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與有為

老子最先提出“無為而無不為”的命題,以說明自然與人為的辯證關係。 他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認為道作為宇宙本體自然而然地生成天地萬物,就其自然而然來說,稱之“無為”;就其生成萬物來說,又稱之“無不為”。

無為與有為

正文

中國哲學的一對範疇。老子最先提出“無為而無不為”的命題,以說明自然與人為的辯證關係。他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認為作為宇宙本體自然而然地生成天地萬物,就其自然而然來說,稱之“無為”;就其生成萬物來說,又稱之“無不為”。人的行為應當效法大道,順應自然,遵循規律,不要隨意妄為,這是人的“無為”。否則“為者敗之,執者失之”。他建議執政者奉行“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的政策,提倡“無為而治”。老子的無為思想過於排斥有為,忽視了人的主觀能動性。莊子發展了老子消極無為的思想,主張“無為名屍,無為謀府,無為事任,無為知主”,去名去謀,無事無知,棄絕有為,由全生保身進入物我兩忘、超越生死、與萬物為一的境界。戰國中後期,一些思想家提出君道無為、臣道有為的思想,《申子·大體》篇說:“善為主者,……示天下無為”,“君,知其道也;官人,知其事也。十言十當,百為百當者,人臣之事,非人君之道也。”《呂氏春秋·任數》說:“因者,君術也;為者,臣道也,……君道無知無為,而賢於有知有為,則得之矣。”西漢《淮南子》對無為作了新的解釋,說“所謂無為者,不先物為也;所謂無不為者,因物之所為”,反對離道而妄為,要求“循理而舉事”,因自然之勢加以主觀努力而有所作為,對消極無為的思想有所克服。儒家一般主張有為、救世,認為聖王行德治教化於天下,就可達到“無為而治”的境界。他們對於無為和有為的見解不同於道家

配圖

相關連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