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皺胃變位

牛皺胃變位

牛皺胃變位(DAs)發病高峰在泌乳期的前6個月,但也可以在泌乳期或妊娠期的任何階段零星發病。DAs在任何年齡的公牛和犢牛都有可能發生。DAs在斷奶前犢牛的發病常為RDA,斷奶後犢牛則兩側移位都有可能會發生。曾經觀察到3日齡犢牛患RDA。

疾病類型

真胃變位(DAs)多發於高產乳牛,是最常見的真胃疾病,也是奶牛腹部手術最常見的原因。本病分為三種類型:左方變位(LDA)、右方變位(RDA)和右方扭轉(RVA),在國內牧場獸醫圈子內,本病被習慣上被分為皺胃左方變位(LDA)和右方扭轉(RDA),這種命名習慣被國內獸醫廣泛接受,但並不準確。

好發群體

犢牛、公牛、未產犢的青年母牛和乾奶牛發生的DAs一般為慢性經過,因為在這些群體對真胃移位的發生缺乏懷疑,同時管理因素導致這些群體與泌乳牛相比更少地引起關注。儘管DA曾經被認為主要發生於經產母牛,但現在於頭胎青年牛也常發生,並且任何年齡的泌乳牛都會發生。

可能病因

一些研究表明成年母牛上升的發病率高於頭胎青年牛。DA的確切病因尚未明了。一些因素可能促成發病,儘管如此:

1.現代奶牛日糧中含有高水平的酸性物質如玉米青貯、半乾青貯料和易發酵的穀物如高濕度的玉米,導致產生過多的VFA。

2.由代謝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導致的低血鈣、酮病、胎衣不下、子宮炎、乳房炎和消化不良會引起胃腸停滯。這些因素在產後早期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當伴有或不伴有內毒素血症的消化道停滯時會容許真胃停滯和產氣。這些相關疾病因為能降低食慾,所以會引起瘤胃體積縮小,從而允許DA(尤其是LDA)的發生。

3.現代奶牛選育軀體深大的品種,腹腔空間增大增加了真胃的游離活動性。奶牛的一些品系和家族的DA發病率較高。隨著胚胎移植的普及,這點變的尤其明顯。

任何個體的發病都有可能是上述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但當一個牛群DA發病率高時,要對飼養和管理進行檢查。例如飼餵易發酵飼料前飼餵緩衝劑和事先飼餵乾草,TMR日糧有助於降低高發病牛群的發病率。同樣的道理,產後子宮炎發病率高的牛群可以從清潔的產犢環境,評估日糧硒水平,對乾奶牛進行營養方面的分析中受益。

臨床症狀

真胃移位最為重要的臨床體檢症狀是:在叩診腹部的同時進行聽診可聽見“鋼管音”(敲擊金屬或玻璃所發出的短促而高調的聲音)聲,進行診斷操作的區域為從髖結節到肘頭的連線,再從肘頭到膝關節的連線之間的區域 。

奶牛發生單純性的LDA或RDA時,厭食高能量飼料,產奶量下降30%~50%。因此畜主首先主要抱怨“食慾喪失和奶量下降”。望診發現奶牛表現遲鈍、中度脫水。TPR正常。有瘤胃收縮且收縮力中等。從後部觀察奶牛,肋弓可能會在移位一側凸起。LDA更為明顯,因為此時真胃在左肋弓下將瘤胃推向右側,在左側肷窩部位觸摸不到瘤胃。在DA對應的位置左側或右側肋弓下部,叩診同時進行聽診,可聽到高音調的鋼管音。這種鋼管音常位於髖結節至肘頭的連線上,面積大小不一。鋼管音至少可延伸至前方第9肋,並且經常延伸至第8肋(這些必要條件對RDA特別重要,因為近端結腸、 移位的瓣胃, 和盲腸的氣脹易與RDA相混淆,RDA的鑑別診斷將在下面部分討論)。衝擊觸診同時聽診可以確定肋弓下存在充滿液體的內臟,因為使用這種技術可以使液體波浪產生潑濺音(RDA最為明顯)。從側面看,可見DA為出現在後至13肋弦月或半月狀的擴張的內臟。在大多數情況下,直腸檢查不能摸到DA。在極端大的LDA或RDA,可能會觸診到真胃大彎,但這不是典型的。

儘管大多數DA鋼管音與上述解剖位置一致,但值得提及的是變型會發生。犢牛典型的LDA向後至肋弓,向背側至肷窩。犢牛LDA的主訴是慢性或間歇性的瘤胃鼓氣。如果檢查者將鋼管音和衝擊觸診局限在左肋,LDA時的鋼管音和液體很容易被漏檢。在極少數情況下,此區域可發現成年牛也可鑑定出LDA 。另外,LDA鋼管音可以與瘤胃鋼管音同時存在,導致更多的LDA發音點,使診斷變得困難。瘤胃鋼管音沒有LDA那樣靠近腹面,可能沒有液體震盪音,或者不如LDA的鋼管音響亮。聽診或觸診瘤胃有沒有收縮有助於鑑別診斷易混淆的瘤胃/LDA鋼管音;如果瘤胃收縮存在,鋼管音是瘤胃音的可能性較小。如果鋼管音範圍較大並且瘤胃靠著體壁(直腸和外部觸診),則多是瘤胃鋼管音。

其它不常見的LDA位點包括:

(1)左側肘頭後方的瘤-網結合部

(2)如果瘤胃空虛或萎陷,則在瘤胃背側

(3)在左側腹面較低的位置

(4)網胃前背側。

最後一個部位僅William C.Rebhun和獸醫N·G·Ducharme發現過1例:病畜間歇性厭食,放射線照片見該部位存在氣脹的臟器,但在腹兩側均無鋼管音。因為位置不定,故臨床上診斷LDA時應保持開放的思維,在排除LDA之前應在整個左腹進行叩診。

LDA牛發熱和氣腹的症狀警示著繼發真胃穿孔的可能性。這樣的牛,在與潰瘍毗連的位置發現真胃與腹膜壁層粘連。預後謹慎,右側肷部正中開口法外科治療是最好的嘗試。

DA牛出現尿酮陽性是很常見的。這種酮症可能是與DA有因果關係的抑制食慾和瘤胃運動的基本因素,或繼發於拒絕採食高能量飼料的同時繼續泌乳DA患者。尿酮反應的強度可能與DA患牛的原發性和繼發性的酮病有微弱的相關性,尿酮反應強的話則更多地表示患有原發性酮病。

應該通過徹底的體檢查出伴發的疾病如子宮炎,乳房炎,肺炎,腎盂腎炎,低血鈣,或肌肉骨骼系統的問題並進行恰當的治療。

一旦確診DA,則應該在了解病牛以前和現在的生產性能、相關疾病和遺傳潛力的基礎上評估其價值。如果患牛有治療價值,就應該進行內科和外科的治療以糾正DA。

醫療措施

治宜促其復位或手術整復,配合抗菌、強心、補液。

處方1

風油精 2瓶 用法:適量水稀釋後一次灌服。 說明:也可用薄荷油。

處方2

黃芪250g 沙參30g 當歸60g 白朮100g 甘草20g 柴胡30g 升麻20g 陳皮60g 枳實100g 代赭石100g 川楝子30g 沉香(另包)15g 用法:代赭石先煎30min後,加入其它藥煎湯取汁,候溫加,一次灌服。連用2-3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