。對環境要求不嚴格,在土壤瘠薄、砂礫上或荒漠上均可生長。多見其生長在蒿屬(ArtemisiaSp.)分布的荒漠地帶。常與博樂塔絹蒿(SeriPhidiumborotalense)、砂漠絹蒿(S.santolinum)、豬毛菜(Salsolacollina)、東方旱麥草(EremoPyrumorientale)、毛穗旱麥草(E.distans)等植物生長在一起。牡丹草4月萌發,5月開花,6月種子成熟,7月枯黃。
飼用價值:牡丹草是早春荒漠上返青最早的植物,由於植株矮小,山羊、綿羊採食。其粗蛋白質、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較高,是較好的飼用植物之一。

產地

產于吉林、遼寧。朝鮮有分布。生於林中周永明肖斌

套用

對在包頭市引種15種中原牡丹進行為期兩年的觀察試驗,研究其成活率和物候期等,對其生長狀況、植株觀賞性狀、花色和花期等進行觀察記錄,並採用灰色關聯度分析法對引種牡丹的適應性和觀賞性進行評價,篩選出‘姚黃’、‘魏紫’、‘趙粉’、‘大胡紅’、‘御黃衣’、‘十八號’和‘崑山夜光’等7個適宜在包頭市露地栽培的牡丹品種;篩選出‘二喬’、‘金輪黃’、‘首案紅’和‘墨撒金’等4個品種,可以在包頭市採用設施栽培;其餘品種‘洛陽紅’、‘狀元紅’、‘羅漢紅’和‘胭紅’不適宜在包頭地區露地栽培。試驗不僅成功的篩選出了適宜在包頭市進行露地栽培的牡丹品種,還為該地區牡丹的引種提供了參考依據或林緣。海拔約100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