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亭·幽夢初回

幽夢初回,重陰未開,曉色催成疏雨。 留住,直到老,不教歸去。 留住你,一直到老,再不教你離我而去。

基本信息

詞牌:燕山亭
詞名:未命名
作者:張茲
年代:宋代

作品原文

燕山亭
幽夢初回,重陰未開,曉色催成疏雨。竹檻氣寒,蕙畹聲搖①,新綠暗通南浦。未有人行,才半啟、回廓朱戶。無緒,空望極霓旌②,錦書難據。苔徑追憶曾游,念誰伴鞦韆,彩繩芳柱。犀簾黛卷,鳳枕雲孤,應也幾翻凝佇。怎得伊來,花霧繞,小堂深處。留住,直到老,不教歸去。

注釋譯文

注釋

① 畹:古代地積單位,或以三十畝為一畹,或以三十步為一畹,或以十二畝為一畹。
② 霓旌:雲霞如旌。

譯文

我剛從幽深的夢境醒來,厚重的陰雲尚未散開,拂曉的曙光催得落下一陣稀雨。竹欄上寒氣漫溢,花圃里風聲搖曳,一條新淌的綠溪暗暗通向南浦。還不見有人來往,只推開半扇,迴廊上朱紅的窗戶。我毫無情緒,徒然地極目佇望,企盼著遠方的雲霓,空有相思書信也難作憑據。
踏過生滿苔痕的小徑,追憶舊日游賞的蹤跡。我總想而今誰是鞦韆伴侶,芳柱上彩繩空自搖曳。捲起犀角簾鉤的青黛色帷簾,繡鳳枕上雲夢孤棲,想你也應幾次凝神遠望,寄託情意。何時才能等你回來,在小小的堂層深處,花香如霧氣繚繞,芳馥迷離。留住你,一直到老,再不教你離我而去。

賞析

本篇為抒寫相思離情之詞。題材陳舊,選用的意象也很傳統,稱不上名作精品,但從對本詞的分析中,卻能看出南宋密麗一派的長調在意象營構上的普遍特點。一是意象更為密集。表現在全詞,不再是簡單的上片景下片情,或上片情下片景,卻往往以景代情,景中寓情;表現在詞句中,不是一句一象,而是一句多象。二是意象更加精細。每個形象的中心詞前面常用另一個詞來修飾。這些修飾詞往往來自作者對景物的敏銳感受,從中可以窺見主人公內心顫動著的深沉情思。三是意象更有層次。密集、精細容易“質實”而“凝澀晦味”,故需要恰當的層次節奏使其具有流美之感。本詞從起處“幽夢”、“重陰”的抑鬱,到結處自立盟誓式的率直,情感體現出一種向外擴張的趨勢,與之相適應,句式往往是先短後長,使語勢如浪陣陣外涌。另外,動詞的選擇也頗為講究,如“初回”、“未開”、“暗通”、“半啟”、“空望”,以程度副詞來表現情緒的細微變化,耐人尋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