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羊肉

燒羊肉

“燒羊肉”是北京清真館白魁老號的名餚。白魁老號開業於清·乾隆四十五年,原名東長順。因店主白魁製作“燒羊肉”很有名氣,久而久之, 人們把東長順直呼為“白魁”了。肥嫩香爛、外焦里嫩,入口不膩,色澤金黃,最宜就燒餅和佐酒食。

基本信息

風味特點

燒羊肉燒羊肉

1.“燒羊肉”是北京清真館白魁老號的名餚。白魁老號開業於清·乾隆四十五年,原名東長順。因店主白魁製作“燒羊肉”很有名氣,久而久之, 人們把東長順直呼為“白魁”了。

2.“燒羊肉”的製作,還適用於整隻羊的其它部位,即:頭、脖子、蹄子、肚、肥腸、肝、肺、心、連貼等。但頭、蹄、“蠍子”不需要炸,如同時上席即為“燒全羊”。

3.若用燒羊肉的湯放上幾塊燒羊肉和幾粒鮮花椒(將新鮮花椒放入密封壇中用芝麻油浸泡)來拌麵條吃,按北京地區的飲食習慣,此菜一般於每年農曆二月上市,八九月下市。

 

主料輔料

羊肉5000 克 、香料25 克 、口蘑120 克 、黃稀醬700 克 、藥料20 克、黑稀醬50 克、 冰糖2.5 克 、蔥姜25 克、精鹽100 克、 芝麻油1000 克

製作方法

1.制湯:將鐵鍋置於旺火上,放入清水7500 克,加入黃稀醬。黑稀醬和精鹽攪勻,燒到將開時,撇去浮沫和渣滓,熬20 分鐘,即成醬湯,用細布袋濾入盆中待用。

2.緊肉:把羊肉洗淨,用清水泡20 至40 分鐘,瀝淨水,切成33 厘米見方的塊。鍋中放入醬湯2500 克,加入蔥段、姜塊、冰糖和香料,用旺火燒開, 逐塊放入羊肉。煮15 分鐘,將肉翻過來再煮5 分鐘,待肉塊發硬時即可撈出。

3.煮肉:在緊肉的湯鍋內,先放碎骨頭墊底,再撒入一半藥料。將老肉放在下面,嫩肉放在上面一塊塊碼好。然後,撒上餘下的一半藥料,用竹板蓋在肉上,板上再放一盆水將肉壓緊。用旺火燒開後,將餘下的醬湯分數次續入鍋內,煮3O 分鐘,檢查湯味是否合適。湯味太淡,可酌量加鹽。然後, 繼續用旺火煮30 分鐘,隨即改用微火。

4.煨肉:用微火燒煨3 小時後,倒入口蘑湯(口蘑用25O 克涼水泡24 小時即可),燒開後即可起鍋。羊肉出鍋後晾乾表面水分待炸。

5.炸肉:將炒鍋置於旺火上,倒入芝麻油,燒到剛要冒煙時,逐塊放入羊肉,兩面都要燒透,隨炸隨吃。

工藝關鍵

1.羊肉用內蒙古的北口閹羊,選腰窩方子、排叉和脖子。
2.緊肉時皮朝下不易糊,每放一塊都要等湯燒開才不腥。不能火候不足。
3.初炸肉時,四周起白泡,約炸10 分鐘到肉麵全部起白泡時即為炸透。

注意事項

1、小兒禁忌多食。
燒羊肉燒羊肉

2、不宜食用甲狀腺未摘除的狗肉。
3、同豬肉、牛肉、辣椒一起食用禁忌,因為會影響生殖能力。
4、不宜同時食用土豆、洋蔥、青蔥、橘子。
5、不宜與鯉魚同時食用—同食。
6、不宜與大蒜同時食用,同食刺激腸胃黏膜。
7、食後不宜飲茶、喝酒特別是烈性酒。
8、忌綠豆,同食會中毒。
9、狗肉忌黃鱔——同食則死。
10、熱病後忌服。
11、陽虛內熱,脾胃溫熱及高血壓患者應慎食或禁食。

營養價值

羊肉具有溫補作用,最宜在冬天食用。但羊肉性溫熱,常吃容易上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