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布西奔媽媽

烏布西奔媽媽,故事原為滿語韻文,可誦可唱,表現的是部落時代的戰爭風雲,從形式到內容,都可謂地道的民族英雄史詩。史詩蘊含著豐富的神話母題,營造著一個神奇的神話世界,展現了先民的思維特徵。

基本介紹

史詩《烏布西奔媽媽》是滿族先世女真時期傳流下來的著名薩滿史詩,流傳在黑龍江省烏蘇里江流域東海女真人中間。
故事原為滿語韻文,可誦可唱,表現的是部落時代的戰爭風雲,從形式到內容,都可謂地道的民族英雄史詩。史詩蘊含著豐富的神話母題,營造著一個神奇的神話世界,展現了先民的思維特徵。因此,《烏布西奔》又帶有濃厚的創世史詩的意韻。而以一位英雄的女薩滿為主角,仍可謂薩滿英雄史詩,是薩滿教文化中的瑰寶。它以波瀾壯闊的氣勢記述了滿族先世東海女真烏布遜部落的一位女薩滿——烏布西奔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熱情謳歌了她一生為氏族部落嘔心瀝血,最後統一東海諸部,開拓東海海域的豐功偉績。從《烏布西奔》雄渾的內容、漫長的歷史跨度、磅礴的詩韻和豐富的原始文化內涵看,她無疑是一部英雄時代的傑出作品,是一部北方罕見的民族史詩。史詩的主人公烏布西奔媽媽具有部落大薩滿和罕王的雙重身份,其一生的活動以薩滿的神事活動為主線。薩滿教的思想觀念及薩滿文化的諸多方面滲透於史詩全篇,並成為其精髓。
相傳,該史詩最早記刻在烏蘇里江以東的錫霍特山脈的山洞岩畫中,這是烏布西奔媽媽死後葬身之地。史詩的主線是以東海啞女成為威名蓋世的女薩滿,征伐四方,成為七百噶珊(部落)的女罕,將家鄉建成和平幸福的樂園。她為尋找“太陽升起的地方”,進行了數次海上遠征,收服了諸多島國,記錄了許多海島風俗。最後,烏布西奔媽媽在東征途中逝世,被族人安葬在錫霍特山。
史詩中,烏布西奔媽媽字降生就自稱是東海太陽女神之女,但她又是一個燉魚皮的啞女,她是個半人半神的英雄女神:
她象山雀說話一樣聾啞
象海狸鼠出世一樣呆傻
可雪消融三次了
她就能下海抓蟹
她就能上樹吃鳥蛋
黑雲來了她說海嘯
黑潮來了她說颶風
卡丹花冒出了土她說瘟疫
吉倫草發香了她說客來
她是東海太陽女神的嬌女
舉奉她為阿格濟女薩滿
三歲的烏布西奔
便如吉星叱吒風雲
烏布西奔就如其他英雄史詩中的救世英雄一樣,有一個奇特的苦難的童年,如鳥聾啞,能發音而不會說話,又如海狸鼠呆傻,表現為薩滿學成前的某些生理特徵.史詩中還說,她是一個赤腳的燉魚皮啞女,但她又是東海太陽女神的女兒,薩滿教中認為薩滿源出天神的基本觀念在這裡得到了形象的體現.所以,又聾又啞又傻的赤腳姑娘便有了神選薩滿的特質,能卜知世事的未來.

主要內容

史詩大體分為以下幾部分:
1.《頭歌》是滿族女真古歌特有的結構形式。“頭歌”,滿語為“烏朱烏春”,是敘事體長歌開篇前常見的引子,多以長調、長滑腔、高亢的音律開頭,令聽者精神為之振奮,有如萬馬突來,平步驚雷之感,於不知不覺中將自己的思緒融人了長詩感人的情節之中。史詩《烏布西奔》的“頭歌”很有代表性,開頭用滿語長滑腔唱吟,緊接著抒發了史詩講唱者的情懷和對烏布西奔的讚頌。
2.《創世歌》主要講述了天母阿布卡赫赫派神鷹、神燕創世造海的神話,並以神話的形式對東海諸部連年爭戰不休的起因予以解釋。
3.《啞女歌》主要敘述了烏布西奔奇特的降生經歷和苦難的童年:在位於烏布遜畢拉(河)之源的烏布孫部落,一隻豹眼金雕啄來一個皮蛋,人們難測其吉凶禍福,部落首領古德罕王命人用拋河、群狗爭食、火燒、土埋等方法,欲將其除之。突然,土山在一聲巨響後,一群絨絨的雛貉出現在土中,其中有一個女嬰被百貉長絨擁裹,熟睡在貉窩中。古德罕王將其抱回哺育。但因女嬰是一位啞女,如山雀一樣只能發音而不會說話,如海狸鼠一樣呆傻。又被古德罕王棄之於皮帳中。但她不僅能自食自飲,而且天資聰慧過人,具有預知自然災異的能力。她的奇態睿能為黃璋子部所賞識,並偷偷將其收留,奉為阿濟格女薩滿,從此黃璋部迅速強盛起來。
4.《古德瑪發的歌》敘述了部落戰爭時代,烏布遜由強變弱,古德被迫跑到海島中逃難,其母含辛茹苦率領一群女子重振部族,最後把罕王的大權傳給古德的坎坷歷程。再現了部落時代的戰爭風雲。
5.《烏布遜畢拉的歌》講述烏布西奔出世多年後,烏布遜地區爭殺迭起,瘟疫漫延,古德老罕王束手無策,這時啞女乘神鼓重返烏布遜,被推為烏布西奔大薩滿。
6《女海魔們戰舞歌》記述了烏布西奔率烏布遜部眾渡海遠征女窟三島的歷程。這是一個具有奇特風俗的女兒國,族人均由罕王浴湖而生,生女為仆,降男棄野。女兒國常秘襲烏布遜部落,古德罕王時因無力遠討,只好年年進貢。烏布西奔執掌部落大權後,執意率師遠征,並迅速攻占連花三島。但女窟罕王身邊有三個能歌善舞的侍女,有以九舞迷敵之功。烏布西奔以仁愛之心,不取武力征伐之策,而是以情惠魔,以舞治舞,並最終以無以倫比的舞姿、舞技降服了魔島女王和族眾。附近一些無名的島嶼也在烏布西奔的盛名和恩威並施的感召下紛紛歸順,使烏布遜的海疆進一步向內海拓展。
7.《找呵,找太陽神的歌》記述了烏布西奔先後多次派族眾探海的壯舉及其艱難的歷程。探海的一個重要動因是為了尋找太陽升起的地方,反映了東海先民虔誠的太陽崇拜觀念。正是基於這種觀念和心理,烏布西奔派部族五次渡海遠征,開拓了漂流日本海的便捷之路,甚至遠至堪察加、阿留申諸島,沿途收復了諸多島國。
8.《海祭葬歌——德里給奧木女神迎回烏布西奔》講述了烏布西奔在探海東征途中逝世,族人用流筏將其屍體運回,並為其舉行了隆重的海葬,再現了東海女真人神聖的海祭和海葬典禮。
9.《德煙阿林不息的鯨鼓聲》描寫後世族人對烏布西奔的虔誠祭拜。描寫了德煙阿林的鯨鼓聲和烏布西奔的洞壁雕像為當地和進山的山民帶來種種吉順和福音。
10.《尾歌》即短暫的煩歌,與頭歌相呼應。
史詩包含了一個完整的創世神話,古爾苔為取太陽火,誤食烏草穗,變成烏鴉,其故事如杜鵑啼血,撼人心魄.令人心顫的是,女神變成烏鴉後,仍為人類巡夜傳警,而且,千年不惰,萬年忠職.這是忠誠的及至,寓含著對人類無比深沉,熾熱的愛.實際上烏鴉女神是烏布西奔媽媽英雄主義的象徵,她所具有的精神是薩滿教中所寓含的人類文化的積極基因,是薩滿教有悠長文化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在激越高昂的神鼓聲中烏布西奔媽媽合上了她那明亮的雙眼,但是,在滿族人的心中,她是永遠不死的.今天,烏布西奔媽媽的故事仍在滿族流傳,敬仰烏鴉的習俗仍在傳承.
《烏布西奔媽媽》得以流傳至今,歸功於清末在依蘭副都統衙門供職的依蘭三老(即劉錫裼、關正海、勒穆赫氏)及其後代。依蘭三老均滿漢兼通,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他們對史詩的整理,奠定了《烏布西奔媽媽》的基礎。勒穆赫家族傳講《烏布西奔媽媽》已有四代傳人。最早由勒穆赫氏的母親(即賀連坤太奶奶)傳講。賀連坤本人是跟他父親學會講唱《烏布西奔媽媽》的。富育光說,《白姑姑》是後來到這裡的關里漢人起的名字,咱們是旗人,得按老樣用滿語原詞定名,於是定名為《烏布西奔媽媽》。“烏布西奔”滿語意為最聰明、最有本領的人。
他把封閉了幾百年的薩滿史詩展示出來,獲得了世界的認可,自己卻疾病纏身
談起發現《烏布西奔媽媽》的過程,富育光對記者說,一句話,是對民族民間文化的摯愛和心血熬出來的。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交通不發達,去農村大多得徒步行走,有時甚至要走上兩三天。這些年來,他每年有200多天的時間呆在農村,許多個春節他都是與各族民眾度過的,工資和稿酬也多數用於徵集資料和看望各族老人身上。
回憶往事,他的眼角閃爍著淚花。他說,“我深感對妻子兒女的愧疚。”富育光的左眼幾近失明,還患有嚴重的風濕性疾病,路走多了,腿便腫得疼痛難忍。有時腿腫得走不了路,要別人攙扶才能完成考察。
20多年來,富育光踏遍關東大地,把封閉了幾百年的薩滿史詩《烏布西奔媽媽》向世界展示出來。2000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人文學家詹姆斯博士聞訊來拜訪他。詹姆斯博士在俄羅斯錫霍特山找到了德煙山古山洞,親眼看到了一些呈旋轉形刻在懸崖上洞穴里的文字,從而證實了“烏布西奔媽媽”故事的真實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