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調原料

2)植物性烹調原料 2)蛋類 2)豆類

一、烹調原料的含義

所謂烹調,烹是指加熱的意思,把生的原料加熱,調是指調味的意思,是通過調味品等方法,增加菜的味道,而所謂的烹調原料就是指烹調的時候,我們所使用的原材料。

二、烹調原料的種類

1、根據原料來源分類

1)動物性烹調原料
陸生:禽類、畜類、奶類、蛋類等
水生:魚類、蝦類、貝類、蟹類等
2)植物性烹調原料
陸生:穀類、雜糧、薯類、豆類、糖類、植物油等
水生:海帶、紫菜、鹿角菜、裙帶菜、石花菜等
3)發酵烹調原料
這部分烹調原料是經發酵加工形成的,例如醬油、醋、酒、味素、酸菜、泡菜等
4)非生物性烹調原料
在烹調中常使用的非生物性原料主要有水、食鹽、鹽滷和某些食品添加劑等

2、根據原料作用分類

1)主配料
主配料是構成菜點主體的烹調原料,絕大部分原料既可作為主料,又可作為配料,難以截然劃分,概括成為主配料
2)佐助料
在烹調過程中對菜點的色、香、味、形和質感產生幫助或促成作用的烹調原料,統稱為佐助料,主要有:油、水、澱粉及各種食品添加劑
3)調味料
調味料又稱調味品,是在烹調過程中用於調和菜點口味的原料,包括香味、甜味、鹹味、酸味、辣味調料及其他調料

三、烹調原料營養價值

1、動物性原料

1)畜禽類
肉類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較高,肉類為鐵和磷的良好來源,並含有一定量的銅和其他微量元素,可稱為康物質的寶庫,其中瘦肉為B族維生素的良好來源,維生素B1含量很高,動物內臟,特別是肝臟內含有多種維生素含量很高,尤以維生素A及維生素B3含量多。
2)蛋類
蛋類除了不含維生素C外,含有其他各種營養素,蛋類脂肪全部存在於蛋黃中,呈乳化狀,易於消化。維生素和礦物質都集中在蛋黃里,以維生素A/D和B2較多,鈣磷鐵含量較豐富
3)水產類
以魚為例,蛋白質的利用率比較高,易消化吸收,魚類脂肪多由不飽和脂肪酸組成,對防治動脈粥樣硬化有益,魚類是鈣的良好來源,海產魚還含有豐富的碘元素,魚肝內含有多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A/D和B2尤為豐富
4)乳類
以牛奶為例,牛奶中酪蛋白含量較高,與忍耐的組成恰好相反,與穀類食品有互補作用,牛奶尚含有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和各種維生素,其中以維生素A和B2最為豐富

2、植物性原料

1)穀類
穀類由於種類和種植地點不同,蛋白質含量有一定的差別,穀類中也含有微量元素,穀類為B族維生素,特別是B1和尼克酸的重要來源,大部分存在於谷胚和穀粒外圍部分
2)豆類
豆類以大豆營養價值最高,豆類蛋白質、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均比較高,豆類所含賴氨酸豐富,但蛋氨酸較少,是穀類蛋白質的理想互補食品
3)蔬果類
蔬果類食品中含有各種維生素,其中以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最多

四、烹調原料的搭配

要做到膳食平衡,在烹調原料的選擇與搭配上就要多樣化,能提供各種人體需要的營養素,並保持各種營養素之間的供給平衡,以達到滿足人體生長發育和各種活動需要的目的
在烹調原料的選擇上,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粗細搭配、葷素搭配、酸鹼搭配、海陸搭配、冷熱搭配、動物油與植物油搭配、肉類食品與蔬菜搭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