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年頭效應

熬年頭效應

在人事管理心理學中,人們把用通過熬年頭的辦法來獲得利益的現象,稱之為熬年頭效應。

什麼是熬年頭效應

俗語說的“多年媳婦熬成婆”,指的就是這一效應的作用。因此,在人才單位所有制的年代,在幹部不公開招聘的年代,這種熬年頭效應十分明顯。在機關里常有領導對下屬說:“小伙子,只要耐得住,這個位子遲早是你的。”意思是說,只要在機關里熬上一些年頭,弄個科長、處長噹噹那是不難的,問題在於你能不能熬年頭,如果能就有晉級的希望,如果不能就無晉級可言。在職稱評定、分配房子等方面,有時也會出現這種按部就班、論資排輩的熬年頭現象。在普調工資中,這種熬年頭效應十分突出。例如評上副教授,熬些年頭工資也能達到正教授級。因此,難怪有人戲言,不要看你工資高,如果沒有我熬的年頭久,你的總工資還沒有我的多。這不就是“誰活到最後,誰活得最好”思想的反映嗎?換言之,只要能熬年頭,他們獲得的利益就是最多的。

熬年頭效應的原因

為什麼熬年頭就能獲利,甚至獲得大利呢?其中的原因是什麼?

一是論資排輩思想的影響。在我國,論資排輩思想一直來比較嚴重,致使許多人才無法脫穎而出,從而使許多人養成了熬年頭過日子的習慣,並認為總有一天會輪到我的,這種熬年頭的日子總會過去的。而大量事實又證明,這種想法、這種做法都得到了好處,從而進一步強化了這種熬年頭現象,並產生了更多的熬年頭效應 。

二是按部就班的定勢作用。論資排輩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種按部就班的定勢作用的結果。由於這種按部就班的定勢作用,致使許多年輕人不願意銳意進取,因此辦事做事沒有闖勁,按老規矩辦事,領導叫幹啥就幹啥,沒有自己的獨立見解,一味跟從。正因為這樣,反而被領導所喜歡,所看中,並教育說,再忍耐一下,年頭一到就給你提升。因而,許多年輕人就學樣,也在按部就班地做事,並形成一種定勢,從而產生熬年頭效應。

三是熬年頭的利益驅使作用。現實當中,許多敢闖敢冒者,往往易於失敗,因為是新事物,沒有現成的東西,一切都得從頭開始,因此,成功率低也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在單位里,雖然沒有動腦子,也不需要拚命賣力,只要熬上一些年頭,沒有官當,工資也總會加上幾級的,他人也會買你資格老的面子,活的也挺灑脫。正因為這樣,因此,許多人寧願捂在單位里,也不肯出去闖一闖,享受熬年頭效應的好處。這樣就產生了大批的熬年頭者,從而拖垮企業,機關雖然一時拖不垮,但是工作效率十分低下,名聲一落千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