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科研工作從20世紀80年代起,先後有美國、日本、荷蘭、瑞士等國的專家學者到無量山、哀牢山自然保護區進行考察活動。 1996年,荷蘭專家瑞耐斯對無量山自然保護區黑長臂猿的保護情況和對FCCDP項目的資助環境進行考察。 2001年,荷蘭專家漢斯、羅艷莉夫婦對無量山黑長臂猿的行為進行考察,亦撰寫了無量山黑長臂猿的防護情況和建議。

簡介

雲南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普洱市景東彝族自治縣和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澗彝族自治縣的結合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00°19′~100°45′,北緯24°17′~24°55′之間,屬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南北長約83km,東西寬約5~7km,保護區總面積31 313hm²,核心區面積17 644hm²,緩衝區面積10 804hm²,實驗區面積2865hm²。 2000年4月,國務院將合併後的景東和南澗無量山自然保護區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並定名為雲南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對象

主要保護對象是黑長臂猿及其棲息環境。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雲南紅豆杉、南方紅豆杉、伯樂樹、長蕊木蘭4種;二級保護的中華桫欏、蘇鐵蕨、水青樹、雲南榧樹等7種;有雲南省級保護植物雞血藤、冬櫻花、滇西紫樹等19種。區內有陸生脊椎動物30目96科575種,其中獸類9目30科78屬123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有黑長臂猿、蜂猴、熊猴、灰葉猴、金錢豹等8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有獼猴、大靈貓、小靈貓、中國穿山甲、黑熊等15種;鳥類17目49科373種,國家一級保護的有黑鸛、黑頸長尾雉等3種,國家二級保護的有鳳頭蜂鷹、雀鷹、鳳頭鷹、大鵟、棕翅鵟鷹、林雕等36種;兩棲爬行類中,有國家一級保護的蟒蛇1種,國家二級保護的紅瘰疣螈1種。
無量山是我國黑長臂猿種群分布最多、最集中的地區,可以說是黑長臂猿的王國。已知區內有黑長臂猿98群,約400~500隻。黑長臂猿為中國南方特有種,是現有長臂猿中最為原始的一個種,頭頂上有一撮直聳的黑冠毛,又名黑冠長臂猿。體形矮小輕捷,高70~80cm,體重6~7kg,兩臂平伸可達1.5m。以野果、嫩枝芽、鳥卵、小鳥及昆蟲為食。以小群4~5隻“家庭”式群居,由1隻成年雄性和1~2隻成年雌性及其後代組成,有50~100hm²的家域。無量山的黑長臂猿因其體形較大,雌性體毛亮金黃褐色,頭頂黑色冠較小。

生物資源

區內有各種樹木45科151種。植被有雲南鐵杉、普洱松, 元江拷—刺包爍;銀木刺包爍;截果林—木荷林;銀木荷—刺包爍林;早冬瓜林;杜鵲灌叢, 南燭灌叢,紫莖澤蘭群落等九個類型。國家級保護珍稀植物有水青樹、長蕊木蘭、紅花木蓮、普洱玉蘭、景東翅子樹、白菊木、黑節草。此外還有珍貴樹種中華桫欏、多花含笑、福貢玉蘭、雲南紅豆杉、馬蹄荷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黑長臂猿、蜂猴、金絲猿、灰猴、孟加拉虎、野牛、黑頸長尾雉。二級保護動物有獐、青羊、鬣羚、白鷳、原雞、銅雞。經濟動物有狗熊、赤鹿、子、黃猺、 黃鼬、西狐、果子狸、野貓、鼬獾、小鹿、松鼠、 竹鼠、白腹錦雞、竹雞、杜鵑等數十種。 無量山素有“畫眉之鄉”美稱。共有鳥類271 種,為全國鳥類總數的23.6%,全省鳥類總數的 35.2%,屬雲南特有種的有23種,屬國家保護的有17種。

生態旅遊

無量山是雲南著名大山之一,無量山有“小黃山”之美稱,最高峰貓頭山在景東縣西部,在縣城內有馳名中外的無量山自然保護區。無量山自然保護區山深林茂,瀑布轟鳴,樹蒼 花紅,山頂終年積雪,一片銀色世界。
無量山山勢雄奇險峻,林木蒼茂,野花叢生,許多地方人跡罕至。無量山是一座寶山,產有水晶石,登山觀景之餘可拾數十枚帶回,作為美好紀念。黃草嶺一帶為觀賞特種植物的理想場所,內有雲南鐵杉、情人樹、箭竹林、大王杜鵑、野生茶樹。
無量山上有振文塔、林街清真寺、保甸清真寺,山頂還留有過去道觀遺址,山中有仙人洞。山體支脈間的山谷中有20餘條溪流分別向東、西兩面匯入川河和瀾滄江。並有公平瀑布、烏龜壩等許多瀑布,陽山瀑布下有天然巨石斜臥,水流由其下穿行,石上成為深澗兩邊交通過道的"天生橋"。還有山清水秀的灣水河水庫等許多風光秀麗優美的旅遊觀光景點。

管理狀況

管理機構

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景東管理局成立於1987年1月,屬公益性事業單位,管理體制為兩塊牌子,一班人馬,其前身景東哀牢山自然保護區管理所和景東無量山自然保護區管理所,隸屬於縣林業局下屬的副科級單位,1998年經縣人民政府晉升為一級局。管理局裡設有辦公室、財務室、宣教中心、科研中心、社區服務中心、森林派出所。
管理局現有職工73人,其中局機關32人;哀牢山15人,無量山26人;男職工54人,女職工19人。專業技術人員49人,其中中職9人,初職40人;技術工人10人;管理人員3人;公務員11人。黨員16人;團員28人;本科9人;大專20人;中專29人;高中以下學歷15人,目前受FCCD項目資助,現有50餘人正在就讀西南林學院林學專業函授(本、專科)。

科研工作

從20世紀80年代起,先後有美國、日本、荷蘭、瑞士等國的專家學者到無量山、哀牢山自然保護區進行考察活動。
1985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海莫夫博士到無量山高峰、溫卜觀察記錄了13群黑長臂猿的活動情況,明顯的觀察到7群,在哀牢山徐家壩觀察到2群。
1990年、1993年、1996年,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勞瑞.西瑞博士、糾士夫.西瑞夫婦在景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有關人員的陪同下,進行觀察,1990年駐紮在無量山考察4個月,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對無量山黑長臂猿的行為習性作了周密的考察並得到滿意的結果。1990年美國舊金山加州大學的克里斯卡.培特等兩名教師在保護區管理所長張興偉的陪同下,帶領12名學生到哀牢山徐家壩對原始森林進行考察,在十餘天的考察中,對保持完好的徐家壩生態留下深刻的印象。當年,日本國京都大學櫻一彥博士、九州大學島洪教授對無量山甲類、有瓣蠅類的行為學和區系分類進行考察研究。 
1996年,荷蘭專家瑞耐斯對無量山自然保護區黑長臂猿的保護情況和對FCCDP項目的資助環境進行考察。
1999,美國駐nnF辦公室畢蔚林對無量山自然保護區黑長臂猿進行考察。並編寫了《無量山黑長臂猿保護行動計畫》。 
2001年,荷蘭專家漢斯、羅艷莉夫婦對無量山黑長臂猿的行為進行考察,亦撰寫了無量山黑長臂猿的防護情況和建議。 
2002年—2003年,瑞士巴爾博物館恩格富爾、奧利爾對無量山小型哺乳動物生態情況進行考察研究。

國際合作項目

2003年,無量山自然保護區中荷合作—雲南省森林保護與社區發展(FCCD)項目是5年項目期的掃尾之年,主要實施了無量山《周邊區管理計畫》(簡稱AMP)的20個項目活動,內容有:
開展周邊區村民種養殖技能培訓230人次,為村民買貓750隻開展養貓治鼠活動,實施周邊區易地搬遷農戶51戶,修建周邊區15個自然村人畜飲水工程,修建節能灶931口,實施人工引種試種石斛20畝,同時為相關部門配置車輛、電腦、印表機、傳真機等設備。
中荷合作—雲南省森林保護與社區發展(FCCD)項目
自1998年7月在無量山實施截至2004年1項目期結束,已獲得荷方援助項目資金5614440.92元(不包括由雲南省FCCD項目辦直接配置的部分物資、設備的資金)。在社區發展和保護區機構能力建設上開展了許多雪中送炭的活動。FCCD項目使無量山自然保護區周邊社區6個鄉(鎮)36個自然村1800戶農戶7479人直接受益,累計完成沼氣池建設626口,建節能灶931口,地火籠405口;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48項,培訓村民達1700多人次;完成經濟林改造建設9022.9畝,其中完成林木種植5051.4畝、經濟林撫育管理2648畝、低產茶園改造1323.5畝,建衛生廄37幢,用水泥電桿替換木電桿71棵,製作永久性宣傳牌7塊,先後在周邊社區126個自然村開展了公眾環境意識教育,建立了36個自然村森林共管委員會。在保護區機構能力建設上,FCCD項目還資助林業系統近180名職工進行專(本)科學歷教育,裝備了衛星定位儀(GPS)和地理信息系統(GIS),推廣農業科技,建立了我縣電腦農業專家系統,配置牛凍精改良技術設備,購置了周邊區村委會、村完小電教設備24套等等,促進了林業、農業、畜牧等周邊區共管委員會成員單位機構能力建設。
通過實施FCCD項目,使無量山自然保護區無論是生態效益、經濟效益還是社會效益都得到了綜合的發揮。既改善了保護區及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的基礎條件,引進了國外先進的自然保護區管理方法和經驗,同時也為周邊社區村社改善了生產與生活條件,緩解了社區與保護區的矛盾衝突,促進了保護區與當地政府的聯繫,加深了社區對自然保護工作的理解,提高了社區村民的保護意識和參與意識,呈現了自然保護工作與社區發展雙贏的局面。對提高保護區的科學管理水平,促進保護區管理工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全球環境基金(GEF)社區環境教育試點示範項目
1999—2000年,哀牢山自然保護區景東部分被列為實施全球環境基金(GEF)社區環境教育試點示範項目。該環境教育項目投入資金10萬餘元,以保護區與周邊社區村民利益的衝突為切入點,開展了“不燒青山燒沼氣”活動,幫助村民修建沼氣池30口、地火籠60口,引導社區民眾合理節約森林資源,減輕保護區壓力;開展“重新把貓請回來”活動,發動並資助居住在保護區邊沿的120戶農戶每戶養一隻貓,完善村規民約,實施生物治鼠,遠離化學毒劑,維護生態環境;選擇氣力村完小開展“綠喇叭”活動贈閱報紙、環保讀物、製作宣傳欄、組織科普講座、知識競賽、夏令營等活動,使山區孩子從小關注保護區、關注生態環境保護。
全球環境基金(GEF)社區環境教育項目在哀牢山自然保護區周邊的實施,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為《中國自然保護區GEF環境教育指南》積累了重要的經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