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市活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

烏魯木齊市活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

《烏魯木齊市活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 》由宋和平、沈軍、賂志勇、李軍、柔潔等編著,2009年11月由地震出版社出版發行。

基本信息

烏魯木齊市活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

內容簡介

烏魯木齊城市活動斷裂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工作是全國第一批20個城市探測和評價計畫的一部分,開始於2004年,項目負責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震局集中了全國各部門有關專業的優秀科學工作者來共同完成這一項重要科學工程。整個工程歷時3年,於2007年7月9日通過中國地震局震害防禦司和烏魯木齊市政府的聯合驗收。本書全面反映了這一科學工程的目的、科學思路、技術路線、各階段所做的工作及其主要科學結論,是一本對烏魯木齊市城市發展、經濟建設和防震減災工作有重要意義的科學著作。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區域地震地質構造背景

第一節 區域地質構造概況

一、區域地縣溉況

二、地質構造演化及岩漿活動和變質作Hj

第二節 區域地球物理場與地殼結構

一、區域布格重力異常

二、區域航磁特徵

三、地殼結構與深部(斷裂)構造特徵

第三節 區域新構造運動特徵

一、區域第四紀地層概述

二、第四紀地層分布特徵

三、新構造單元劃分

四、現今地殼形變特徵

第四節 活動斷裂、褶皺分布及特徵

一、區域活動斷裂特徵

二、區域主要活動褶皺、坳陷基本特徵

第五節 區域構造應力場

第二章 地震活動性與震源機制

第一節 北天山、研究區和目標區地震活動特徵

一、地震資料及其完整性分析與地震監測能力

二、北天山地區強地震活動特徵

三、研究區地震活動

四、目標區(烏魯木齊地區)地震活動

第二節 目標區地震危險性的地震活動性預測

一、依據震級一頻度關係預測

二、依據應變釋放特徵的地震預測

三、依據馬爾科夫鏈的地震預測

第三節 研究區及目標區震源機制解

一、資料及分析方法

二、研究區震源機制解

三、目標區地震震源機制解研究

第四節 烏魯木齊城市活斷層地震活動性綜合分析

一、北天山強震活動對烏魯木齊地區未來地震形勢的影響

二、研究區地震活動特徵與地震危險性分析

三、目標區中小地震活動及地震危險性分析

四、研究區與目標區震源機制解研究

第三章 深部構造探測與小震精確定位

第一節 深地震反射探測

一、探測原理

二、測線位置

三、深地震反射勘探的野外試驗lj數據採集

四、深地震反射剖面資料分析與解釋

第二節 流動地震觀測與小震精確定位

一、區域地震台網概況

二、流動地震台選點、布設和觀測

三、地震定位

四、地震精定位結果分析與解釋

第四章 地球化學與地球物理探測

第一節 地球化學探測

一、原理與方法

二、技術思路及測線布設

三、資料處理及異常判別

四、異常解釋與探測結果

五、結論與討淪

第二節 多道直流電法探測

一、工作方法

二、測線布設

三、數據處琿與分析

四、典型探測測線簡介

五、多道直流電法探測小結

第三節 淺層地震探測

一、勘探方法

二、初勘階段的淺層地震探測

三、詳勘階段的淺層地震探測(一)

四、詳勘階段的淺層地震探測(二)

五、淺層地震探測小結

第五章 目標區地貌及第四紀地質

第一節 地貌及第四紀地層劃分

一、目標區地質構造單元劃分

二、地貌及第四紀地層劃分原則和方法

第二節 目標區地貌單元劃分

一、地貌單元劃分方案

二、主要地貌的特徵和形成年代

第三節 目標區第四紀地層與分布

一、烏魯木齊第舊紀地層標準剖面

二、目標區第四紀地層及分布

第六章 目標區斷層勘察與活動性鑑定

第一節 斷層勘察與活動性鑑定的技術途徑

一、活動斷層的慨念

二、斷層活動性鑑定

三、斷層的定位問題

四、主要活動斷層1:1萬帶狀地質地貌填圖

五、活動斷層綜合製圖

第二節 目標區斷層勘察與活動性鑑定

一、王家溝斷層組

二、九家灣斷層組

三、西山斷層

四、碗窯溝斷層

五、雅瑪里克斷層帶與白楊南溝斷層

六、紅雁池斷層

七、八鋼—石化斷層

第七章 全新世活動斷層古地震研究

第一節 古地震研究內容與方法

一、古地震研究內容及目的

二、研究現狀及療法

三、主要技術途徑

第二節 全新世活動斷層古地震研究

一、正家溝斷層組古地震研究

二、九家灣斷層組古地震研究

第八章 烏魯木齊地震危險性評價

第一節活動斷層地震危險性評價的技術途徑

一、地震危險性評價的思路與方法簡介

二、烏魯木齊地震危險陛評價的技術途徑

第二節 強震發震構造模型

一、區域地震構造特徵

二、北天山山前發震構造

三、博格達弧西翼發震構造

第三節 全新世斷層地震危險性評價

一、斷層潛在最大震級評估

二、斷層未來50~200年的發震機率

第四節晚更新世斷層潛在地震最大震級評估

一、M-N關係估算

二、地震構造對比

蔓、斷層潛在最大震級綜合評估

第五節 主要活動斷層地震危險性綜合評價圖

第六節 古地震與地震危險性評估

第七節 地震危險性綜合評價

一、發震構造及其震級評估

二、活動斷層地震危險性評價

三、未來50~200年地震危險性評價

第九章 活動斷層地震地表破裂帶及變形帶預測

第一節 預測方法及地震活動斷層構造模型

一、預測方法

二、活動斷層三維地震構造模型及介質參數

第二節 全新世活動斷層地震地表破裂帶預測

一、地表探槽實測數據

二、地震地表破裂帶預測結果

第三節 晚更新世(隱伏)活動斷層地震地表強變形帶預測

一、數值模擬理論基礎與計算方法

二、地震斷層模型、參數及數值模擬預測結果

第四節 綜合評價分析

一、預測破裂帶、變形帶的總體概況

二、特徵分析

第十章 活動斷層強地面運動預測及評價分析

第一節 預測體系理論基礎及方法概述

一、預測體系概述

二、統計學的格林函式合成法

三、三維有限差分法

四、混合計算方法

第二節 震源模型的建立

一、理論震源模型建立的假定條件

二、凹凸體模型

三、設定區域的斷層震源計算模型

第三節 區域模型及參數設定-

一、北天山山前構造帶斷層計算模型

二、博格達山山前構造帶斷層計算模型

三、區域三維地下速度結構模型

第四節 強地震動計算合成與結果分析

一、計算與合成

二、強地震動預測結果及分析

第五節 活動斷層地震危害性評價

一、地震危害性評價的內容

二、地震危害性評價的主要結論分析

第六節 地震危害性評價與相關問題的說明

一、關於現行法規《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

二、關於現行工程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

三、關於活斷層的計算結果與現行《區劃圖))的關聯

四、關於模擬計算精度和近場地震動特性

第十一章 活動斷層探測數據信息管理系統

第一節 數據信息管理系統研究現狀及作用

一、數據信息管理系統研究現狀

二、數據信息管理系統的意義及作用

第二節 活動斷層數據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目標及原則

一、目標

二、原則

第三節 活動斷層數據信息管理系統的建庫方法及結構內容

一、活動斷層數據信息管理系統簡介

二、活動斷層數據信息、管理系統的建庫方法

三、活動斷層數據信息管理系統的結構內容

四、活動斷層資料庫的整合

第四節 活動斷層資料庫的套用

一、活動斷縣資料庫的平台

二、活動斷層資料庫的查詢與輸出

三、活動斷層資料庫數據的修改與更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