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力人老部長

焦力人老部長

焦力人1920年8月出生於陝西省韓城縣.1938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新中國石油事業的優秀領導幹部。

焦力人同志逝世
2007-6-20

焦力人老部長

本報訊(記者 王巧然)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新中國石油事業的優秀領導幹部,原石油工業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焦力人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07年6月15日21時4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焦力人同志1920年8月出生於陝西省韓城縣,1938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玉門油田解放後,他擔任玉門油礦軍事副總代表、黨總支副書記,協助軍事總代表康世恩同志在油田建立了工會組織,並建立和發展了黨的基層組織。1958年3月任玉門礦務局局長、黨委副書記。1960年2月,帶領以全國勞模王進喜為代表的一大批玉門石油職工參加松遼石油會戰,並擔任會戰指揮部工委委員、副指揮。1964年10月起,先後擔任石油部地質勘探司司長,勝利油田會戰指揮部工委副書記、總指揮,江漢油田會戰指揮部副指揮,組織了勝利油田和江漢油田的勘探開發工作。1972年2月,擔任燃料化學工業部石油勘探開發規劃研究院院長。1975年10月,擔任石油化學工業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併兼任華北油田工委書記、總指揮。1978年4月擔任石油工業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1980年年初主持石油工業部全面工作。1983年1月從石油工業部領導崗位退下來以後,擔任石油部顧問。1998年離休。2004年1月,享受部長級醫療待遇。

擔任石油部地質勘探司司長期間,焦力人同志積極開展科研技術攻關,大力加強地質勘探和開發工作,集中力量推進大慶、勝利、大港、華北等幾個主力油田的開發建設。尤其在主持石油工業部全面工作期間,他在康世恩同志支持下,向國務院提出年產1億噸原油包干政策,解決了當時石油工業資金嚴重不足的困難,大大增強了石油工業自我發展的能力,加強了老油田的調整和新油田的開發工作,推動了石油工業的改革開放,打開了石油勘探開發工作的新局面。

焦力人同志是黨的十二大代表,第六、第七、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他積極參政議政,為石油工業的發展出謀劃策,為黨的事業貢獻力量。退居二線後,他仍然關心石油石化工業的發展,經常深入油氣田和石油石化企業調查研究,針對生產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難題,提出了許多有利於油田發展的重要的建設性意見和建議,甚至在彌留之際仍然牽掛中國石油石化工業的發展。他非常關心石油文化建設,曾組織了許多文藝家到石油一線掛職深入生活,創作了大量石油文學作品。他建議成立了石油文聯並擔任一至四屆名譽主席,創建了鐵人文學基金會,設立了鐵人文學獎,為繼承和發揚鐵人精神發揮了重要作用。

焦力人同志的一生,是奮鬥的一生,奉獻的一生。他把畢生精力獻給了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獻給了新中國的石油事業,為石油石化工業發展嘔心瀝血,作出了重大貢獻,在石油石化界享有很高威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