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與麻雀

烏鴉與麻雀

電影《烏鴉與麻雀》由崑崙影業公司於1949年攝製。影片主要場景是上海一條里弄一撞房子中的幾戶人家,影片出色地再現了國民黨統治區都市社會的景象:,其中一個是以房東國民黨軍官侯義伯為代表的“烏鴉”世界,另一個是以小商販肖老闆、老校對孔有文、教書先生華潔之為代表的“麻雀”世界,他們之間的矛盾、鬥爭,恰恰是舊上海、舊中國的一幅生動的縮影。一方面是國民黨反動派的垂死掙扎和瘋狂掠奪;一方面是廣大市民的痛苦呻吟和學生的罷課鬥爭,真實而生動地再現了解放前夕國民黨統治區的混亂、黑暗以及光明就要來到的社會面貌,豐富了影片的時代感。

基本信息

烏鴉與麻雀

故事片(黑白)。崑崙影業公司1949年攝製。

簡介

烏鴉與麻雀烏鴉與麻雀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國防部某科 長侯義伯,為在上海安置外室,誣指 某報館老校對孔有文有“通匪”嫌疑 ,強行霸占其整幢房產,把孔有文趕 至後客堂一隅,又將多餘房間分別出 租給中學教員華潔之夫婦和攤販蕭老 板夫婦。國民黨政權風雨飄搖,侯義 伯預感末日將臨,欲驅逐住戶,攫取 頂房款出逃。三家住戶懾於侯義伯的 淫威,各自為謀,不敢反抗。孔有文想在報館裡弄個鋪位,但未能如願, 他住的後客堂也遭侯義伯買通的流氓 砸毀;華先生欲搬到學校去住,校長 企圖利用房子收買他,讓他監視罷課 學生,被他拒絕,結果被指控“鼓動 學潮”逮捕入獄;蕭老闆夫婦把僅有 的一點黃金首飾和貴重藥品押給侯義伯,借錢去做黃金生意,想賺到錢把 房子頂下來,結果生意沒做成,反被 流氓打傷,而且他們的抵押品也被侯 義伯藉故侵吞。最後,被侯義伯逼得 無路可走的人們,終於聯合起來與之 鬥爭。侯義伯正欲打電話要警察局抓 人,卻從南京長途電話中獲悉國民黨 政府垮台的訊息。於是他帶著姘婦餘 小英狼狽逃跑。這時華先生獲得釋放 。舊曆除夕的晚上,在爆竹聲中,三 戶人家歡聚一堂,迎來了黎明。本片 於1957年獲1949—1955年文化部優秀 故事片一等獎;1986年獲法國第一屆科羅米埃國際消遣片電影節優秀推薦 片獎。 編劇:陳白塵(執筆)、沈浮、徐韜 、趙丹、鄭君里、林谷 導演: 鄭君里 攝影: 苗振華、胡振華 美術: 牛葆榮、徐子誠 音樂: 王雲階 扮演者 劇中人 扮演者 劇中人 趙 丹 蕭老闆 吳 茵 蕭太太 孫道臨 華潔之 上官雲珠 華太太 魏鶴齡 孔有文 王 蓓 小阿妹 李天濟 侯義伯 黃宗英 餘小英

1948年的冬天,人民解放軍取得了淮海戰役的勝利。上海國民黨政權的大小嘍羅們終日心驚膽戰,害怕因此會失去他們往日驕奢的生活,開始更加瘋狂的掠奪和欺詐。

烏鴉與麻雀烏鴉與麻雀

國民黨國防部某科科長侯義伯以原房主孔有文的兒子參加新四軍為要挾,打算強行霸占上海弄堂里的一套房子,孔有文是一名報館的老校對,無權無勢,只好眼巴巴地看著自己的房子被奪走。

侯義伯得到房屋之後,把二樓留做外宅給姘婦餘小英使用,自己每周六來一次。為了賺錢,他還把亭子間租給了中學教師華潔之,把前客堂租給了美貨攤販、外號叫“小廣播”的肖老闆夫婦,而可憐的孔有文則被趕到了狹窄的後堂居住。侯義伯感到時局越加不利,準備倉皇出逃,就想將霸占來的房子轉手頂出去,臨走再撈幾個錢。房子當然不能連房客一起賣,於是,他又要把現有的房客都趕出去。

房客們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顧慮,滿含怨言,卻又未能集合起來,堅決地與侯義伯做鬥爭。孔有文原計畫在報館找一個鋪位,簡單住下,結果由於身份低微,報官根本不會給他留身之地,只好失望而歸。華潔之打算搬到學校去住,未曾想到校長是一個特務,以房子為代價,要他破壞學潮,華潔之拒絕了校長的要求,空落落地回到亭子間。自以為聰明的肖老闆夫婦,將僅有的金銀首飾和西藥全部抵押給侯義伯,去做黃金投機生意,好賺了錢自己買房子。結果,肖老闆被流氓打傷;孔有文的住房被侯義伯的打手搗毀;華潔之受到陷害,被以“鼓動學潮”的名義被捕入獄。侯義伯暗自高興,乘機又來調戲華潔之先生的太太,併吞並了肖老闆的抵押物。

房客們終於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團結起來,一致與侯義伯進行鬥爭。侯義伯見惹了眾怒不好對付,打電話叫警察局抓人。這時他得到了國民黨政權土崩瓦解的訊息,慌亂至極,不敢再在此胡作非為,丟下未出手的房屋,迅速帶了餘小英狼狽逃竄。華之潔也被釋放,回到了家中。除夕之夜,房客們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在爆竹聲聲響起的時候,孔有文把一幅春聯貼在大門上:“爆竹一聲除舊,桃符萬象更新”。大家感到,黑暗的舊時代終於一去不復返了。

演職員表

職員表

導演 鄭君里
編劇 沈浮 、 王林谷 、 徐韜 、 陳白塵 、 趙丹 、 鄭君里
攝影 苗振華 、 胡振華
剪輯 伍廷芳
道具 姚志榮
美術設計 牛葆榮、徐醒
服裝設計 曹明
燈光 陸奇生
錄音 李烈鴻
劇務 祝宏剛
場記 黃祖模 、 高衡
布景師 丁辰
《烏鴉與麻雀》海報《烏鴉與麻雀》海報

▪ 製片:夏雲瑚;任宗德

▪ 劇本執筆:陳白塵

▪ 製作主任:王林谷

▪ 攝影助理:沈西林

▪ 錄音助理:伍華

▪ 製作管理:諸富祥

▪ 音樂:王雲階

▪ 配音:丁伯和

▪ 洗印:周教大;徐而前;吳增榮

▪ 化妝:王鐵彬

▪ 場務:梁英俊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備註
蕭老闆 趙丹 ----
蕭太太 吳茵 ----
華太太 上官雲珠 ----
孔有文 魏鶴齡 ----
侯義伯 李天濟 ----
余小瑛 黃宗英 ----
小阿妹 王蓓 ----
華潔之 孫道臨 ----
老魏 張立德 ----
大毛 徐偉傑 ----
二毛 邱奐 ----
小毛 葛梅強 ----
薇薇 王露露 ----
老劉 奇夢石 ----
老趙 傅伯棠 ----
老徐 田廣才 ----
校長 李保羅 ----
李主任 何劍飛 ----
小吳 張乾 ----
胡協理 苗祝三 ----
女客 許藍 ----
特務甲 程漠 ----
特務乙 關鵬 ----
流氓 章志直 ----
發麵包者 王嵐 ----
醫生 石靈 ----
上一頁 | 1 | 2 |默認顯示 | 全部顯示

影片評價

烏鴉與麻雀烏鴉與麻雀

《烏鴉與麻雀》是一部出色的諷喻作品,全片從主題到細節都運用了隱喻和象徵的手法,矛盾的中心——房子,意味著江山,雖然一度被反動派霸占,最終還是回到了人民手中;烏鴉則象徵著貪官污吏;麻雀則象徵著小市民。導演的鏡頭處理也充滿象徵意味;用仰拍鏡頭拍攝住在樓上的“烏鴉”,顯出它的權勢;用俯拍鏡頭拍攝住在樓下的“麻雀”,顯示他們的地位低下。導演對幾位主演充分地“信賴”,往往沒有經過排練,試幾遍就開拍,這樣,演員的表演就帶有較多的即興表演因素;尤其是趙丹扮演“小廣播”一角,揮灑自如,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烏鴉與麻雀》思想意義深刻,藝術手法完美,編導演俱佳,它不但得到中國廣大觀眾的肯定,許多外國影評家也認為這是一部“值得和世界優秀影片一起展出的影片”,是“中國電影史上的里程碑”。

影片製作

《烏鴉與麻雀》的製作跨越了兩個時代,影片拍攝經歷了極其尖銳的鬥爭,影片投拍時,國民黨雖已臨近末日,但仍在瘋狂地掙扎。崑崙影業公司的創作人員知道劇本審查難以通過,就採取送審本刪掉一些場景和對話,而實際拍攝仍然按原本的辦法,但1949年4月下旬仍然被上海警備司令部下了禁拍令。然而編導人員並沒有放棄,繼續進行頑強的鬥爭:一方面保存已經搭好的景,一方面由陳白塵進一步修改劇本,以便把反動派日暮途窮、垂死掙扎的景況暴露得更為深刻。為了防止反動派追索到這個劇本,他們還把劇本藏在攝影棚頂破麻袋包著的稻草里,直到上海解放才繼續拍攝。影片於1950年初上映,為民主革命時期的電影鬥爭寫下了燦爛的一頁。

創作背景

拍攝《烏鴉與麻雀》的構想起源於一次飯局,而且劇本是在一夜之間完成的。1948年,中國政局動盪不穩,共產黨與國民黨正在進行三大戰役的生死決戰。一天晚上,上海崑崙影業公司的陳白塵、沈浮、鄭君里、陳鯉庭、趙丹在一起吃飯閒聊,幾個人深感社會局面的困頓,預見到形勢將有巨大變化,準備拍攝一部故事片記錄國民黨政權的末日景象,也表達電影人對未來新世界的希望。他們又找了幾位編劇徹夜長談,很快討論出劇本的梗概,取名《烏鴉與麻雀》,讓陳白塵執筆負責撰寫劇本,讓曾經與蔡楚生合作導演過《一江春水向東流》的鄭君里擔任導演。

相關評論

人物很生動,很真實,這點非常難得。

烏鴉與麻雀烏鴉與麻雀

《烏鴉與麻雀》具有重大的時代意義,它形象地記載了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的最後一頁。影片在拍攝中經歷了重重阻撓和極尖銳的鬥爭。創作人員一直堅持到上海解放才使影片很快恢復拍攝,並於1950年初完成上映。劇本的構思巧妙,情節流暢,諷刺辛辣,具有陳白塵劇作藝術的一貫特點。鄭君里雖是第一次獨立執導影片,卻顯示了他成熟和紮實的藝術功力。導演處理上很好地再現了劇作的構思,在場面調度、鏡頭處理、細節運用等方面,都顯得靈活而富有表現力。這部影片還以演員陣容的強大而著稱。每個人物都有鮮明的個性特徵,生動地體現了時代感和生活氣息。其中以趙丹扮演的肖老闆尤為突出,不僅有生動的外部造型和動作,而且揭示了人物性格的多重性和微妙複雜的心理世界。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為中國電影藝術畫廊增添了豐富的色彩。

幕後製作

烏鴉與麻雀烏鴉與麻雀

《烏鴉與麻雀》這部影片生動地紀錄下了國民黨政權統治的最後一頁,社會的混亂,物價的暴漲,市民的幻想與痛苦無不真實地再現於銀幕之上。在黎明前的黑暗裡,崑崙影業中留守在上海堅持創作的藝術家,在一夜之間完成了這部出色的諷喻作品的劇本,而擁有豐富表演藝術實踐的鄭君里則首次獨立執導本片,從而當之無愧地進入中國第一流導演藝術家之列。

烏鴉與麻雀,室內戲居多,拍攝技法電影化,但劇情、表演都呈現話劇態勢,其中緣由,第一是影片拍攝當時國民黨對電影拍攝審查嚴格,烏鴉與麻雀報假劇本,才得以偷偷拍攝,於是烏鴉與麻雀大多場景在攝影棚拍攝,有極少量外景。編劇也只能充分調動話劇的情景調度手法,在有限的片場空間置布景情節發展。

此外,編劇六人組裡,執筆陳白塵自1928年進田漢創辦的南國藝術學院,一直活躍在戲劇界,編過許多諷刺喜劇,專門戳刺國統區沆瀣一氣的醜惡人物。導演沈浮亦是本片編劇,他一直於電影界做事,但抗戰期間亦組織劇團、寫劇本。導演鄭君里更不用說,國中二年級跪求父親,輟學而入南國藝術學院,此後參加左翼戲劇家聯盟,加入摩登劇社、大道劇社,進入電影界,一身戲劇本領帶入光影世界。因有這些精通戲劇規律的大師支撐,就算[烏鴉與麻雀]迫於形勢只有片場單調的石庫門老房子布景,也仍靠類似話劇情節中一種咄咄逼人的強大劇力,靠每個主要角色身上安置的迅速、大量的戲劇轉逆點,而能使劇情明顯層層遞進、毫不鬆懈。

影片段預告絮

1948年,政局動盪,崑崙公司的片場裡,湊齊兩桌遊戲的人。一桌打麻將,吆五喝六,聲音響亮而刻意。另一桌打橋牌,倒安靜許多,仔細聽幾位談話,竟不是算牌,而是在商討一齣劇本的情節修改。這於片場聚眾玩牌的場景,便是[烏鴉與麻雀]工作狀態的一種了。

烏鴉與麻雀烏鴉與麻雀

《烏鴉與麻雀》的拍攝初衷,是崑崙公司陳白塵、鄭君里、趙丹等人聊天,他們深感社會局面的困頓,預見形勢將有大變化,於是決心記錄這番“末日景象”,並拍攝影人對新世界的新希望。於是,幾人又拉了幾位編劇,徹夜長談,討論出劇本概貌,定名《烏鴉與麻雀》。烏鴉便是腐敗官僚、惡勢力,麻雀是一眾小市民,不起眼,不團結,只有面對最深的苦難,才懂得只有凝聚起來,才能趕走占巢的烏鴉。

此前,陳白塵曾寫過另一個劇本《天官賜福》,也是諷刺國民黨官員的統治。劇本送去審查,電檢機構明令禁止影片拍攝。為了避免再次被禁,他們為[烏鴉與麻雀]準備了兩份劇本,一份刪掉敏感的場景與對話送審;而各位如今有幸看到的成片劇本,當年是常常要被藏在攝影棚頂的吊燈台上,或頂棚的稻草堆里的。而編劇執筆陳白塵更是不能出現在片場,因他早上了國民黨黑名單。

儘管藏著掖著,然而到了1949年4月,還是被當局“警備司令部”要求停拍。罪名自然老一套:“鼓動風潮,擾亂治安,破壞政府威信,違反戡亂法令。”國民政府的“非常時期文化委員會”與法務部門“特刑庭”甚至收走已拍好的膠片去審查。攝製組只得想出最沒辦法的辦法:對外宣布關門倒閉,實際繼續拍攝。於是他們時常在臨街的攝影棚里裝作打牌,並故作打牌的聲音傳到街道上,防止特務突襲——這等於在冒生命危險成就一份理想了。

好在很快進入新社會,影片當年順利完成。時光流轉,1956年新中國文化部決定給建國以來的電影評獎。[烏鴉與麻雀]得二等獎,周總理得知這結果,頗不滿意:“這些人冒生命危險的戲,何以只有二等獎?”話傳到毛主席那兒,他也同意周總理意見,覺得該給這影片一個應得的地位,於是改評,終得一等獎。

獲獎紀錄

烏鴉與麻雀烏鴉與麻雀

該片於1957年獲1949—1955年文化部優秀故事片一等獎;1986年獲法國第一屆科羅米埃國際消遣片電影節優秀推薦片獎。

烏鴉與麻雀烏鴉與麻雀

主演介紹

趙丹趙丹

趙丹,原名趙鳳翱,祖籍山東省肥城市安臨站鎮賀莊村前賀莊,出生於江蘇揚州,居江蘇南通,趙丹於1915年6月27日誕生於揚州,父親趙子超,時任北洋軍閥營長,公館在東關街,母親黃秀芝,是當時出名的揚州美女,與個園黃家關係很近。1916年趙丹兩歲時隨父母遷居於南通。趙丹的父親在南通開設影戲院,少時受家庭薰陶,酷愛藝術。中學時代,曾與好友顧而已、錢千里、朱今明等組織“小小劇社”,演出過一些進步話劇;畢業後考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學習國畫,專攻山水。其間參加了美專劇團、新地劇社和拓聲劇社,並積極參與“左翼劇聯”的活動,改名“趙丹”,深入工廠、市井、學校,演出抗日救亡劇目;1933年,加入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

1932年被明星影片公司著名導演李萍倩看中,在無聲片《琵琶春怨》中扮演一紈絝子弟,從此成為明星影片公司的基本演員。先後參加拍攝了《上海二十四小時》(1933)、《時代的女兒》(1933)、《三姐妹》(1934)、《到西北去》(1934)、《女兒經》(1934)、《空谷蘭》(1934)、《鄉愁》(1934)、《落花時節》(1935)、《熱血忠魂》(1935)、《小玲子》(1936)、《清明時節》(1936)等二十多部影片;由於他熱愛表演藝術,又有刻苦鑽研的精神,加之形象好,極有表演天才,很快成為引人注目的“明星”。

與此同時,他還活躍在舞台上,曾在世界名劇《娜拉》中飾演海爾茂、《大雷雨》中飾演吉洪、《羅密歐與朱麗葉》中飾演羅密歐。在影、劇兩個方面,均顯露出他的藝術才華,成為一名引人注目的話劇演員和電影明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