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橛造像

《牛橛造像記》,全稱《太和十九年十一月長樂王丘穆陵亮夫人尉遲為亡息牛橛造彌勒像記》,龍門二十品之一。高100厘米,寬34厘米,是長樂王丘穆陵亮夫人尉遲氏(後改\"尉\"姓)為亡去的兒子牛橛所造,過去曾有牛橛龕之稱。造像碑座中間雕刻蓮花一朵,左右二力士抬手作托舉狀,形象生動逼真。碑文字型端莊整肅。

概念

造像龕在古陽洞北側,位於楊大眼龕上方。龕高140厘米,寬106厘米,深21厘米,圓券形,龕楣刻十一童子牽花繩,童子手持蓮花,二童子間刻蓮花蕾,兩端各一飛天,飛天頭前一淺雕小飛天。龕楣下方左右,身著胡服的供養人。主尊是戴寶冠交腳彌勒坐像,為彌勒上兜率天宮時的菩薩形象。頭光內刻蓮花,外刻七身坐佛。背光外參外層火焰紋由各以坐佛為中心的十七組火焰紋組成,內層十身飛天分兩側相對以瓔珞供養。二獅蹲距彌勒膝下,交腳下刻力士,手托彌勒雙足。

簡介

丘穆陵亮原姓"丘穆陵",武帝後改姓"穆"。亮字幼輔,早有風度,顯祖獻文帝趙郡王,加侍中,征南大將軍。據《魏書 高祖記》載,丘穆陵亮在延興元年徙封長樂王,後遷使持節,征西大將軍,西戎校尉,仇池鎮(今甘肅省天水市南)將軍職。後置司州,舉為司州大中正。高祖孝文帝南伐,亮為錄事尚書,留鎮洛陽,受寵於高祖。後因兄罷事自劾,徙封頓丘郡(今河南省濮陽市北)開國公。景明三年(公元502年)斃,年52歲。亮一生官職甚多,此造像記擇其最著者"使持節","司空公"及"長樂王"職位刻記,以顯示其榮耀。造像時間約在高祖南伐,丘穆陵亮留鎮洛陽之際。
造像記高100厘米,寬34厘米,是長樂王丘穆陵亮夫人尉遲氏(後改"尉"姓)為亡去的兒子牛橛所造,過去曾有牛橛龕之稱。造像碑座中間雕刻蓮花一朵,左右二力士抬手作托舉狀,形象生動逼真。碑文字型端莊整肅

題記錄文

太和九年十一月,使持節司空公,長樂/王丘穆陵亮夫人尉遲為亡息牛橛請工/鏤石,造此彌勒像一區,願牛橛捨於兮段/之鄉,騰遊無礙之境,若存托生,生於天上/諸佛之所,若生世界妙樂自在之處,若有/苦累,即令解脫。三塗惡道,永絕因趣,一切/眾生鹹蒙斯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