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刺構骨球

無刺構骨球

450kg/hm2 ,混拌 ,或施腐熟餅肥

無刺枸骨
拉丁名:Ilex cornuta varfortunei
科屬:冬青科冬青屬
用途:四季常綠,葉片光亮,園林綠化可修剪成球形灌木或小喬木。
類型:常綠小喬木

形態特徵


是冬青屬枸骨的自然變種,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樹種枝繁葉茂,葉形奇特,濃綠有光澤。樹冠圓整,4-5月開黃綠色小花,核果球形,初為綠色入秋成熟轉紅,滿枝累累碩果,鮮艷奪目,經冬不凋直至來年春季,經修枝整形可製作成大樹形,球形及樹狀盆景,是良好的觀果觀葉觀形的觀賞樹種。無刺構骨屬冬青科冬青屬常綠小喬木,樹高可達3~4m,樹皮灰白色,葉革質,表面深綠而有光澤,背面淡綠色,葉卵形至橢圓形,無鋸齒。4~5月開花,9月果熟,果實球形,熟時鮮紅色。無刺構骨喜土層深厚、沃肥、排水良好的土壤,是綠色通道、園林綠化優良樹種。適宜長江流域以南廣大區域栽培。

生長習性


喜光,喜溫暖,濕潤和排水良好的酸性和微鹼性土壤,有較強抗性,耐修剪。在零下8-10℃氣溫,生長良好。適應性強,最適宜長江流域生長,耐修剪。

扦插繁殖

1圃地選擇

苗圃地應背風向陽、交通便捷、排灌方便,溝路渠電配套設施齊全,地勢平坦、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充足、微酸的砂壤土或壤土,地下水位要求在1.2m以下的地方。

2土壤處理

圃地在育苗前要做到深翻、熟化土壤、細緻整地、深耕細整,清除雜草、樹根,改良土壤理化性質,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為苗木生長創造良好環境。冬閒時地要三耕三耙,深度30cm,春耕地要兩耕兩耙,耕翻深度20cm為宜。育苗前要進行消毒和滅蟲處理。土壤殺菌可用硫酸亞鐵300~450kg/hm2,於插前20d施入或用代森鋅22.5~30.0kg/hm2,混拌適量細土,製成毒土,撒於土壤中。滅蟲用50%的辛硫磷乳油20kg/hm2或呋喃丹15.0~22.5kg/hm2,混拌細土,製成毒土,撒於土壤中。作床前施腐熟有機肥20t/hm2,或施腐熟餅肥2250kg/hm2,或複合肥600kg/hm2。結合耕翻施入耕作層。苗床規格根據管理要求和圃地情況而定,一般苗床寬90~120cm,床高20~30cm,步道寬40~50cm,苗床長視情況而定,一般10~20m。作床以東西向為好,床面平整,中央高於兩側,以免局部積水。苗床作好後在土壤表面(含床及步道)噴都爾1200~1500kg/hm2,殺死雜草種子。噴灑前后土壤宜保持濕潤,以提高藥效。施藥後如下雨,注意排水,以免發生藥害。

3扦插

采穗圃應選擇六至八年生生長旺盛的青壯年優良無刺構骨 品種作母樹,穗條粗壯、條芽飽滿、無病蟲害。要加強對采穗圃的管理,施足基肥,適時追肥,做好中耕除草和病蟲害防治工作。夏插一般採用嫩枝扦插,通常在梅雨季節進行,6月上中旬為宜。清晨,選當年生粗壯的半木質化枝條,剪下放入盛有清水的桶內防其失水,每段長6~8cm,剪口平滑,保留2~3個芽,留葉1片。每50根為1束,綁好。將插穗下端整齊地浸泡在50mg/kg的ABT1號生根粉溶液中8~10h或用50mg/kg萘乙酸溶液處理2h後,即可扦插,入土深度為插穗長度的2/3,露出芽和葉片於地面,株距3~4cm,行距6~8cm,插160~190萬株/hm2,插後澆透水,保持床面濕潤。插後在適當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一般經過25~40d即可生根。插後通常都要遮陽,遮陽棚高約100cm,最初25d,要用雙重遮陽網,苗床周圍設風障。根據天氣狀況每天噴霧2~3次,以保持床面土壤及空氣濕度,防止插穗萎蔫,但在高溫多濕的條件下,注意適當通風。夏季高溫時在遮陽棚上覆蓋適量稻草或蘆簾,以防烈日灼傷。自8月下旬起逐步縮短覆蓋時間,9月中旬以後撤除遮陽棚,讓陽光直射,使苗木充分木質化。秋插育苗一般剪取當年生半木質化枝條,插穗處理同夏插。扦插時間為8月中下旬,株距3~4cm,行距6~8cm,插160~190萬株/hm2。插後澆水及時蓋棚覆膜,四周用土壓實,溫度高時可在兩頭通風。扦插成活後第1年需防寒,冬季夜間氣溫下降至-4℃時,每天16時以後需覆蓋草簾防凍,10時以後揭草簾增溫,3月初根據苗床內土壤濕度適當澆水、除草、防病蟲害。當白天氣溫高達30℃以上時要注意放風通氣。揭膜時間在4月上旬,揭膜前要煉苗7~10d後才可全部揭掉棚膜。苗木扦插生根後要適當施肥,每隔6~8d施薄氮肥1次,8月20日前施肥結束,使苗木及時木質化,防止凍害。

4大田移植

無刺構骨一般選擇在扦插後的翌年秋季,或扦插後的第3年春季裸根苗移植,這時移植存活率高。注意地面凍結或酷熱的夏天不宜移栽。大田移植,要施足基肥,一般施腐熟餅肥1500kg/hm2,或施優質有機肥30t/hm2。無刺構骨移栽按株行距30cm×30cm打穴,穴徑15cm,穴深10~12cm,栽植密度7.8萬株/hm2。要努力提高起苗質量,嚴禁人為用手拔苗,防止損傷幼根、表皮。在起苗時用釘耙輕輕將土破碎,用手輕托、輕抖、輕放,爭取有較多的根系帶土,栽後及時澆透水,確保栽後有較高的成活率。

5栽後管理

除草要掌握“除早、除小、除了”和不損傷苗木的原則,保持苗圃地無雜草,人工除草在下雨或澆灌晾乾後進行。積極推廣化學除草,步道可用農達或草甘膦,但要防止噴灑到苗木上。禾本科雜草早期草嫩,可使用蓋草能或精禾草克,初次使用除草劑,應先試驗再使用,以免發生藥害。鬆土一般結合除草進行,每年3~5次,由淺到深,苗根附近、株間淺些,行間深些。遇到天氣連續乾旱,苗木生長前期4~5月澆水要少量多次,速生期6~8月一次性澆透,苗木生長後期要控制灌溉,除特殊乾旱外,一般不灌。梅雨季節可施複合肥600kg/hm2,尿素225kg/hm2。以後每年5~8月可施入尿素數次,保證水肥供應充足。無刺構骨枝條不易枯死,一般可不修剪,如作綠籬,則在春季發芽前和生長季節進行修剪1~2次。

6苗木出圃

無刺構骨培育3~5年即可出圃。根據苗木的規格和用戶要求,在圃地隨起隨包裝隨調運。起苗移栽所帶土球大小視苗木大小而定,通常土球是苗木地徑的8~10倍。一般情況下無需包裝,規格較大的用草繩或稻草包裝。如遇高溫天氣或雨天應加以遮蔽,以保證成活。無刺構骨裝車可以立裝,自後往前逐層密擺,以防擺動。一般30cm土球可碼5~6層,切忌土球上站人或擺放重物,長途運輸注意灑水保濕,並用苫布覆蓋,防止風吹日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