燴松茸

燴松茸

燴松茸菜譜由松茸蘑(乾)150克輔料:蝦米15克,澱粉(玉米)15克,豬肉(肥瘦)50克,冬筍25克,蛋糕50克製作而成。

製作材料

主料:松茸蘑(乾)150克

燴松茸燴松茸
輔料:蝦米15克,澱粉(玉米)15克,豬肉(肥瘦)50克,冬筍25克,蛋糕50克
調料:胡椒粉3克,姜5克,香油10克,豬油(煉製)15克,味素1克,大蔥5克,鹽5克,醬油15克,醋10克

製作方法

1. 將松茸蘑用冷水浸泡除去鹹味,再擠去水分,切成約1 厘米見方丁;
2. 冬筍削去外皮,洗淨,切成約1 厘米見方的丁;
3. 豬肉煮熟,切成約1 厘米見方的丁;
4. 蛋糕(黃白蛋糕)切成約1 厘米見方的丁;
5. 蔥、姜洗淨,切成片;
6. 炒勺內放入底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蔥、姜、醬油熗鍋,添入鮮湯,加上松茸蘑、蝦米、熟豬肉、冬筍、黃白蛋糕、精鹽、味素、醬油、米醋燒開後,撇去浮沫,用濕澱粉勾米湯芡,再加入米醋和胡椒粉,淋上香油,裝入大碗內即成。

菜品特色

成菜色彩艷麗,鮮美異常,清香不膩,酸辣可口,齒頰留香,格外提神。

製作要訣

1. 出勺加米醋和胡椒粉時,湯不宜大滾,保持鮮香;
2. 動作迅速,保證清鮮脆嫩;
3. 米湯芡不能厚,呈半流狀。

風味特點

1.松茸蘑系白蘑科植物松蕈的子實體。菌蓋幼時呈球形,漸成半球形,展開後成扁半球形;表面乾燥,濕潤時粘,淺肉桂色至淡紅褐色,中央色暗,有纖維狀鱗片。蓋緣內卷,菌肉白色,後為淡褐色,褶緣有光澤,菌柄較粗壯,圓柱形,基部常膨大,菌環以上污白色並具有粉粒,菌環以下土黃色至粟褐色或深肉桂色,下面與柄同色。秋季生於紅松、落葉松和油松林地,有時形成蘑菇圈。以原始林中為多。產于吉林省長白山和延邊一帶。每年秋季採摘,鮮食或鹽漬。營養成份:每 100克鮮品中含粗蛋白質 17克,粗脂肪 5.8克,可溶性無氮化合物 61.5克,粗纖維素 8.6克,礦物質 7.1克,此外,還含有一定量的維生素 B 1、B 2、C等。
2.價值:擔子果可入藥。含有較多的激素類,如松茸聚糖有補腎、益精、助陽的作用,還能改善更年期內分泌紊亂,性功能失調。所以有松茸賽鹿茸之說。松茸聚糖甘露醇又有抑制癌細胞分裂的功能,所以能抑制腫瘤生長,因此有一定的抗癌功效。食用價值:松茸蘑為吉林省特產名貴野生食用菌之一,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因富含松菰酸、杜皮鹽酸而有柔和的特殊香味,最宜鮮食,味美異常,食後余香滿口。在我國明代,松茸就被視為佳品,當時一市兩松茸就能換一升米。日本對松茸更器重,是進獻天皇的珍品。在我國民間,素有“海里鯡魚籽,地上好松茸”的美稱。松茸的食法較多,一般適於燒、扒、燉、蒸、炒等,如“五彩松茸蘑”、“清湯松茸蘑”、“白扒松茸蘑”等。因此有一定的抗癌功效。食用價值:松茸蘑為吉林省特產名貴野生食用菌之一,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因富含松菰酸、杜皮鹽酸而有柔和的特殊香味,最宜鮮食,味美異常,食後余香滿口。在我國明代,松茸就被視為佳品,當時一市兩松茸就能換一升米。“燴松茸”是黑龍江省的傳統名菜,選用松茸蘑,採用燴的技法製成。成菜色彩艷麗,鮮美異常,清香不膩,酸辣可口,齒頰留香,格外提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