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

灼見

灼見的基本解釋 [penetrating insight;penetrating view] 明白透徹的見解 灼見三有俊心。--《書·立政》 真知灼見灼見高妙。

基本信息

出處與詳解

灼見灼見
1、猶洞察,看清楚。
·立政》:“灼見三有俊心。”孔傳:“文武灼然見三有賢俊之心。”
宋蘇軾《賜范純仁辭免恩命不允斷來章批答》:“卿篤於憂國,明於知人,灼見朕心,宜在此位。”
胡應麟《詩藪·遺逸下》:“若蕭轂之訛,盧詢之脫,則余灼見其然。”
茅盾《追求》二:“仲昭想到愛人也灼見他的困難,那就已經得到了莫大的慰藉了。”
2、明白透徹的見解。
高攀龍《與揭陽諸生書》:“此鄙人近來灼見,決不誤,諸兄千萬加察。”
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難蘇學士》:“真知灼見者尚且有誤,何況其他!”
陸采懷香記·鞫詢香情》:“你今日之論,皆虛涉空談,非真知灼見之實。”
清江藩《漢學師承記·顧炎武》:“多騎牆之見,依違之言,豈真知灼見者哉!”
鄭觀應《盛世危言·吏治下》:“平素具有灼見真知,臨時乃能因材器使。”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第二二篇:“間雜考辨,亦有灼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