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陪病房

“無陪護理病房”簡稱“無陪病房”,即病人住院期間的生活護理,全部由經過規範化培訓的護理員承擔,杜絕患者家屬吃、住在患者身邊的現象。

由來

無陪病房無陪病房

一人住院,全家出動,這是生活中常有的事。有的家庭因人手不夠,又臨時在醫院雇用保姆。這樣的不規範陪護,背後隱藏著許多隱患。“三分治療,七分護理”,規範化的護理,有助於病人康復。

無陪病房的主旨是患者進入病區後所有的醫療、護理和生活上的服務都由醫護人員和護理員承擔,實行無家屬陪護或陪而不護,讓患者在病區有家園般的感覺。“無陪病房”除提供正常的醫療護理服務外,更重要的是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專業的生活護理。

具體內容

無陪護護理絕不僅僅是幫著患者做生活護理,而是有很多具體的工作任務,需要付出相應的勞動,可以做出量化測算的。

無陪病房中護士承擔更大工作量無陪病房中護士承擔更大工作量

經測算,完成一級護理的服務項目每位護理人員需平均付出7~9小時。如晨間護理約40分鐘,包括整理床單位及床頭櫃、更換床單位、面部清潔和梳頭、口腔護理等;晚間護理約50分鐘,包括整理床單位及床頭櫃、更換床單位、面部清潔、口腔護理、會陰護理、足部清潔、泡腳、剪指甲等;臥位護理約75分鐘,包括協助患者翻身、叩背及有效咳嗽、協助床上移動等;排泄護理包括留置尿管護理、床上使用便器、失禁護理等;其他護理每次約10分鐘,包括協助更衣、床上洗頭、剪指甲、床上溫水擦浴等。另外還有協助非禁食患者進食、進水;和患者溝通交流及心理支持、健康指導;患者安全管理,包括各管道的管理、煩躁患者的照看與約束;患者無意識危險行為的看管和勸阻等。
一級護理的對象為病危、病重、需要嚴格臥床休息的患者,如各種大手術術後、休克、癱瘓、昏迷、高熱、出血、肝腎功能衰竭等患者;二級護理的對象為病情較重,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的患者,如大手術術後病情趨於穩定者、年老體弱、幼兒、慢性病不宜多活動等患者;三級護理的對象為輕症患者,生活基本能自理,如一般慢性病患者,疾病恢復期及手術準備階段的患者等。

費用

除需要護士付出的勞動時間等之外,醫院還要承擔專業護理人員的素質及業務培訓費用;護理中所需生活用品、護理用具和部分一次性耗材等費用,以及水電費等管理費用。
依據護理服務的收費標準應與護士的勞動價值和護理成本相一致的原則,根據無陪護分級護理內容、勞動時間及強度,以及安徽省衛生職工2008年年平均工資25838元的測算,安徽省衛生廳提出了調整無陪護費收費標準的申請,即一、二、三級護理的無陪護護理收費分別為每日40元、30元、20元的標準。

標準模式

新生兒無陪病房新生兒無陪病房

在中國新生兒病房無家屬陪護是大多數醫院的一種管理模式,從加強消毒隔離,防止院內感染髮生及便於醫務人員避免不必要的干擾,集中精力和時間診治和護理新生兒患者的角度來看,無疑它仍是一種較為“合理”的管理方法。

新生兒無陪病房是兒科的重點病房,要求病房設施一流,設備齊全,有無創傷多功能監護儀、空氣淨化器、嬰兒培養箱、藍光治療箱、微泵注射器、遠紅外搶救台、小兒呼吸機、新生兒喉鏡、新生兒人工復甦氣囊、嬰兒氧艙、微量血糖儀、經皮黃疸儀電腦等醫療設備;生活設施有微波爐、冰櫃、沐浴間等。擁有一支經過專門培訓的兒科護理隊伍,擁有一支規範化培訓的護理員隊伍,無需家屬陪護,實行24小時全方位監護。

新生兒無陪護病房每日都進行嚴格的消毒,溫度適宜、環境溫馨舒適、四季如春。住院寶寶不需要家長陪護,24小時均由專業醫生護士守護,不僅能夠保證新生兒得到及時的治療和周到的照顧,更重要的是降低了新生兒的死亡率,提高了寶寶的生命質量,並能讓生產後的媽媽得到良好的休息,從而減輕家長的精神壓力。

新生兒無陪護病房封閉式、規範化、程式化、標準化的監護和管理減少了嬰兒住院期間再次感染的危險。新生兒無陪護病房集中了專業知識豐富、責任心強、經過專業培訓的醫生和護士,其高度的敬業精神、嫻熟的技術和天使般的愛心,為小寶寶提供周到仔細的服務。

作用影響

無陪病房無陪病房

“無陪病房”的推出,徹底改變了病房陪護混亂的局面,創造出一種全新的、現代的醫療服務理念。生活護理員由物業公司對外招聘。招聘後,由醫院護理部進行集中培訓,通過考試合格者方可上崗。上崗的所有護理員統一著裝,佩戴上崗證,接受醫院、各科室護士長、病人家屬三方的監督。這些護理員每日進行生活護理的內容包括照顧病人的起居、陪伴病人進行各項檢查、治療以及戶外活動等。隨患者病情的不同,有“一對一”服務,也有專門服務。

存在問題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對健康的要求越來越高,患者及家屬的自我保護意識也越來越強。無陪病房失去了來自患者家屬方面的現場“監控”作用,這就更加要求我們醫務人員必須加強醫療護理安全的管理,以保證醫療護理的質量。

無陪病房中護士精心照料患者無陪病房中護士精心照料患者

無陪病房的安全是指在實施護理的全過程中,患者不發生法律和法定規章制度允許範圍以外的心理、機體結構或功能上的損害、障礙、缺陷或死亡。而護理安全隱患及問題的發生常與護理缺陷、護理差錯聯繫在一起。護理缺陷是指在臨床工作中,雖然有某一環節的錯誤,但被發現後及時得到糾正,並未發生在病人身上的現象;護理差錯是指在護理工作中因責任心不強、粗心大意,不按規章制度辦事或技術水平低而發生差錯,對病人直接或間接產生影響,但未造成嚴重不良後果者。

無陪病房護士不僅僅是執行醫囑進行各項護理技術操作的執行者,更重要的是充當著患者臨時“監護人”的角色。如何避免護理過程中發生護理缺陷、護理差錯及時發現護理安全隱患防止安全問題的發生,確保患者住院期間得到安全有效舒適的護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