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老不尊

為老不尊

為老不尊,表示作為老人自己不知道尊重自己,行為不檢點。原多指老人經常和小孩玩的時候,父母們看到了責備老人為老不尊。或者是老人經常與小孩開玩笑,而且將父母的秘密告訴小孩。但是隨著老齡化現象的加劇,一些倚老賣老,為老不尊的現象日益凸顯。

基本信息

名詞釋義

為老不尊漫畫為老不尊漫畫

所謂為老不尊就是表示作為老人自己不知道尊重自己;與“為幼不敬”連成一句,表示老人自己不知道尊重自己,行為不檢;幼孩對其不應尊敬。不過一般這個詞語都會現在老人經常和小孩玩的時候,父母們看到了責備老人為老不尊。或者是老人經常與小孩開玩笑,而且將父母的秘密告訴小孩。

但是,隨著老齡化的加劇,為老不尊逐漸的冠上了貶義的色彩。其實,“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這個說法,在中國網際網路上流傳已久,每逢有“為老不尊”事件發生,占據了網路話語權的年輕人就會用不屑而無奈的語氣表達著對那一代“紅衛兵”的鄙夷,儘管這些“變老的壞人”當中很可能就包括他們的親生父母。

社會現象

曾經有新聞報導唐山老人的廣場舞打擾到附近學校,高中生站立抗議,卻遭到了老人的羞辱;緊接著,廣東汕頭兩名高三學生扶起了騎電動車摔倒的老人,反而被老人誣陷訛詐,報警後才獲清白;更有甚者,西安一位老人因為女孩不肯為其讓座,竟然一屁股坐在女孩身上。老人吐痰、吵架、罵街、打赤膊、不排隊、高聲喧譁、攀折花木、不走人行橫道,長者的數量在增多;將救人誣為撞人的,也是一把年紀;在城市裡的小區門口,總看見有人白髮皤然,卻雙手抓住樹幹來回晃悠,自稱鍛鍊。讓人疑惑中國老人為何集體變“壞”。

社會分析

強行搶座強行搶座

究其原因,首先是成長經歷,“無論物質還是精神,充斥的只有‘匱乏’”:“眾所周知,‘新晉老人’大多出生於1949年前後,在他們長身體的時候,卻正好遇到‘三年困難時期’,食品短缺和飢餓感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物質觀念的形成。哪怕到了物資充裕的時期,記憶中的‘匱乏恐慌’還是會使他們試圖占有越來越多的物質資源,而為了物質甚至不惜大打出手甚至鋌而走險。精神層面的‘匱乏’則更甚。在物質長期匱乏的背景下,人類的活動唯一目的幾乎就是生存下去,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並且伴隨著歷次的政治運動,中國社會傳統的道德觀念被打破,而新的道德觀念又不存在,為了生存下去可以無所不用其極。就像是曾有文學作者描述苦難時期的生活。‘誰不偸誰就活不下去’。”

中國的基礎教育也被定義為“狼奶餵養出叢林式價值觀”:“在物質和精神雙重匱乏的環境下,這一時期的人們也並沒有得到良好的家庭、學校和社會教育。他們是喝著狼奶完成啟蒙和基礎教育,得到的是一種叢林裡比劃誰的拳頭大的價值觀。很不幸,老人家們成長的年代正是惡沒有底線的年代。而狼奶教育的另一個嚴重後果,就是理智和知識的缺陷。老人家們都不適應多種聲音的局面,不知道如何理性地辯論,他們習慣一人獨語的一言堂。訴諸理性,寬容異己,這種理智和道德上的品質,恰好是洞穴教化無法造就的。而知識上,老人家們當年成長時期的中西經典誦讀幾乎空白,沒有一點詩書禮樂的薰陶,這導致他們的粗野無知。當初種下的惡果,就到了‘收穫’的季節。於是他們不覺得廣場舞可能會對他人造成困擾,不覺得讓座是一種關愛而並非理所應當,甚至可以顛倒是非、誣陷他人,成長時期基本公共教育的缺失,使他們認為一切都理所應當,甚至可以不擇手段的利己。”

應對措施

在《論語·憲問》中有這樣一處:“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翻譯過來就是說:原壤叉開雙腿坐著等待孔子。孔子罵他說:“年幼的時候,你不講孝悌,長大了又沒有什麼可說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蟲。”說著,用手杖敲他的小腿。可見中國傳統的尊老和孝道,也是有條件的,就是老人要象個老人的樣子,不然不但得不到尊重,還給痛罵“老而不死”。

所以在中國社會,對於老人所存在的問題,該糾正的還是要糾正,不能因為在“尊老”之下,就近乎無條件的服從。當然,很多時候人的價值觀和處事方式是難以更改的,更何況六七十歲的老年人,所以,有些問題也只能交由時間來解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