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雷射研究所

焦作市雷射研究所組建於1974年,是一家科研型事業單位,註冊資本479萬元,主要從事人工晶體及其製成品的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企業主要產品有鉭酸鋰、鈮酸鋰、鉬酸鉛和紅寶石、藍寶石(白寶石)晶體等。
焦作市雷射研究所位於焦作市解放東路43號,占地面積15.62畝,現有在職職工32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12人,占職工總數的33%,具有較強的科研和開發能力。
三十多年來,焦作市雷射研究所在人工晶體領域裡一次次填補國內空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上世紀70年代中期,焦作市雷射研究所採用維納法(焰熔法)生產出中國第一個雷射紅寶石棒;1986年焦作市雷射研究所率先完成了鉭酸鋰晶體的中間試驗並實現了產品的工業化生產,結束了我國鉭酸鋰晶體依靠進口的歷史;1998年和1999年又率先實現了3、4英寸鉭酸鋰晶體的產業化生產,首次實現了國內大直徑鉭酸鋰晶體的出口創匯;2005年底,藍寶石晶體生長項目中試成功,初步具備小批量供應能力,我所生產的摻雜藍寶石晶體色澤純正,完全可與天然紅寶石相媲美。 白寶石晶體具有非常穩定的化學性能,優良的透光性、熱傳導性和電氣絕緣性能,已成為當今國際上套用非常廣泛的氧化物晶體。用它可作為半導體GaN/AL2O3二極體(LED和LD)大規模積體電路SOI和SOS,超導薄膜等的襯底材料,同時還可作為特種光學元器件的材料,高能探測和高功率雷射的視窗材料,高壓材料等,所有這些使白寶石晶體成為當今世界研究的熱點。
鉭酸鋰、鈮酸鋰晶體具有優良的壓電性能,是優異的聲表面波材料,用它製成的聲表面波濾波器、延遲線、振盪器廣泛地套用於通訊、廣播電視、計算機網路等民用行業和雷達、電子對抗、制導武器以及航空航天等軍事領域,隨著IT行業的發展,鉭酸鋰和鈮酸鋰晶體材料會不斷地開發出新的用途,目前移動通訊產業群已成為鉭酸鋰晶體的最大客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