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畏號戰艦

無畏號戰列艦

無畏號(Dreadnought)戰列艦是英國海軍的一艘具有劃時代設計的戰列艦。是近代海軍史上第一艘採用統一型號主炮的戰

無畏號戰艦無畏號戰艦
列艦,也是第一艘採用蒸汽輪機驅動的主力艦,這是一艘使以往的戰列艦在一夜間舊式化的劃時代軍艦。

歷史發展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由於艦載火炮射程與射速的原因,當時各海軍強國各類戰列艦流行混裝兩種口徑主炮的方式,較小口徑(6-10英寸)主炮可以彌補大口徑(12英寸)主炮火力不足。20世紀初隨著火炮技術的進步,艦載火炮的射速、射程和精度都大幅的提高。採用兩種口徑主炮射擊時因彈道、射速不同,彈著點觀測、火力控制都不能統一,使主炮射速

無畏號戰艦無畏號戰艦
和命中率都受到影響。這種弊病在1905年的對馬海峽海戰表現的尤其明顯。
1903年義大利、美國、英國的海軍艦船設計師已經提出了統一主炮的戰列艦。主張取消較小口徑的主炮,增加大口徑主炮數量,大口徑火炮可以在較小口徑火炮射程以外開火,通過集中控制火炮齊射對目標區域的火力“覆蓋”達到提高命中率的目的。隨著火力控制從概念轉為實用,上述主張也成為可能。1904年約翰·阿巴斯諾特·費舍爾爵士(John Fisher)出任英國第一海務大臣,牽頭組成了一個委員會,提出一個新型戰列艦的設計方案:統一型號的10門12英寸口徑主炮,可以長時間內保持21節航速運行的蒸汽輪機組。這個設計方案就是無畏號戰列艦。顯然英國人認為統一的大口徑火炮與航速的優勢是海戰的主導。費舍爾爵士稱這種艦隻為“煮老的雞蛋”“因為它不可能被擊碎”。
無畏號戰列艦採用長艏樓船型,取消了艦艏水下撞角。 無畏號與以往戰列艦最大的區別是引用“全重型火炮(All-Big-Gun)”概念,採用10門統一型號的、彈道性能一致的12英寸口徑主炮。5座雙聯裝主炮炮塔,艦首尾各一座,艦體舯部鍋爐艙後一座,在艦體中心線上;在2個鍋爐艙之間,兩舷對稱布置各一座。全艦側舷最大火力8門主炮,向前火力理論上6門主炮,火力優勢成倍提高。彈道性能一致的主炮,使採用統一火力控制系統成為可能。副炮僅保留了3英寸以下口徑火炮用來防禦小型的魚雷艦艇。 無畏號首次在大型戰艦上使用4台蒸汽輪機機組。航速比以前的任何戰列艦都要快。在最大航速提高到21節的同時,可以長時間保持高速航行並保持良好可靠性。相對舊式的往復式蒸汽機組功率更大,可靠性高。 無畏號防禦裝甲比以往任何戰艦都不遜色,裝甲採用表面硬化處理,重要部位的裝甲厚度達到11英寸,提供了全面的防護能力。艦體艙室水線下水密艙取消橫向聯絡門,加強水密結構,提高戰艦的抗沉能力。
1905年5月無畏號的設計藍圖得到批准。1905年10月2日無畏號在普茨茅斯海軍船廠鋪設龍骨,1906年2月10日下水,同年10月1日開始進行海試,建造進度出乎意料的快。進行長時間新設備的檢驗,直到1907年12月3日才正式服役,成為英國皇家海軍本土艦隊旗艦一直到1912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中,1916年3月18日無畏號在北海海域撞沉德國U29號潛艇。因為入塢維修錯過了日德蘭海戰。1916-1918年駐在泰晤士河口巡邏。1919年轉入後備役。1921年出售拆毀。
無畏號在武備、動力、防護等方面都進行了革新,尤其是火力和動力裝置都成為革命性的設計,被各海軍強國關注。主要海軍強國紛紛按照無畏號的理念建造新型戰列艦(被稱為無畏艦),引發了新一輪的海軍軍備競賽。作為戰列艦建造技術的分水嶺,在無畏號之前的戰列艦被稱作“前無畏艦”。

性能數據

排水量:18110噸(標準)/21850噸(滿載
外形尺度:長160.6米/寬25米/吃水8.1米
動力:18台鍋爐,4台蒸汽輪機組,主機輸出功率22500馬力
航速:21節,續航力:6620海里/10節
武備:10門12英寸/45倍口徑火炮(5座雙聯裝),27門12磅炮,5門18英寸魚雷管
裝甲:艦側水線裝甲帶102-279毫米,炮塔正面279毫米,炮座279毫米,前指揮塔279毫米,裝甲總重量約5000噸
艦員:773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