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台兔兒風(原變種)

燈台兔兒風(原變種)

燈台兔兒風(原變種)是一種菊科的一種根莖植物 本變種與原變種之別在於葉片闊卵形或近圓形,長5-7厘米,寬4-7厘米,基部既突縊呈心形又沿葉柄下延成闊翅,翅寬8-15毫米,向葉柄基部漸狹。花期9月。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燈台兔兒風(原變種) 燈台兔兒風(原變種)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短,直或曲膝狀,直徑4-6毫米,根頸密被深褐色絨毛;根細弱,簇生,長者可逾20厘米。莖直立或有時下部平臥,單一,不分枝,高25-65厘米,下部無葉,密被長柔毛或有時脫毛。葉聚生於莖的上部呈蓮座狀,或在葉叢下面有數片散生,葉片紙質,闊卵形至卵狀披針形,稀近橢圓形,長4-10厘米,寬2.5-6.5厘米,頂端短尖,但中脈延伸具一芒狀凸尖頭,基部通常淺心形而凹缺中央略下延,稀有鈍圓者,邊緣具芒狀疏齒,上面無毛或幼時被疏毛,下面被疏長毛,脈上尤著;基出脈3條,側生的1對其外側常有細的分枝,弧形上升,於中部離緣彎拱連線,中脈中部1對明顯的側脈,彎拱向上幾達葉片頂部,網狀脈明顯;葉柄長3-8厘米,被長柔毛。頭狀花序具花3朵,無梗或有短梗,單生或2-5聚生,於莖的上部作總狀花序式排列;花序長15-40厘米,無毛,有1-2片三角形、長約2毫米的苞葉;總苞圓筒形,直徑3-4毫米;總苞片約6層,背部有縱紋,無毛或內層頂端被毛,除最內層外頂端均鈍,且呈紫紅色,外層的卵形,長2.5-3毫米,寬近2毫米,中層的卵狀披針形至近長圓形,長5-6厘米,寬2-2.2毫米,最內層的狹長圓形,基部稍狹,頂端略尖,長約10毫米,寬約1.4毫米;花托平,無毛,直徑近1毫米。花全部兩性;花冠管狀,長約13毫米,檐部稍擴大,5深裂,裂片偏於一側,線形,約與花冠管近等長;花葯伸出於冠管之外,長約6毫米,頂端截平,基部毗連的尾向下漸狹,長為花葯的1/3;花柱枝甚扁,開展,長約1毫米,頂端鈍。瘦果近圓柱形,基部稍狹,有縱棱,略被短柔毛,長約4毫米。冠毛1層,污白色,羽毛狀,基部聯合,長約9毫米。花期8-11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500-1010米的山坡、河谷林下或濕潤草叢中。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產於廣西、廣東、湖南、湖北(鶴峰)、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及台灣。生於山坡、河谷林下或濕潤草叢中,海拔500-1010米。模式標本采自台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