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千層餅

牛肉千層餅

千層餅是山東東平接山鄉一帶的名吃,內有數十層,層層相分,烙熟後香脆可口。 其主要食材有麵粉適量,牛肉顆粒適量,酵母適量,蔥適量,姜適量蒜,適量白糖。 其營養價值有養心,益腎,和血,健脾。

千層餅

千層餅,又叫“瓤子餅”,是山東東平接山鄉一帶的名吃之一,歷史上以鄣城村路邊客棧製作的風味最美。這種餅外邊用一層麵皮包起來,而內有十數層,層層相分,烙熟後,外黃里暄,酥軟油潤,熱食不膩,涼吃不散口,且味道香美。千層餅也是奉化溪口的特產,餅里拌有海苔粉,外面灑上一層芝麻。熟後酥香可口。

千層餅 千層餅

起源

千層餅,納西族食品。是一種能分出很多層次的烤餅。用泉水在大理石板上和面,石板下放弱炭火加溫,搓揉,使面平滑分層,薄如白紙。待發酵充分,將麵團平鋪,放上火腿和肉丁。再逐層加上花椒、蔥花、豬油、草果等配料,製成圓餅狀。用爐火烤制,表面發黃即可。香脆不膩,保存長久,是節日、待客的佳品。

食材明細

麵粉適量牛肉顆粒 適量酵母適量

牛肉千層餅 牛肉千層餅

蔥適量姜 適量蒜 適量芝麻醬 適量醋 適量香油 適量醬油 適量辣子醬 適量白糖

做法

1

發麵,發麵完成後, 將面揉成一個團

2

調醬:蔥姜蒜切末,倒入香醋和醬油,再根據自己的口味添置白糖,芝麻醬以及香油,辣椒醬。 味道調好後,可以把蔥姜蒜到處,只剩下汁,加入牛肉顆粒,拌勻。

3

擀麵。 把麵團擀成一個薄餅。(越薄越脆喔) 刷上芝麻醬

4

芝麻醬刷完後,把牛肉顆粒均勻的撒在麵餅上。若湯汁比較稠可以一同放到麵餅上,若稀的話,就別了,容易透過麵餅,那樣就不好啦。

5

醬摸勻後,在上下左右兩邊割2刀。然後如圖所示。

6

摺疊好後,醒一會兒。麵餅兩邊刷上油。放入平底鍋,煎

7

可以在平底鍋底也刷上薄薄的一層油,以防粘鍋,若是不粘鍋的話,此步驟可以省略。

8

小火煎。4分鐘翻個面,直至兩邊變黃就可以出鍋了。

9

牛肉千層餅 牛肉千層餅

成品圖,好好吃喔。香香的、牛肉千層餅

其他做法

千層餅做法一
三原的千層油餅,層多絲細,松綿不膩,是渭北的馳名小吃。千層油餅的主要原料是白面和豬板油。把面揉好後,擀成三分厚的面片,抹上豬板油和花椒粉,捲起來再切成長條條,一條一條擀成一分半厚的面片,切成細絲,捲成每個重九錢的圓油餅。上籠蒸時,先鋪上一層薄面片,油餅擺好再蓋一張薄面片。下籠後,油餅兩個一合,放在盤子裡,就著甜醬、泡菜吃,特別鮮香有味。
千層餅做法二
千層餅原料:麵粉、鮮奶、發酵面(老面)、鹼、果脯、葡萄乾、糖、花生油。
1.將麵粉加上發酵的面、鮮奶、雞蛋清,加溫水揉成麵團,發酵十分鐘,再加入適量的鹼揉勻,掐成100克大小的面坯備用;
2.果料切成葡萄乾大小的丁,和葡萄乾一起拌勻;
3.將面坯擀成半圓形的麵皮,刷上油,撒上果料,折起再擀開,將兩頭再折起,擀成方形,光面向上,即成千層餅;
4.將做好的千層餅醒幾分鐘,擺入屜內,旺火蒸20分鐘即成。
千層餅特點:色澤潔白光亮,果料味特香。千層餅的熱量很高,減肥的儘量少吃 每百克烙餅含230大卡熱量!!每百克色拉油含898大卡的熱量。
千層餅做法三
千層餅原料:麵粉500克,鹽5克,豬大油些許。
1、燙水至80度,活一多半麵粉,注意要柔軟的感覺;
2、面稍微涼,兌涼水活剩下的面;關鍵一定要柔軟(此處應最注意),醒面20分鐘;
3、面板鋪開,把麵攤勻成3-4毫米厚,把豬大油、鹽依次均勻的刷在麵皮上;
4、把麵皮從一端開始捲起,搓成直徑4-6公分的面卷,然後從兩端開始,相反方向,對卷,卷到中央,疊放起來,均勻的攤至5-8毫米厚度。
5、鐵鍋放少量油,燒熱,把餅放進鍋里,慢火,反覆,直至熟透,起鍋即可

千層餅 千層餅

營養成分

牛肉千層餅中所含營養物質主要是澱粉,其次還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能量6389.75.千卡維生素B60.34毫克、蛋白質101.2克、脂肪514.45克、碳水化合物363.7克、葉酸270.2微克、膳食纖維14.38克、膽固醇2357.5毫克、維生素A351微克、硫胺素2.03毫克、核黃素0.73毫克、煙酸8.64毫克、維生素E4.36毫克、鈣411.2毫克、磷1003.75毫克、鉀1299.9毫克、鈉4344.85毫克、碘55.3微克、鎂277.7毫克、鐵10.22毫克、鋅3.46毫克、硒65.92微克、銅0.55毫克、錳0.76毫克。

主要功效

【性味】甘,涼。
①《別錄》:"甘,微寒,無毒。面溫。"
②孟詵:"平。"
③《本草拾遺》:"皮寒,肉熱。"
④《綱目》:"新麥性熱,陳麥平和,小麥面甘,溫。"
【歸經】入心、脾、腎經。
①《本草經疏》:"入手少陰經。"
②《本草經解》:"入足少陰腎經,足太陰脾經。"
【功用主治】養心,益腎,除熱,止渴。治髒躁,煩熱,消揭,泄利,癰腫,外傷出血,燙傷。
①《別錄》:"除熱,止燥渴,利小便,養肝氣,止漏血,唾血。"
②《本草拾遺》:"小麥面,補虛,實人膚體,厚腸胃,強氣力。"
③《綱目》:"陳者煎湯飲,止虛汗;燒存性,油調塗諸瘡,湯火灼傷。""小麥面敷癰腫損傷,散血止痛。生食利大腸,水調服止鼻衄、吐血。"
④《醫林纂要》:"除煩,止血,利小便,潤肺燥。"
⑤《本草再新》:"養心,益腎,和血,健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