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傷治療學

《燒傷治療學》是2006年1月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宗城。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燒傷治療學

燒傷,無論在平時或戰時,均為一種常見外傷。為了落實毛主席的“備戰、備荒、為人民”的偉大戰略方針,我國廣大醫務人員努力研究燒傷防治方法,普及燒傷防治經驗和提高治療水平,以便在平時能有效地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服務在反侵略戰爭時可迅速地投入到搶救工作中去。

本書的再版,仍堅持以總結自己的經驗為主,吸收國內外先進經驗和技術,緊密圍繞當前燒傷防治的中心課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臨床與實驗研究相結合,主觀上力求本書既有實踐經驗又能有理論指導,能成為廣大燒傷專業工作者和有志於燒傷專業的年輕醫務人員喜愛的參考書;也希望本書對其他外科醫學基礎的研究有所裨益。

作者簡介

楊宗城,男,1930年生,湖南新化人,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專家組成員,燒傷研究所教授、主任醫師、博士導師、技術二級,享受國家特殊津貼。

著名的燒傷外科專家。從事燒傷醫學研究40多年,是我國燒傷臨床與理論研究的開拓者之一。參與創建了我國第一批燒傷專科,他所在的燒傷研究所是國內最大的燒傷基地。

潛心燒傷臨床與實驗研究,參與救治燒傷病人逾萬例,外出搶救逾百次;1978年後他率先在國內從事燒傷理論研究,先後主持、參與並完成了軍隊"六五"至"九五"期間有關燒傷防治研究的指令性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生命科學部第一個重大項目"燒傷早期損害發病機理與創面癒合機理研究"和重點項目"內毒素損害血管內皮細胞的直接途徑與其機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第2課題的研究,取得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

特別對吸入性損傷和燒傷後臟器損害進行了全面系統和創造性研究。闡明了吸入性損傷的發病機理並提出一套獨創的救治措施;首先提出並驗證血管內皮細胞在燒傷早期臟器損害發病中的核心作用。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三等獎一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軍隊及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1項,軍隊醫療成果一、二等獎各1項。

他勤於耕耘,著作等身,已發表論文400多篇,編寫專著34部(主編、副主編8部)。他甘為人梯、桃李滿天下,已培養碩士生33名,博士生35名,博士後1名。曾被評為總後優秀教師,授予優秀科技人才s建設"伯樂獎"。

他曾任中華燒傷外科學會常務委員,全軍燒傷整形外科學會主任委員,重慶市燒傷整形外科學會主任委員,重慶市燒傷整形外科學會主任委員等職,以及"中華燒傷外科雜誌"、"中華創傷雜誌"(英文版)等雜誌的編委。曾長期兼任燒傷研究所黨支部委員,兼任黨支部書記近十年,任期內該黨支部曾被評為"全國基層黨組織先進集體",該所榮立集體一等功。本人曾榮立三等功兩次,2001年江澤民主席簽署命令,榮立二等功。

目錄

第一章 概論

第二章 燒傷的病理形態學改變

第三章 燒傷的臨床過程

第四章 燒傷後早期病理生理變化

第五章 燒傷免疫

第六章 燒傷的中醫治療

第七章 燒傷的急救與後送

第八章燒傷休克的防治

第九章 燒傷創面處理

第十章 燒傷感染

第十一章 燒傷毒血症

第十二章 燒傷內臟併發症

第十三章 特殊原因燒傷

第十四章 特殊部位燒傷

第十五章 吸入性損傷

第十六章 燒傷複合傷

第十七章 小兒及老年燒傷

第十八章 燒傷麻醉

第十九章 燒傷代謝營養

第二十章 皮膚及其他組織的移植

第二十一章 組織工程學構建皮膚及其套用

第二十二章 燒傷後期整形

第二十三章燒傷護理

第二十四章 實驗性燒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