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錢計畫

燒錢計畫

《燒錢計畫(Burn Rate)》是一款惡搞遊戲。由Cool Studio、Toy Vault, Inc.等公司出版,適合13歲以上的人群,遊戲在全方面漢化遊戲的同時,加入了一些搞怪元素。

遊戲簡介

《燒錢計畫(Burn Rate)》是一款惡搞遊戲
出版日期:2002年
出版公司:Cool Studio、Toy vault, Inc.等
對應人數:2-4人

對應年齡:13歲以上
遊戲時間:45min
遊戲類型:卡牌遊戲、經濟
遊戲機制:卡牌抓取、手牌管理

遊戲背景

這是個有關科技網路泡沫下科技公司的卡牌遊戲,玩家作為一間網站公司的CEO,必須設法支持公司的營運。公司業務越多,則可能需要越多的錢來支持工作。
遊戲中玩家之間需要互相陷害,公司根本沒有營利,雇回來的員工都只是打白條而已。玩家的公司結構分4個部門:營業部、工程部、人事部和財務部。某部門也可全無員工,即無人認真工作,什麼壞主意都可冒出,對公司有利的好事卻一件也不會發生。營業部只出爛主意;工程部最強項是放棄業務;人事部只用以裁員;財務部最強,可為公司再次集資,讓公司有更多資金花。玩家們必須在知道公司終會倒閉,資金都花光的情況下苦苦支撐,成為最後的倒閉者即勝出遊戲。

遊戲配件

燒錢計畫是純卡牌遊戲,遊戲配件就是156張全彩插圖卡牌。
卡牌分兩種,一種是員工卡,另外一種是功能卡。
這兩種卡牌在遊戲中是分開使用的,員工卡代表玩家手下的職員,這些職員大部分是不幹活光拿錢那
功能卡也是事件卡,上面的事件多半是公司經常使用的手段,譬如聘僱或各種各樣的產業計畫。

遊戲玩法

遊戲的玩法比較簡單,但準備稍顯繁瑣。每次開始的時候,單獨將外包人員取出放在一旁,然後將員工按照部門分類,統統放在桌子中央,形成人力銀行。翻出每個部門最上面的牌,代表這些人要找工作。每個人拿筆記錄自己的資產,每個人開始有100塊錢。  
每個玩家按照順序開始僱傭員工,直到每位玩家都僱傭了四名員工為止。僱傭的時候,儘量每個部門都僱傭一名員工,一個部門僱傭多個員工是一種浪費。都僱傭了四名員工之後,玩家將僱傭的人按照部門分類擺放到自己面前,將每個部門最好的員工(就是技能等級最高的那個)放在最上面,他們是本部門的主管,其餘的人除了發錢的時候就不用管了。需要注意的是,遊戲裡面有一種員工卡叫副總卡,這些卡牌無論能力高低,全部都是部門主管,並且你還不能隨便開除他們,真是挺煩人的。如果有可能,最好別找那些能力低下的副總,會使你苦不堪言的。  
每名玩家摸取六張功能牌,就可以開始遊戲了。玩家依次開始自己的回合,在自己回合內,玩家按照步驟執行四個階段:1出牌或棄牌;2增加或移除外包人員;3支付薪水;4抽牌。這裡面最最重要的階段就是第1階段,出牌使對方獲得爛點子或是使自己擺脫爛點子的糾纏。棄牌也很關鍵,你需要使用大量的新牌使自己保持領先。第2個階段基本上是只要有可能,就儘可能的把外包人員請走,這些人又貴又做不了什麼事。第3個階段就是該給手下人發工資了,可憐的100塊,根本不夠花啊。最後一個階段就是將手牌補足到六張,ok!回合完結。
每個玩家依次輪流進行自己的回合,直到其他所有玩家的公司都倒閉的時候,你就贏了!聽起來貌似很簡單,堅持到最後不就行了?但是別人也是這么想的,所以你沒那么容易堅持下來。強迫別人僱傭多餘的員工,讓他們高價僱傭外包人員,硬塞給他們一些爛點子來增加支出,這就是你要做的。

遊戲評價

按照《燒錢計畫》遊戲外包裝盒背面的說法,這個遊戲特別適合幾個人群:1網路公司受害者;2遊戲愛好者;3商學院的學生;4喜愛歡樂時光的人。關於第一條,遊戲在說明書開始的時候就已經說明,相信這也是作者的初衷之一。第二條可能是第一條的延伸,畢竟網路公司中,遊戲公司還是比較多的,其中遊戲愛好者一定不少。第三條可能是針對的遊戲中種種有能或無能的員工吧(笑)。至於最後一條,大家玩桌遊不都是為了開心嘛,歡歡樂樂才重要。  
最後說一下《燒錢計畫》的中文版,該遊戲的中文版是由台灣新天鵝堡發行的。遊戲在全方面漢化遊戲的同時,加入了一些搞怪元素(其實是原版就在搞怪),尤其是人名,有吳虞、馬玲淑、吳智輝等等,每一個人名都足夠搞笑,甚至有時候看到牌面上的人名都能笑出聲來。能娛樂到如此程度,這款遊戲也算是物超所值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