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丁歌

本戶大小系七丁,只是賣銀供納稅。 惟有監民不得與,皆言銀稅比如田。 不如採取烹丁歌,下令悲痛聞天聽。

創作背景

自唐以來,承漢金官法制,朝廷設桂陽監采銅鉛鑄錢及產鐵為用器。石晉天福中,始煎鉛取銀,立戶,首編烹丁稅,利至厚。宋興,銀出尤旺,董樞等皆以羨銀得罪,一月私入至數千兩。於是桂陽銀課十倍田賦。通判之置,定萬戶以上州、軍、監,而桂陽以繁富特置判。北宋慶曆中((1041-1048),桂陽監通判章侁訪民疾苦,知大湊山銀沙已竭,官責烹丁輸稅,至破家、鬻妻子,自太祖時屢減屢蠲,終不能大蘇息。侁乃仿白居易樂府歌詞,為《烹丁歌》,獻之朝。詞真朴,感動仁宗,閔焉下詔,盡免烹戶為平民,由是監民得安息數百年。

歌詞原文

我生幸遇聖明君,何為獨作桂陽民!
官中逐月催科稅,不征谷粟只征銀。
勿問田園多少地,供給之數唯計人。
盡將古來什一稅,移在貧兒六尺身。
自從天福征銀後,田藉毀除不復存。
迄今已有百餘載,其間興替何紛壇。
五年升降為爐首,欺蔽官司焉得聞?
某生不幸生北鄉,南去寶山七十里。
兒孫儘是賣炭夫,從小不諳烹采事。
本戶大小系七丁,只是賣銀供納稅。
正值今年正月來,雨多人少坑爐在。
四城炭入無人收,炭價轉低銀價貴。
三兩三錢零九分,火耗稱余猶未系。
幾回奔走入城來,了納身丁一月計。
夜來犬吠爐首過,舉家驚悸心膽破。
手把歷頭一捲來,頂戴三枷腕被鎖。
自道新年科稅嚴,身有杖創行路跛。
官中立待年終銀,公吏催征急如火。
遠鄉不解出砂磧,無銀只願償其值。
男出稻糧女出絲,身減衣裳日減食。
盡憑所有計幾何,余令丁壯來慵力。
今日已過後日來,知是幾時得休息?
二十丁餘六十老,此是古來舊規式。
聞說前來有使君,更向此中求課績
奏道監民能采銀,老弱更加八年役。
從今十七便成丁,六十有五方除籍。
為國增添幾兩銀,多少怨咨損陰德。
我聞皇上仁如天,恤民濟物恩不偏。
往歲放除浙江道,五十餘萬身丁錢
當時養活瘡痍合,如今已得肌肉全。
惟有監民不得與,皆言銀稅比如田。
及開天書與聖祖,人說泰山並后土。
廣覃恩宥寰區,罪戾逃亡皆沾會。
兼雲州縣一年終,與減夏稅兩分賦。
獨有監民又不該,空聽雞竿宣昭諭。
只有外縣耕鑿流,擊壤喧喧歌道路。
官吏閉口不肯言,官家爭得幾辛苦。
某雖小民不讀書,也會得聞書生語。
自古出租量地力,不聞只計丁口數。
山澤豈無拘制法,何必稅人征斂收。
本是耕田賣炭夫,卻教抄作烹丁戶。
養兒未識礁礦形,已隸帳司名姓簿。
誰能為我奏天庭,移將銀稅歸田畝。
放教耕稼養蒼生,免使鞭驅似囚奴。
江湖幕下從事客,自願醫民無婉劃。
今日聞知村叟言,啟處心中有慚色。
歸來染瀚成新詩,一吟一嘆傷心臆。
方今上位恤民深,覽此安能無隱惻。
我願采詩官勿采,雕巧之詞無所益。
不如採取烹丁歌,下令悲痛聞天聽。
又願觀風使勿觀,安逸之民恩已寬。
不如觀止遠方疲,王澤下流溥恩惠。
勿令點滴相疑沛,庶使凋殘荷帝私。
烹丁爾勿憂,聞道使車即來此。
但使路旁歌此詩,必得飛章報天子。
明年變稅入桑田,好鑄錘鉗為耒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