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山國家森林公園

燕子山國家森林公園

燕子山,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級森林公園,被譽為“靈寶後花園”。燕子山位於豫西金城靈寶市的東南部、國有川口林場境內,面積7.2 萬畝,森林夜蓋率高達99 燕子山主峰海拔1497 米,平均海拔1080 米。景區內秀峰林立,淨潭棋布,古木參天、山清水秀。兩條奔流不息的溪流像玉帶一樣串起大小十餘處瀑布。燕子山動植物資源豐畜,有國家級重點保護動物:金錢豹、穿山甲、紅腹錦雞、麝、鹿等;國家級重點保護植物:水杉、粗棍、銀杏、靈春木、水曲柳、鵝掌袱等;還有天麻、靈芝等800餘種珍貴藥材。 2萬餘畝槐林,每年四月香飄四溢,放眼望去美不勝收。同時景區文化底蘊豐厚,有多處歷史遺蹟及神話傳說圍繞其中,讓人游在其中遐想連篇,猶如置身仙境一般無二 。燕子山春來奇花異卉、星羅棋布;夏臨鳥語洛流、清涼舒適;秋到滿目紅葉、層林盡染;冬至雪壓青松、樹掛冰凌。一年四季、氣候宜人、風雨陰晴、氣象萬千。春賞槐花、夏避酷暑、秋觀紅葉、冬戲瑞雪,是觀光旅遊、休閒度假、遠離都市喧囂、回歸大自然最佳去處。

基本信息

簡介

燕子山畔杉林語燕子山畔杉林語
燕子山森林公園,位於豫西金城靈寶市的東南部、國有川口林場境內,面積7.2 萬畝,森林夜蓋率高達96%.距離靈寶市區、靈寶火車站20公里、209國道15.公里、310 國道17 公里,交通條件十分便利,被芬為靈寶後花園

燕子山森林公園主峰海拔1497米,平均海拔1080 米.公園內秀峰林立,淨潭棋布,古木參天、山清水秀.兩條奔流不息的溪流像玉帶一樣串起大小十餘處瀑布.高大挺拔、直插雲天的人工森林和自然扭曲、相互纏繞的次生林形成了獨特的森林景觀。

公園內動植物資源豐畜,有國家級重點保護動物:金錢豹穿山甲、紅腹錦雞、麝、鹿等;國家級重點保護植物:水杉、粗棍、銀杏、靈春木、水曲柳、鵝掌袱等;還有天麻、靈芝等珍貴藥材。

公園內有龍王廟、祖師廟、前後山神廟、西山神廟,祈風調雨順、生活美好。有劉秀和夫人珠石上馬留下足印的上馬石;有肋生雙翅、協助武王伐封的雷震子出生習武之處雷震洞;遺蹟擾存,引人發思古之幽情.抗戰時期美國飛行員駕駛的國軍飛機墜毀處飛機嶺,見證了日軍俊華的滔天罪行。

春來奇花異卉、星羅棋布;夏臨鳥語洛流、清涼舒適;秋到滿目紅葉、層林盡染;冬至雪壓青松、樹掛冰凌.燕子山森林公園,一年四季、氣候宜人、風雨陰晴、氣象萬千.春可賞槐.花、夏可避酷署、秋可觀紅葉、冬可戲瑞雪,是人們觀光旅遊、休閒度假、遠離都市喧囂、回歸大自然的好去處。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公園範圍地理位置坐標是:東經110º55′~111º08′,北緯34º28′~34º38′。

地質地貌

燕子山處於華北地台南緣,屬華北地台南部邊緣豫西斷隆的組成部分,南鄰秦嶺地槽褶皺系。其發生髮展主要受華北地台基底控制,並受秦嶺古海槽和中生代濱太平洋構造活動的強烈影響。

氣候特徵

暖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型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0.7℃,年降水量606.5毫米,年日照總時數2253小時。燕子山景區負氧離子含量達到每立方厘米十萬個,是難得休閒養生聖地!

水文條件

燕子山景區境內有兩條河流,一條位於雷家溝,境內流長約4km,寬度在2m左右,流量為2m。另一條位於鳳凰峪,境內流長約14km,雨季寬約13m,旱季寬約4m,年平均流量每秒10m。由於山谷兩側溝壑縱橫,層巒疊嶂,林木茂密,灌叢密布,水源充足,水流湍急,沿河形成了許多瀑布和水潭。

自然資源

燕子山景區內動植物資源豐畜,有國家級重點保護動物:金錢豹、穿山甲、紅腹錦雞、麝、鹿等;國家級重點保護植物:水杉、粗棍、銀杏、靈春木、水曲柳、鵝掌袱等;還有天麻、靈芝等珍貴藥材。

燕子山景區漂流燕子山景區漂流
萬畝刺槐觀賞林:位於森林公園三個景區的交匯處,面積13000餘,樹齡在15年左右,平均樹高為15米,平均胸徑18厘米。是豫西地區面積最大的刺槐林,居全省前列。每年四、五月間,槐花盛開,景象萬千。

泥皮溝華山松林:位於燕子山中部,海拔在1100—1200米之間,面積500餘畝,系60年代營造的人工林,平均樹高15米,平均胸徑25厘米。樹幹通直,樹皮光滑,枝椏分層明顯,形似寶塔狀,頗有觀賞價值。

雷家溝水杉林:在雷家溝景區,有6處人工栽植的水杉林,是60年代引進的南方樹種,因溝底土壤潮濕,立地條件適應,生長茂盛,林相整齊,胸徑平均30厘米,樹高25米,樹幹筆直,高大挺拔,像一群少女亭亭玉立。山風吹來,樹枝搖曳,翩翩起舞,姿態優美,風情萬種。

燕子山落葉松林:在燕子山主峰下海拔1400—1497米之間,占地100餘畝,樹高在20米左右,平均胸徑25厘米。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引進,生長良好,枝繁葉茂,林相整齊,已完全適應當地的環境。落葉松樹冠整齊呈圓錐形,葉輕柔而瀟灑,落地積存後如棉毯,深受廣大遊客喜愛。

前山神廟栓皮櫟林:位於前山神廟公路下方,以栓皮櫟為主,樹齡30多年,樹高20米,胸徑40厘米。栓皮櫟樹幹通直,最高可達到40餘米,樹冠雄偉,進入秋季後樹葉逐漸轉變為橙褐色,與周圍的草木相映成趣。

燕子山次生林:燕子山半腰保存有500餘畝的次生林,主要樹種為槲櫟,林齡在60年左右,樹高20米,平均胸徑40厘米。

紅皮河扭曲林:沿紅皮河景區上行一公里許,有兩處奇特的樹林,面積約 100 畝,樹高 6米 ,平均胸徑 8厘米,兩棵或數棵樹互相擁抱扭曲生長,似龍,似蛇,又似人工擰成的麻花,極為罕見。

老虎溝油松林:在通往燕子山主峰的公路兩側,海拔1200—1497米之間的老虎溝,有2000餘畝的油松林,樹齡30年,樹高6米,胸徑16厘米,樹勢生長良好,鬱鬱蔥蔥,遮天蔽日。微風吹過,松濤陣陣,偶有小鳥清唱,置身其中,使人心曠神怡,流連往返,所有身心的疲乏和煩惱頓消。

燕子山古櫟樹:位於燕子山主峰下,樹齡達120年的槲櫟樹上生長著一棵不知名的小樹,槲櫟樹高約12 米,胸徑60厘米,小樹高約2米。兩棵樹枝丫交錯,生長茂盛,堪稱奇觀。每當秋季槲櫟樹葉漸黃,小樹就會結出鮮紅的果實,相映成趣。

主要景點

燕子山景區分為忘憂谷和長壽峽兩大遊覽區域,內有大小景點總計一百餘處,代表景點二十餘處,其中忘憂谷遊覽區的莫愁湖、畔山林語、勵志碑林、石門和燕子峰等;以及長壽峽遊覽區的聖水湖、瀕危動植物警示園、聖水峽漂流、龍虎響潭、長壽村、百壽峽、天水峽、扭曲林、天水瀑蝴蝶泉等;景色別致讓人流連忘返。

忘憂谷遊覽區

莫愁湖

莫愁湖位於忘憂谷內水杉林的下方。湖容水約25000立方米,面積約為30畝,湖水最深處達15米,湖水清澈凝翠,晶瑩澄碧,與湖岸的水杉林地相映生輝。漫步湖畔清風輕撫面頰,愜意之感猶然而生,猶如置身畫中一般。

畔杉林語

畔杉林語在忘憂谷廣場和莫愁湖之間,是一處人工栽植的水杉林。水杉是世界上珍稀的孑遺植物,被稱為“植物界的活化石”、“植物界的大熊貓”,水杉屬在中生代白堊紀和新生代約有6~7種,過去認為早已絕滅,1941年中國植物學者在湖北利川謀道鎮(當時四川萬縣磨刀溪)首次發現這一聞名中外古老珍稀孑遺樹種。燕子山景區內的這處水杉林因土壤景區內氣候適宜,生長異常茂盛,林相整齊,胸徑平均30厘米,樹高25米,樹幹筆直,高大挺拔,像一群少女亭亭玉立。山風吹來,樹枝搖曳,翩翩起舞,姿態優美,風情萬種。

忘憂谷森林浴

全長2.66公里,森林覆蓋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九,百餘樹種散列其中,氣候宜人,溪澗潭瀑眾多,空氣清新。忘憂谷起點位於忘憂谷廣場,終點則是燕子峰廣場。遊覽全程需兩個半小時。途經31個大小景點,分別是:忘憂谷廣場、勵志碑林、伴杉橋、一天門喜門、二天門福門、溪雙板橋、枕木橋、三天門財門、龍椅、四天門轉運門、懸空棧道、靜心閣、養心亭、石生樹、馬背嶺、劉秀床、萬福坡、聽濤閣、松針道、千禧峰、華山松林、攬勝亭、山楂樹、愛情伊甸園、結義園、歡喜林、燕子洞、四松林、燕子閣、歡喜亭、最終達到燕子峰廣場。谷內林木繁茂,溪水潺潺、鳥語花香。漫步其中吐納之間均能體味到人與自然的心心相惜之感。

勵志主題碑林

位於忘憂谷廣場登燕子峰起點位置,最大的一塊勵志碑是由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民革中央原主席周鐵農先生親筆為中國最大規模的勵志主題碑林題寫的序言。已經收集到一百一十六塊,全部布置在忘憂谷森林浴場的四道天門之間。

石門

從忘憂谷向燕子山主峰進發,沿著跌宕起伏的山中小道向上攀登,會看到自然形成的四道石門,分別為一天門喜門、二天門福門、三天門財門和四天門轉運門,每道石門高約5米,狹窄處約1米,石門兩邊的石壁劍劈般陡直,石門頂端古藤攀爬,溪水從狹窄的石門中間汩汩流下,令人讚嘆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傑作。

燕子山

燕子山主峰海拔1497米,登上峰頂,極目遠眺,西可俯視靈寶市區,北可觀九曲黃河,東可望三門峽。晴天,可見山巒起伏,高低錯落,延綿伸展,城陌農田盡收眼底。雨天,烏雲翻滾,霧鎖煙騰,白雨跳珠,山色朦朧,實乃“晴天雲裳千百態,雨時霧妝千萬容”。燕子山主峰為燕子峰,在燕子峰峰頂處搭建有燕子閣,燕子閣為三層仿古塔樓型建築,高約15米,可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在峰頂還建設有滑道,可以通過滑道直達燕子峰廣場。

長壽峽遊覽區

上游為天水峽,中游為百壽峽,下游為聖水峽。其中聖水峽激情漂流,百壽峽住宿度假,天水峽密林探幽。長壽峽全長5.1公里,分別為天水峽1.1公里、百壽峽1.5公里、聖水峽2.5公里(漂流河道)。長壽峽自東南向西北蜿蜒而下,上起天水瀑下至聖水湖,起止落差50餘米,四季水溫冬暖夏涼,水道彎轉星潭零落,沿岸群峰高聳、林海茫茫、巨藤懸掛、古木參天,各種水榭、長廊、亭、軒等依水而建,人文山水遙相呼應,景色十分迷人。

聖水湖

位於長壽峽下游的聖水峽終點位置。聖水湖長400米、寬20-80米,水深3-15米,海拔850米,面積50畝左後。群山環繞,湖面如鏡,山影漪漣,猶如仙境。

瀕危動植物警示園

位於長壽峽下游的聖水峽河畔,是紅色教育基地,倡導大家拯救自然,保護生物,愛護環境。整個警示園的瀕危野生動植物展示長廊是創意設計師根據多米諾骨牌組合所設計的。展示有大約200多種瀕危滅絕的野生動植物。

聖水峽漂流

聖水峽漂流全長2.5公里,全程穿林而過驚險激進。漂流河道共有十二道險灘,分別以十二生肖冠首起名。在這十二道險灘中又以虎灘和龍灘最具特色,一路順流而下讓您不但感受到驚險刺激,還能讓您一覽原始森林之中的神奇之美。

龍虎響潭

位於長壽峽下游聖水峽的漂流河道上,距離漂流起點的上碼頭約1公里,為漂流河道上的重要險灘,河水流經此處,被一寬約6米的青石阻攔,水流尋隙而過,寬大水流瞬間縮為水柱,怒射於青石之上,迴旋水流形成水潭,潭深1米,面積約10平方米。激盪之聲終年不絕,相距很遠處就能聞聽其聲,故稱為響潭。響潭上建有漂流涵洞,其入口為虎頭造型,其出口為龍頭造型,遊客漂流至此,隨波流,進入涵洞之內,驚險刺激令人振奮。

長壽國際木屋別墅度假村

度假村位於長壽峽中游的百壽峽起點位置的東南方向,依山傍水、僻靜雅致、風景迷人,長壽村由國際設計大師擔綱設計,並由國際建築團隊主持建造。長壽國際木屋別墅度假村內由中式四合院、歐式雙層別墅和漢唐風格庭院組成,多樣的建築風格鑄就了長壽國際木屋度假村別樣的特點。在這裡會讓您體會到與眾不同的生活氣息,久住於此又將讓您的身心倍感舒暢順意。

百壽峽

位於長壽峽中游。相傳,王母娘娘拔簪劃溪成峽,為讓當地的鄉親們健康長壽,將手中的百顆念珠灑向長壽峽的中游。念珠幻化成或大或小、或明或暗、似壽非壽的圖案印在石壁上。為防止風雨剝蝕消落,將這些圖案鐫刻成了“壽”字,並將此峽取名“百壽峽”。百壽峽的景點依據易經八卦來設計,在裡面有五行橋、四季亭、八卦瀑,還穿插有一些象形石,大小景點總計40個,分別是:長壽泉、長壽村、龜壽石、乾瀑、蟠桃崖、金橋、蛇林、坤瀑、春亭、聖母崖、土橋、跪壽台、鴻運當頭、獅回頭、臥佛望壽、坎瀑、夏亭、木橋、犀牛喝水、離瀑、震瀑、水中壽、水橋、水墨石瀑、拜壽石、廊橋水岸、壽仙桃、秋亭、艮瀑、梅花台、巽瀑、冬亭、水美人、水石谷、兌瀑、無底潭、今古奇觀、火橋。火橋向上走就是天水峽。

聖母崖

在百壽峽內聖母崖位置設定有:滑索、盪木、鞦韆、越渡、輪繩、攀柱、獨木橋等娛樂器材,以滿足遊人開展森林浴多種活動所需,並增加遊客活動興致,適合親子互動,寓教於樂增進家庭感情。

天水峽

天水峽位於長壽峽上游,“聖水天上來,養生在林海”的人間仙境和天然氧吧。天水峽內有10餘處景點,其中以水門天梯和十三疊瀑最具特色。天水峽谷在燕子山景區內空氣負離子含量可達到每立方厘米10萬多個。

扭曲林

位於天水峽起點位置,扭曲林神秘幽靜因樹木奇特而得名,林地面積約100畝。景點內的樹木多為互相纏繞扭曲生長,似龍、似蛇、又似人工擰成的麻花,給人一種奇幻夢境之感。

蝴蝶泉

位於天水峽的終點位置,其在天水瀑的下方,泉水面積在10平方米左右,水流不斷。因人煙稀少,植被良好,生長著大量蝴蝶,白的、紫的、黑的、黃的、五彩繽紛。每年6~9月份,數以萬計的蝴蝶,翩翩起舞,綿延數公里。

人文遺蹟類

雷震子洞

位於燕子山上半部,傳說雷震子生於此洞,故稱雷震子洞。雷震子後來拜師學藝,在武王伐紂時,屢建戰功。

上馬石遺蹟

位於燕子山中段,前山神廟遺址對面油松林中,有上馬石。傳說漢光武帝劉秀和夫人路過燕子山,見滿山遍野百花齊放,陣陣花香撲面而來,令人心曠神怡。夫人便要下馬觀賞燕子山的風光,劉秀見夫人難得有如此雅興,便依了她。見路邊有一巨石,就踩石下馬,待飽覽美景後,又踩此石上馬。他們走後,此石便留下了深深的足印,雖經千年風啐雨浸,足印仍依稀可見。

飛機嶺

位於燕子山華山松林附近。抗日戰爭時期,一位美軍飛行員,駕駛國民黨的飛機轟炸日軍,不幸被日軍擊中,飛機撞毀在燕子山一山嶺上,後此山嶺被當地民眾稱為飛機嶺。在飛機嶺上建有紀念亭,並立碑刻字,以紀念抗日戰爭時期盟軍飛行員。

祈福廟宇

在燕子山景區共有3處神廟,分別是聖水峽附近存跡千年的龍王廟,在燕子峰中段的由先前山民自建的山神廟,和在百壽峽河畔新建造的聖母殿。可供遊客祈福求天

風景資源

負離子含量

燕子山森林公園空氣中負離子含量,經市環保局在入山門口,燕子山景區,紅皮河景區和蘆家墳水庫測定,空氣中負離子含量日平均濃值為14000個/cm3,是進行森林浴的優良場所。燕子山森林公園林木茂盛、溪水常流,空氣清新、氣候宜人、污染較少,大氣、水質均達到國家一級標準,是自然界賜予的得天獨厚的天然大氧吧

生物景觀

森林植被景觀:森林公園山地相對高差700餘米,植被垂直分布情況大致可分為三個分布帶:海拔800米以下為落葉闊葉林帶,主要類型是楊、柳及灌叢;海拔800—1200米為落葉闊葉林帶和針葉林帶及針闊混交林帶,主要類型有刺槐、栓皮櫟、水杉、油松、華山松和側柏等;海拔1200米以上,為針葉林帶和針闊混交林帶,主要類型有油松、櫟類、落葉松、灌叢。

燕子山景點燕子山景點

野生動物景觀:燕子山森林公園處於中國動物地理區劃的華北區和華中區的過渡地帶,野生動物種類較多。其中以紅腹錦雞眾多,經常出沒於公園中,每天早、中、晚出來尋食。尤其在雨後,悠然散步在林間小道,亮麗的羽毛被雨水沖刷後更顯得艷麗,襯托著綠色的樹林,為森林公園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開發建設

河南燕子山原始生態旅遊風景區是國家森林公園和自然保護區。景區占地71640畝,是由河南燕子山生態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投資近五億元人民幣,用AAAAA級景區設計理念,按照AAAA級景區建設標準精心打造的集生態觀光、休閒度假、森林人家、激情漂流、森林穿越、拓展訓練於一體的高品質原生態旅遊風景區。

傳說故事

燕子山的由來

燕子山最神奇之處,就是沒有燕子。相傳西漢末年,公元5年,大司馬王莽權傾朝野,毒死了年僅十四歲的末代皇帝漢平帝,篡奪了帝位。劉秀以“興復漢室”為名率綠林軍起兵南陽,討伐王莽,兩軍激戰於白河灘,劉秀兵敗,被王莽大軍追趕,劉秀逃往西北深山至此(今忘憂谷第一道石門),眼看王莽追兵逼近,前方卻被石山阻隔,劉秀走投無路之際,哀呼:“誰能救我也”。突然轟的一聲石門大開,劉秀喜極,奪路而逃。行至不到百米,又被石山擋住去路,此時王莽追兵呼奔而來,劉秀又呼:“誰能救我也”。又聽轟的一聲石門大開,劉秀慌忙奪路而逃。行至不到三百米,再遇石山擋路,追兵將至,劉秀再呼:“誰能救我也”。再聽轟的一聲石門大開,劉秀倉惶而逃,逃至百米,石山第四次擋住了劉秀的去路,劉秀百呼,石山一動不動,王莽追兵已至跟前,劉秀癱坐在隨行大將耿弇拔劍劈開的石椅上,仰天長嘆:“天要滅我也”。只聽嘰嘰喳喳,一群燕子從上空掠過,懸崖絕壁上裂開一條棧道,劉秀率餘部順著棧道沿著燕子飛去的方向上到了山頂,此時,再看燕子不見蹤影,只見眼前一個山洞,就是這個雷震子洞,劉秀率殘兵鑽進洞中,洞口巨石轟然塌陷蓋住了洞口,擋住了王莽追兵,王莽追兵準備掘洞窮追,這時天降巨石嚇跑王莽追兵,劉秀從洞中得以逃脫。數年後劉秀率3萬兵馬以少勝多打敗王莽42萬大軍,取得昆陽(今河南葉縣)大捷。建武元年10月,公元25年劉秀換朝東漢建都洛陽,史稱光武帝。為感念當年落難時的領路神燕,賜封此山為燕子山,賜封四道石門分別為喜門、財門、福門、轉運門,賜封上山神道為天路(天子路),賜封雷震子洞為燕子洞,賜封洞口巨石為退兵石,賜封石椅為龍椅,賜封此谷為忘憂谷。

長壽峽的由來

傳說,很久以前,燕子山方圓百里常年大旱無雨,百姓生靈塗炭,民不聊生,鄉親們從生到死壽不過五十。王母娘娘雲遊到這裡,見此情景,心生憐憫,拔出頭上的金簪,劃地成溪,一泓清澈的山泉從此長流不息,即便是久旱無雨,也不曾乾涸。鄉親們常飲此水,長壽健壯,百歲不老。為報謝王母娘娘的恩典,將此溪取名長壽峽,並將長壽峽按上、中、下游依次名為:天水峽、百壽峽、聖水峽。

百壽峽的由來

相傳,王母娘娘拔簪劃溪成峽,為讓當地的鄉親們健康長壽,將手中的百顆念珠灑向長壽峽的中游。念珠幻化成或大或小、或明或暗、似壽非壽的百個圖案印在石壁上。前村的姜姓老人壽終時118歲,彌留之際,他告訴了鄉親們一個他珍藏了一輩子的秘密:“他長年在山中打柴,有一天他終於找到了這100個圖案”。按照他的說法,大伙兒全力將這100個圖案找到,為防止風雨剝蝕消落,將這些圖案鐫刻成了“壽”字,並將此峽取名“百壽峽”。從此以後,當地的百姓紛紛去找“壽”字,久而久之,大家驚奇地發現找到的“壽”字的數量加上18,差不多都是他們保底壽命。於是這一帶找“壽”之風盛行。朋友,既然來到了這裡,也找找看吧?您找到的“壽”字的數量加上18就應該是您的保底壽數,祝願您長命百歲,萬壽無疆!

旅遊信息

景區門票:

景區門票80元/人
交通費:1.從大廈乘車至景區交通費60元/人(含景區小交通(觀光遊覽車))
2.景區內小交通(觀光遊覽車)50元/人
兒童、老人、特殊優惠對象及優惠金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及公司規定執行

交通情況

燕子山(景區)位於河南、山西、陝西三省交界靈寶市區,三淅高速,二廣高速,連霍高速均可直接到達靈寶高速出口。
東鄰三門峽(72KM,1小時45分),洛陽(210KM,3小時10分)、鄭州(340KM,4小時25分)有限號;
西鄰渭南(212.5KM,3小時50分),西安(277KM,4小時);
北鄰運城(152KM,3小時10分),臨汾(254KM,3小時50分);

地方特產

槐花蜜

燕子山國家森林公園燕子山國家森林公園

森林公園裡有刺槐萬餘畝,每年四、五月份,滿山潔白的槐花如雪似玉,徜徉花海,如入仙境,陣陣花香,沁人心脾。因此,各地的蜂農爭相前來,滿天蜂飛,採花釀蜜,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每年可產槐花蜜60噸,經加工後大部分出口。

脫水槐花

燕子山風景區擁有全國連片面積最大的槐樹林,每年五月,漫山遍野的槐花盛開,一派香山雪海的壯麗景觀,讓遊人宛在仙境,四周瀰漫花香,紅槐嬌媚白槐聖潔,沉醉花海中,仿佛身處室外,忘記一切憂愁煩惱。
槐花還有神奇的食療功效:槐花性平,無毒,具有清熱、涼血、止血、降壓的功效。能增強毛細血管的抵抗力,減少血管通透性,可使脆性血管恢復彈性的功能,從而降血脂和防止血管硬化。
燕子山景區運用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採集槐花烘乾後,推出脫水槐花產品。脫水後採用了真空包裝,完整的保存了原有的營養成分。食用方法:沸水焯後,可泡茶飲用,蒸槐花飯,包槐花包子。

燒餅夾肉

靈寶燒餅夾肉是河南省西部金城靈寶的傳統名點之一。色澤黃亮,外酥內綿,香酥可口,餅瓤分層,薄如蟬翼,香酥爽口。尤其是剛出爐的熱騰騰的燒餅更是香氣升騰,讓人垂涎三尺。這種燒餅是最流行和常見的。不過偶爾也會看到一些稍微軟一些的、表面也相對光滑的燒餅。

石子饃

子饃,又稱石子燒餅。因用豆石在鏊上面墊底烙熟而得名,其歷史源遠流長,兼有的製作方法,是靈寶的一種別有風味的食品。主要原料是:麵粉、豬油、小油(植物油)、食鹽、大料、花椒、蔥等。石子燒餅外觀焦黃鮮亮,中凹邊突,活像一個橢圓形的小金盆,咬開後層次分明,外酥內軟,鹹香可口,經久耐貯。

靈寶杜仲

靈寶杜仲栽植歷史悠久,於2006年被確定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如今靈寶杜仲基地已發展5萬餘畝,擁有亞洲最大的人工種植良種杜仲生態園基地。
杜仲是我國的獨無樹類,杜仲做為外藥,正在我國的利用歷史也很是長久。《神農本草經》稱杜仲“味辛平。從腰脊痛,補外,害精氣,堅筋骨,強志,除陽下癢濕,小便缺瀝。久服輕身耐老。一名思仙。生山谷。”《本草綱目》記實杜仲“皮色紫,味甘微辛,其性溫平,甘溫能補;微辛能潤,故能入肝而補腎。”《本草匯言》更是稱“凡下焦之慮,非杜仲不補;下焦之濕,非杜仲晦氣;腳脛之酸,強力天麻杜仲膠囊腰椎間盤,非杜仲不去;腰膝之痛,非杜仲不除。”《外華人平易近國藥典》(簡稱《外國藥典》)2005年版將杜仲葉反式收錄其外,並確定綠本酸為杜仲葉藥材的次要藥用無效成分及其含量標準。
靈寶杜仲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蘋果

靈寶蘋果以其個頭大、顏色鮮、糖分高、香味濃、質脆甜、耐儲運而蜚聲中外,年產優質蘋果6億公斤,遠銷東歐、東南亞和港澳等地區。早在1923年,實業家李工生即從青島、煙臺等地引進栽培。1956年,靈寶市在緊鄰燕子山的海拔1300米高的寺河山建起了園藝場,後發展面積5萬餘畝,被譽為“亞洲第一高山果園”。從盛夏到金秋,滿山遍野,不同品種的蘋果飄香,運輸車輛,絡繹不絕,果品遠銷東南亞和港澳地區。遊客捎些回去或讓親人品嘗或送朋友品味,必將受到由衷的稱讚。

核桃

靈寶市利用山地丘陵,大力發展核桃種植業,由於獨特的地理環境,適宜的氣候和肥沃的土壤,所產核桃,果大形好,皮薄肉厚,營養豐富,年產優質核桃200萬公斤,主要銷往全國各地。現代醫學認為,核桃中的磷質對腦神經有良好的作用。經常吃可減少腸道膽固醇的吸收,對高血壓冠心病抗衰老大有益處。

靈寶大棗

靈寶大棗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栽培歷史,集中產於靈寶市境內沿黃河沙壤地帶,年產優質大棗500萬公斤,銷往全國各地。靈寶大棗因樹勢強健,樹體高大,所產的棗果皮較厚,果肉厚,質地較粗硬,味甜略酸,汁少,富含人體所需要的十八種胺基酸、多種維生素和果糖,品質極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