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繼興

牛繼興

一、"榮譽是新聞人物給予我的,我不能忘記他們" 濟南交警這一典型推出13年了,直到今天,只要提起記者牛繼興,交警都會說"他是我們的'榮譽交警'"。 隨後,他連續五年寫出了"寫在總書記為濟南交警題詞多少周年"的政論通訊。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繼興,濟南日報報業集團(濟南日報社)黨委委員、副社長,高級記者。
1968年10月生於濟南,原籍山東鄒平,研究生學歷。1996年、2010年分別獲中國新聞作品最高獎——第六屆、第二十屆中國新聞獎;2008年6月獲中國新聞工作者最高成就獎——第九屆長江韜奮獎提名;2009年10月獲山東省第六屆“泰山新聞獎”提名獎、記二等功;有60餘件作品獲省級以上新聞獎。1997年12月、2002年1月分別被中共濟南市委、市政府選拔命名為第五、第七批“濟南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感動新聞人物的記者--牛繼興

"當記者,宣傳典型,創造一時的轟動效應,有時很容易。難的是一輩子把新聞當成生命的一部分,與典型一起成長,做典型精神的踐行者、引導者、堅守者。"
這是牛繼興在當了10年記者時在日記中寫下的感悟。又一個10年過去了,現任濟南日報社會新聞中心主任的牛繼興,不但是這樣想的,也是一直這樣做的。所以,繼興寫過的典型大都成了他的朋友。在"典型朋友"中,有他最早報導過的濟南兩顆明星:鞏俐和濟南交警,也有他宣傳幫助過的福利院殘疾少年福軍紅、生活困難的見義勇為農民錢兆濤、排爆英雄張保國等等。他給部門的年輕記者講,寫典型 決不是為了完成一次採訪任務,而是沒有終點的開始。所以,他總是不知疲倦地用手中的筆,關注老典型、引導老典型;發現新典型、培養新典型。
一、"榮譽是新聞人物給予我的,我不能忘記他們"
今年39歲的牛繼興,1988年大學畢業分至濟南日報社工作。他先後在日報科教部、社會新聞部、政法部、社會新聞中心任記者、編輯、副主任、主任。現任濟南日報社會新聞中心主任、主任記者。他常說:"自己取得的任何一點進步與成績,都來自民眾的創造。成績是新聞人物給予我的,我不能忘記他們"。
20年來,他始終保持著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新聞敏感性和較高的組織策劃能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聞工作中,不斷發現、吸取新聞人物的最新精神,取得了一流的工作業績。曾有40餘件新聞作品及新聞論文獲中國新聞獎、山東省新聞獎、山東省精品工程、中國地市報新聞獎等省級以上新聞獎。1996年,通訊《交警之魂》獲第六屆中國新聞獎二等獎,並被收入新華出版社編輯出版的《新時期中國優秀通訊選》、《中 國 新 聞 獎 優 秀 作 品 選》;1997年,牛繼興被市委、市政府選拔命名為"濟南市第五批專業技術拔尖人才";1998年,個人專著《濟南交警風采--牛繼興新聞報導作品選》(32萬字)由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同年,被濟南市公安局、市交警支隊聯合授予"榮譽濟南交警"稱號,系新聞界唯一獲此殊榮者;1999年,個人作品入選"建國五十年中國新聞事業成就展"; 2001年,撰寫的通訊《誰是城市中最可愛的人--濟南市110社會聯動記事》 在濟南日報頭版頭條見報後,得到在濟南視察工作的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丁關根同志好評,中央文明辦、宣傳局的負責人當天就到被報導單位實地調研。同年,被濟南市委、市政府榮記個人二等功;2002年,再次被市委、市政府選拔命名為"濟南市第七批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去年,他帶領的濟南日報社會新聞中心被評為山東省新聞工作先進集體;另外,他還多次榮獲省十佳法制記者、市十佳記者和省環保、省計生宣傳先進工作者等稱號。 去年,第10期《中國記者》雜誌以專題形式,宣傳介紹了他負責的民生新聞報導經驗。
二、"與新聞人物同呼吸,共命運"
濟南交警這一典型推出13年了,直到今天,只要提起記者牛繼興,交警都會說"他是我們的'榮譽交警'"。
回顧交警走過的每一步,都留下了他紮實採訪的印記。從最早報導街頭的指揮手勢變化,再到全國學習濟南交警現場會召開之後,他立即提出採訪"全國學交警,交警怎么辦?"支隊黨委連夜開會推出十條新舉措,經他報導後人民日報等媒體轉載,引起中央高層重視,將1996年全國愛民月主題定為學習濟南交警。隨後,他連續五年寫出了"寫在總書記為濟南交警題詞多少周年"的政論通訊。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他採訪獲悉,胡錦濤總書記看望山東代表時稱讚濟南交警是一個品牌。他立即組織有關部門座談討論如何創新濟南交警精神。市公安局長和交警支隊長十分感激,稱讚他的關注引發了他們新的思考與創新。
再說說牛繼興與見義勇為典型錢兆濤近10年的故事。錢兆濤是一位進城賣西瓜的農民,10年前他勇擒持刀搶劫的歹徒,被捅成重傷,大便失禁,無錢治病,只好每天背著糞袋下地幹活。牛繼興聽說後,立即寫出了《不能讓英雄流血再流淚》的報導,隨後開始了跨度近10年的追蹤報導,他自己帶頭捐款,並呼籲社會救助。後為錢兆濤募捐幾萬元,治好了病。同時取得了見義勇為證書,讓其享受到政府一定補貼。幾年後,牛繼興又聽說錢兆濤夫婦出了車禍,無錢治病,他又一次組織救助。再後來幾年,看到他的家庭還是很困難,牛繼興繼續跟進報導,聯繫當年他見以勇為的社區居委會,幫助他們夫婦進城幹了臨時工,送他的小孩免費進入小區幼稚園,直至錢兆濤一家基本過上穩定生活,他才算放了心。錢兆濤記不清自己被他感動得哭了多少次,他和家人有一個約定:每年將地里最大最甜的那個西瓜送給牛記者。
三、"真實反映百姓呼聲,塑造小人物大典型"
三年前,牛繼興擔任社會新聞中心主任後,創新"新聞人物"理念,提出改變過去從"上"往"下"找典型的習慣。他著眼百姓百事,組織記者報導出一批市民身邊可親可學的"小人物"典型。他們不僅登上了濟南日報頭版頭條的位置,而其引來省市領導和民眾的一片讚揚聲,有的說"小人物大典型,登一版上頭條,體現了民生,體現了以人為本"。如《她,帶著母親上大學》、《仨徒弟和師傅30年的"父子情"》、《雷鋒學習的好榜樣--劉成德》、《李青:5個孤兒的媽媽 8位孤老的閨女》等。在連續兩年評選出的"感動濟南十佳人物"中,一多半十佳人物是濟南日報宣傳出的"小人物"。
加大輿論監督,真實反映百姓呼聲。 2005年5月17日,在他的積極協調運作下,經市政府主要領導同意,濟南日報黨報熱線與市長公開電話聯動,成為全國黨報輿論監督與政府行政監督最早規範化運作的成功案例之一,每年為百姓反映解決問題5000餘件;通過熱線聯動調查,死亡徦公證、800畝麥田死苗、誰在污染泉城大水缸等一批涉及民生問題的事件被曝光,一些相關責任人被查處。僅2005年,檢察機關就從黨報熱線曝光的問題中逮捕數名瀆職犯罪人員。
"曝光這么多,你不怕得罪人?"許多人這問過牛繼興,他則說:"無私則無畏"。有一年,牛繼興組織熱線記者對一起非法爭奪市場的事件,通過內參進行了曝光,省市領導迅速批示,久拖數年的問題一朝解決。舉報人感到事情的解決有利於自己,就拿出8萬元現金準備答謝他和記者,牛繼興當即予以拒絕,他說:這是你們應得的公正。公開、公正地維護社會正義、社會公平,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