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孫山

烏孫山

點擊查看大圖烏孫山又名帖木里克山、阿拉喀爾山,海拔2000-3500米,是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和特克斯、昭蘇二縣的界山。山峰西側,從海拔1100米的低山丘陵過渡到海拔3000米的高中山地帶,地形複雜,是有名的瓊博樂森林公園。山谷中是野花鋪滿的牧場,棲息著很多珍貴的鳥類和動物,在這裡能看到數量繁多的原鴿。

簡介

烏孫山又名帖木里克山阿拉喀爾山海拔2000-3500米,是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和特克斯、昭蘇二縣的界山。山峰西側,從海拔1100米的低山丘陵過渡到海拔3000米的高中山地帶,地形複雜,是有名的瓊博樂森林公園。山谷中是野花鋪滿的牧場,棲息著很多珍貴的鳥類和動物,在這裡能看到數量繁多的原鴿。

這裡的小博樂溝被稱做“山中花園”,花是一年四季都開不敗的。

扎格斯台大峽谷,在烏孫山的中部,當年是絲路古道經過的地方,現在到昭蘇縣的公路仍然經過這裡。順著伊昭公路進山,沿山谷而行約50千米左右,風景極好,錫伯語稱這裡為“結勒德薩依”,意思是“涼風吹過的地方”。

歷史

烏孫,是個十分古老的辭彙了。據相關史料記載:公元前176年,烏孫首領獵驕靡時率領人馬參與匈奴西擊大月氏,由敦煌來到昭蘇,在這水草豐美之地建立起烏孫國,強壯了一個民族。古烏孫國的歷代國王和臣民們與漢朝有著密切的往來聯繫,烏孫國因盛產“騰崑崙、歷西極”的烏孫馬,又稱“天馬”,公元前119年,張騫出使西域來到烏孫國,發現這裡的馬四肢修長,英武逼人,稟報皇帝。漢武帝為得到天馬,數次派大軍西征。為結軍事同盟共擊匈奴,公元前108—103年,西漢王室遠嫁細君公主、解憂公主給烏孫王。她們從中原帶來了大批絲綢、農作物種子和勞動技術,教當地的子民蠶桑和播種收穫。烏孫國王便向漢朝贈送大批的天馬和皮毛等西域特產。公元60年,西漢王朝正式對西域行使行政管轄權。現今伊犁河流域哈薩克族就是烏孫人的後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