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桕[植物]

烏桕[植物]
烏桕[植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10米。樹皮灰褐色,初平滑後呈縱裂。單數羽狀複葉,多聚生於枝頂;小葉9~15,對生,小葉片長橢圓狀披針形,長5~10厘米,寬2~3厘米,先端長尖,基部稍不對稱或楔形,全緣,兩面平滑無毛。圓錐花序腋生,長約10厘米;花小,雜性,黃綠色;花萼5裂,裂片卵形;花瓣5,卵狀橢圓形;雄蕊5;子房上位,1室。核果扁平而偏斜,中果皮有蠟質,內果皮堅硬,成熟時淡黃色。花期5~6月。果期10月。 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其樹液有毒,有毒成分與中毒症狀均和漆樹相似。

基本信息

分布範圍

木梓樹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它生長在中國南方亞熱帶地區的高山及丘陵地帶,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純天然高級油料。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西、河南、湖南、廣西等省廣泛種植,其栽培歷史有2300年以上,是我國特有的油料樹種,中國是油茶的原產地。木梓的經濟價值很高,用途極廣,以木梓仁為原料加工製作的木油是一種極好的食用油。全國年產量僅為20萬噸左右。

種植環境

木梓是我國南方的一種特油料作物,木梓樹壽命長,百年以上還能結桃。木梓桃在沒有成熟時,形狀像石榴;成熟後,顏色由青轉紅,像蘋果;皮開裂後,木梓仁便撒落下來。一個桃內有一到十粒三角形和棱形的木梓仁,黝黑而有光澤。而種植木梓樹時則應選擇土質疏鬆、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地下水位在1m以下,pH值4.5~6.5。海拔高度10O~5O0m的低山丘陵地區,應選擇陽光充足的陽坡和半陽坡,坡向以南向、東向或東南向為好,所選林地要開闊,無寒風,坡度25度以下的中下坡為宜。

木梓樹種植整地應在造林前一年或半年進行,最好是在頭一年的夏、秋季開荒、翻地。整地前期,必須清楚林地上的雜草、灌木和樹蔸。可以採用人工清理、機械處理或化學除草劑處理等方式。整地方式有全墾、帶墾和穴墾。要根據林地立地條件、地形、坡度和經營方式的要求,以及資金和勞力等情況,因地制宜選擇進行。每穴施農家肥10~20kg或餅肥l kg或複合肥O.3~0.5kg,然後回填表土。覆土要高出地表10~15 cm,將穴填滿,使之呈饅頭形。

木梓種植後能否成活,與栽植季節關係密切。應當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選擇苗木地上部分停止生長或雨季的時期栽植。一般在12月至3月造林。

木梓四季花果不離枝,有“抱子懷胎”的特點,每年都要從土壤中吸收大量養分。若不施肥,土壤肥力將逐年遞減,不能滿足其生長發育的需要,更談不上高產穩產。所以對木梓林施肥,是補充土壤養分消耗,改良土壤,提高肥力,增加木梓結實量,達到豐產的重要措施。

木梓樹施肥應以土雜肥、有機肥為主,適當補充化肥。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廣辟肥源。可作木梓樹肥料的有:綠肥、小灌木、雜草、生活垃圾、豬牛欄糞等等。採用撩壕墾復的,將上述有機質肥料埋入壕溝內,再覆土,效果最佳;全墾或帶墾的林分,將上述有機肥料撒蓋在土壤表面,任其腐爛,結合墾復時深翻埋入土中,效果也很好。

成年的木梓樹一般每株每年施有機土雜肥25—50kg,基本可滿足正常需要。施有機土雜肥全年都可進行,但以冬春進行更好,對於產量在300kg/hm2以上的豐產林,應於每年的5—6月份,追施長果肥,以滿足果實生長發育和花芽分化對養分的需要。長果肥以速效氮肥為主,適當配以磷鉀肥。一般株施複合肥各0.3—0.5kg左右,或尿素、氯化鉀、鈣鎂磷肥各0.3kg。追肥採用溝施,在樹冠外圍開20cm深溝,施肥後及時復土。

木梓樹的習性

烏桕[植物] 烏桕[植物]

木梓喜溫暖,怕寒冷,要求年平均氣溫16~18℃,花期平均氣溫為12~13℃。突然的低溫或晚霜會造成落花、落果。要求有較充足的陽光,否則只長枝葉,結果少,含油率低。要求水分充足,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但花期連續降雨,影響授粉。要求在坡度和緩、侵蝕作用弱的地方栽植,對土壤要求不甚嚴格,一般適宜土層深厚的酸性土,而不適於石塊多和土質堅硬的地方。 木梓採摘也有一定時限,采早了,影響出油率,摘晚了,木梓桃在樹上自然開裂,木梓仁就散落在山上,很難收集。一般在“八月寒露後三天,九天寒露前三天”開撿,俗稱“開山”。

木梓樹栽培技術

一、 選種。木梓採種要把好片選、株選、果選、籽選這四關,選取粒大、飽滿、種殼黑褐色、無病斑、有光澤的新鮮優質種子。注意種子貯藏方法:木梓果採回後,不能堆漚,不能曝曬,應薄薄地攤在空氣流通、乾燥的地方,讓其自然開裂脫粒,種子室內陰乾貯藏。一般多用濕沙在地面上層積貯藏,也可採用窯藏。

二、 細緻整地。在造林前一年的夏、秋季節進行整地,在山區,整地一年前要進行砍山、煉山,整地方式有全面整地、帶狀整地、塊狀整地等,要因地制宜地採用合適的整地方式。

三、 備耕。在適宜種植的地方,按2×3.3米的株行距開穴備耕,先將直播地方整理成40×40cm的平台,再在平台內側開一個10—15cm深的長形小穴,目的是利於蓄水,防止乾旱。

四、 點播。在平台內的小穴內放置種子3粒,成三角形散放,注意種子一定要貼緊實土,利於種子吸水發芽,播後覆土宜淺,蓋土要細,防止人畜為害和水分蒸發。另外為防止獸、鼠為害,可用藥劑拌種。

五、管理。種子發芽後,生長到20厘米高時,可以簡苗,在3種苗中留下最壯實的一株,其它兩株去掉或另種到其它地方,以備後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