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地理

營養地理是對人體必需營養素和營養病的時、空分布規律及其與自然和人文環境關係的研究領域。

營養地理

正文

對人體必需營養素和營養病的時、空分布規律及其與自然和人文環境關係的研究領域。人體必需營養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水。一些學者認為纖維也應包括在內。
營養物質主要來源於食物。現代生態學的研究表明,生態環境的不同必然導致營養物質在地區上的不均衡性,這種不均衡性是產生營養素在世界各地分布不平衡的基礎。在很多情況下,水熱條件決定了人類食物的生產、品種及質量的區域性差異。如穀類是較好的蛋白質的來源,不同穀物所含的胺基酸不同,將穀物適當混合可提供足量的全部必需胺基酸。穀類的外皮富含B族維生素,蔬菜和水果含大量的維生素 C、胡羅卜素及鈣、鐵。獸禽類蛋白質的生物價值很高,同時也含煙酸及維生素B12、A、D,亦為鈣、鐵的重要來源。熱帶地區因適合穀類生長,居民源於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能量高達90%以上,而食肉、蛋、奶、魚極少。草原地區的居民從肉類及奶製品中獲得的脂肪和蛋白質數量又遠比其他地區高。沿海地區居民從魚、貝類等海產品獲得的蛋白質一般比內陸多。在極地地區,氣候寒冷,幾乎無綠色植物,愛斯基摩人的傳統膳食為脂肪和蛋白質豐富的海獸,攝入體內的能量物質45%來自脂肪,其餘大部分來自蛋白質。人體必需的礦質元素的地理分布也有明顯的區域差異,如碘在山區的食物和飲水中含量均低,而在平原地區含量則較高,海產品也含有較高的碘。氟在山區的地下水中含量較低,平原地區的地下水中則較高。
營養素均來源於食物,各類食物的生產有嚴格的季節性變化,因此,許多食物的供應有明顯的季節性周期變化。如維生素C主要來源於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蔬菜。這些食物主要在夏秋季生產,冬季較少,因而維生素 C缺乏症(壞血病)基本上發生於水果和蔬菜供應量少的冬季。遇有特殊情況時,如戰爭、交通受阻等,一些地區水果和蔬菜的供應量急劇減少,也會引起壞血病暴發。如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交戰國雙方都暴發壞血病,致使大批兒童和成人死亡。
人文地理因素與營養的關係是多方面的。如維生素攝入量的地理分布即與經濟收入、膳食組成、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及食物加工過程等有關。北美、歐洲、大洋洲和地中海、波斯灣一帶蔬菜、水果等維生素含量豐富的食品消耗量遠比非洲、太平洋西岸地區多。新鮮蔬菜在加工和烹調過程中常使維生素受到破壞,特別是維生素C。太平洋西岸地區的居民往往將蔬菜煮得過熟致使維生素大大減少。一些烹調方式也會使肉類的維生素遭到破壞。如用豬肉蒸丸佑,硫酸素的保存率為53%,核黃素保存率只有13%,尼克酸也損失30%。穀類食物的礦物質主要存在於穀粒的表皮,經過加工後,礦物質含量明顯下降。因此,在以穀類為主要膳食能量來源的地區,如經常食用精加工的穀物會使礦物質的攝入處於低水平。偏食導致蛋白質攝入量不足,易患特殊營養缺乏症。
20世紀50年代以來,已開發國家人們攝取食物的成分與過去相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此產生了一些新的營養問題。如高能量的食品在食物中的比例增加和其他食物成分的改變,引起肥胖症、動脈硬化和冠心病以及癌症患者數量明顯上升。因此,在這些國家,制定能適應於健康要求的飲食指標愈加迫切;而在開發中國家,控制人口增長率,根據糧食消費與計畫生育採取必要的措施,以協調與營養有關的食物政策,解決營養供需平衡就顯得日益重要。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