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氧噴吹

煤氧噴吹

煤氧噴吹是指在電爐冶煉的熔化期,使煤氧槍向爐內噴吹煤粉、氧氣、使爐內明顯存在的三個“冷區”爐料依靠煤氧槍產生的高溫火焰熔化。電爐煤氧噴吹助熔技術是一項利用煤粉作燃料、氧氣作助燃劑來強化電爐供熱的新技術,是冶金部“八五”期間重點推廣的新技術,也是國家科委推薦並列為1993年《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畫》的項目,是一項縮短電爐冶煉時間、降低冶煉電耗具有明顯經濟效舞成熟的節能新技術。

簡介

電爐煤氧噴吹助熔技術是一項利用煤粉作燃料、氧氣作助燃劑來強化電爐供熱的新技術,是冶金部“八五”期間重點推廣的新技術,也是國家科委推薦並列為1993年《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畫》的項目,是一項縮短電爐冶煉時間、降低冶煉電耗具有明顯經濟效舞成熟的節能新技術。

該技術的重要作用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

(1)增加輸入護子的總熱量。

(2)提高護內冷區的溫度,以便迅速、有效和均勻地熔化爐料。

(3)降低冶煉電耗。

(4)縮短冶煉時間,從而提高爐子的生產率 。

制粉系統

原煤經輸送倒入料斗,由斗式提升機提升,將原煤卸入原煤倉。倉內原煤經圓盤給料機均勻輸進球磨機。利用煙氣爐產生的煙氣混入部分冷空氣後作為乾燥氣。乾燥氣由制粉系統通風機形成的負壓吸進球磨機。原煤在球磨機中被磨成煤粉同時被乾燥。煤粉隨氣流上升進入粗粉分離器,不合格的祖粉經回粉管重新進進球磨機。合格的煤粉隨氣流繼續上升,經旋風分離器收集,收集的煤粉經木屑分離器落入煤粉倉。從旋風分離器出來的氣流進入布袋除塵器,布袋除塵器收集下來的煤粉也落入煤粉倉。從布袋除塵器出來的廢氣經通風機排入大氣 。

噴吹系統

噴吹系統由螺旋輸送器、噴吹罐,給料器、煤氧槍以及噴吹管路,氧氣管路和吹掃管路組成。

煤粉噴吹

噴吹前,通過螺旋輸送器將煤粉倉的煤粉直接灌入噴吹罐內,灌粉結束後,關閉噴吹罐上部的鐘閥。噴吹操作時,用壓縮空氣或氮氣向罐內充壓,灌頂壓力為0.25-0.3MPa。罐底載氣(壓縮空氣或氮氣)壓力為0.4MPa左右,從噴吹罐下部星形給料器輸出的煤粉由載氣攜帶,以一定的速度通過輸送管路送至爐前,並經分配器分別進入每支噴槍。噴吹時應儘量保持壓力穩定,為定量進料創造必要的條件。

氧氣噴吹

氧氣工作壓力為0.5-0.6MPa,通過分配器輸入煤氧槍的氧氣管道。

煤氧噴槍

煤氧噴槍採用雙旋流式,氧氣由一通道引入,在槍內分二股進入混合段。

每座電爐在爐壁同一水平面上安裝2支(5t爐)或3支(20t爐)煤氧噴槍並對準三個冷區。噴槍插入於固定在爐壁外殼的水冷套內。

噴吹控制系統

該系統有檢測功能、操作功能、控制功能和安全保障及報警功能。

①檢測功能:包括煤粉倉中的儲粉量(重量)、噴粉流量、氧流量及累積、氧壓載氣(壓縮空氣或氮)流量、壓力等。

②操作功能:包括噴粉流量和氧流量的遠方操作,故障氧量緊急切斷等。

③控制功能:氧氣自動穩壓。

④安全保障及報警功能:氧氣低壓報警自動切斷 。

煤氧噴吹試驗情況及節能增產效果

煤氧噴吹助熔操作

噴吹在熔化期進行。裝料送電2-5分鐘後(視爐溫高低而定)開始噴吹。隨著爐溫升高送粉量逐漸增至正常數量,同時,根據噴粉量和爐內燃燒情況調整供氧量,保證煤粉完全燃燒。熔池形成後,可通過爐門口用氧氣管吹氧以加速熔池內部廢鋼的熔化。當廢鋼熔化80%左右即可停止噴吹,再繼續用氧管吹氧。下一次裝料後,重複上述操作。應注意,裝料後不要將爐料壓得過於緊密,以免影響噴吹效果。

(1)噸鋼煤粉用量比設計要求低,操作時間延長了。主要原因是噴吹時爐壓過大,限制了煤粉噴吹量。

(2)氧煤比,設計要求為1.7m³/k8,實際高達2.1m³/kg,該數值宜降低。

節電增產效果

噴吹工程投入使用近兩個半月中,5t爐採用噴吹助熔爐數達130爐,與同期未採用噴吹爐次相比,前者平均冶時縮短22min,冶煉電耗平均下降78kWh/t,小時產量提高0.567t/h。

採用煤氧噴吹助熔技術對煉鋼工序的影響

儘管煤氧噴吹助熔技術增加了燃料和氧氣用量,擔由於冶煉電耗明顯下降,其工序能耗仍有較大降低。

使用總效果是,煉鋼工序能耗下降(31.51-23.402)=8.108kg。標煤/t 。

總結

煤氧噴吹助熔技術對提高爐子生產率和節能降耗有明顯效果。經同期對比試驗統計, 5t電爐採用該技術,冶煉電耗平均降低78kwh/ t,煉鋼工序能耗下降8kg標煤/t,產鋼量增加0.567t/h。

使用煤氧噴槍助熔技術是安全可靠的,但是冶煉工藝必須相應進行調整,否則可能造成爐子冒火較大,影響環境,降低節能效果。所以噴吹過程要視爐料狀態作適當的工藝調整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