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江南死國難者誌哀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相煎何急”出自曹植的七步詩。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原文

千古奇冤,江南一葉。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背景

發表於1941年1月18日重慶《新華日報》。1941年 1月,皖南事變發生。國民黨封鎖訊息,周恩來為《新華日報》書寫題詞和詩:“為江南死國難者誌哀”和“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向國民黨當局提出嚴正抗議,並在中共南方局內部署應變措施。

相關資料

“相煎何急”出自曹植的七步詩。曹植與曹丕都是曹操的兒子,曹植才華橫溢,曾獲其父曹操的特別喜愛,曹操也曾一度欲廢曹丕而立其為王太子,故得曹丕之忌恨.但曹丕是勝利者,最終繼承了魏王位。按理說曹丕的地位和權力已基本鞏固,可忌恨曹植的念頭沒有改變.一次他藉故讓曹植“七步成詩”(即在七步之內寫出一首詞),寫不出來便殺掉曹植。所幸的是,出口成詩是曹植 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七步詩”詩意:煮豆子正燃著豆秸,因煮熟豆子來做豆豉而使豆子滲出汁水。豆秸在鍋下燃燒著,豆子正在鍋里哭泣。本來我們是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你為什麼要這樣緊逼迫呢? 在國家危亡的時刻,國民黨反動派卻選擇了像自己的盟友下手(在共同抵抗日寇的危機時刻,國共就是兄弟一家)。 周恩來在這裡用“相煎何急”,實質是揭露“皖南事變”(在當時“皖南事變”的訊息是被國民政府所禁止披露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