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世界觀

熵世界觀是極端的環境悲觀主義的哲學意識,用熱力學中“熵”的概念與第二定律作為基本觀點來看待世界和指導人們的思想、行為。

發展

熱力學第二定律是一個自然科學的理論,原是說明孤立系統存在著自發的朝向熵增加的方向運動的自然趨勢。熵表示系統無序程度,熵增加即系統趨向於混亂。美國學者里夫金與霍華德把這一科學原理和概念直接引入到哲學領域,並簡單地套用來分析世界環境問題特別是能源狀況,主張認為人類必將接受“熵世界觀”。他們斷言熱力學第二定律是宇宙的最高形上學(最根本的哲學原理),並由此推論,生物演化、技術進步乃至人類文明等一切過程由於都要消耗有效能量,造成熱量擴散故而都將增加世界的熵,因而歷史將是一幅日益混亂,不斷退步,並逐漸衰亡的圖景。在他們看來,面對環境問題特別是能源的不斷減少,人類唯有把消費水平降低到最低限度,儘量減少能量流通,從而才能減緩地球上的熵增加速度。為此人們必須要把熵的概念和熱力學第二定律滲透到人類的一切思想領域並用以指導一切行動,確立相應的政治、文化、經濟和價值觀念以及生活方式。上述思想見於里夫金等人1981年出版的《熵:一種新世界觀》一書。雖然其中對環境與相應社會問題的分析不無合理與深刻之處,但其基本觀點顯然是錯誤的。

或者作者的用意就是藉此觀點來引導人們的生活方式的改變甚至價值觀的改變,當然對其基觀點的反對者也很多,但不論反對或者是贊同,如果都能付諸於行動來印證,其實都是對作者的支持,只是方式不同罷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