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得虎子

焉得虎子,成語,有著悠久的歷史與典故,現收藏於漢語成語大詞典之中。

基本信息

大概介紹

焉得虎子:yan de hu zi 不進老虎窩,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親歷險境就不能獲得成功。
國中《中國歷史》刻本第一冊提到班超出使西域,至鄯善,夜襲匈奴營帳,班超對部屬三十六人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辭海》“不”字條持同樣說法。

歷史記載

但查《後漢書,班超傳》和《資治通鑑,漢紀》,班超原話均為‘不入虎穴,不得虎子。’那么“焉”字從何而來?新出版的《漢語大詞典》一卷。“不”字條云:‘不入虎穴,不得虎子。註明是在《三國演義》七十回,黃忠對劉封的談話,改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但《太平廣記》引《芝田錄,李琢》記載:“徐州西三、四十里有雌虎暴,統軍李琢曰:忠武軍十萬,啟無勇士。有壯士跳出曰:某能除。遂抱持三子歸。琢曰:常聞不探虎穴,焉得虎子。”《廣記》是宋人作品,引文當在宋以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