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麗得脊柱醫學研究院

簡介

脊柱是生命的大梁,是生命信息網路的一個主幹系統,是神經之根,是人體自愈機制的鑰匙,人體總發病的80%和脊柱相關。據統計,脊柱醫學已涉及到呼吸、消化、循環、泌尿、神經、內分泌等幾乎全身各個系統,橫跨內、外、婦、兒、皮膚、五官及老年醫學等多學科領域,其病症種類近120種之多。

為了解決我國公民脊柱疾病發病率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的問題,在全國範圍內優選極少數對脊柱疾病領域有特殊貢獻的醫療機構和人才,批准成立脊柱醫學研究院,全國僅有六家,灸麗得脊柱醫學研究院則是其中之一。

張萬里,專研脊柱相關性疾病26年,並獨創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脊柱疾病快速康復的療法,該療法博採眾長,將中醫正骨、理筋、美式整脊、分子學有機結合,規避了傳統療法輕視肌肉筋腱對骨骼的包裹作用,劃時代的將骨盆視為脊柱的地基,兩者為一個整體,打破了國內外傳統療法局部矯正點式思維的局面,榮獲國家專利及多項國內外重量級獎項。治癒脊柱病患近萬人,並舉辦多期脊柱整復培訓班,為國家培養逾千名脊柱醫學領域的專業人才,奠定了我國在世界脊柱醫學領域的領先地位。因此受到國家相關部門高度認可,並在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下,成立了灸麗得脊柱醫學研究院。

基本信息

成立時間:2017年5月18日

成立地點:北京

研究院名稱:北京灸麗得脊柱醫學研究院合肥分院

診療科目:脊柱專科

企業文化

灸麗得院訓:博愛、廉潔、精藝、精誠

灸麗得願景:為往聖繼絕學,為大眾謀康健;傳播中醫文化,守護國人脊柱健康

灸麗得宗旨:發展中醫、濟世救人、傳播愛心、厚德澤鄉

灸麗得價值觀:

企業觀:做受人尊敬的整脊領域第一品牌

員工觀:正直、積極、勤奮、好學

產品觀:實用、良好體驗感、創新

客戶觀:專業治癒肌體,親和溫暖心靈

行為觀:提綱挈領,持續改進,堅守承諾,執行第一

門診環境

0
0
0
1

院長介紹

張萬里

1
萬裡脊柱療法(中醫脊柱整體復位法)發明人,整脊專家,專研脊柱重疾——脊柱側彎26年,治癒脊柱病患近萬人,先後曾獲得2016歐洲國際醫學博覽會銀獎,國際重大發明特殊貢獻獎,2017第二十二屆全國發明展覽會銀獎,2018泰國國際發明展銀獎,發明中醫中醫脊柱整體復位法等3項國家專利成果,張萬里院長發明的萬裡脊柱療法,打破了國內外傳統療法局部矯正點式思維的局面,在世界脊柱醫學領域掀起一場理論革命。

主要成就:

整脊專家

專研脊柱相關疾病26年,以中醫整脊學為理論,發明一套從根治療小兒腦癱的新技術

發明萬裡脊柱療法等3項國家專利成果

北京灸麗得脊柱醫學研究院院長

2016歐洲國際醫學博覽會銀獎

國際重大發明特殊貢獻獎

2017第二十二屆全國發明展覽會銀獎

2018泰國國際發明展銀獎

民族醫藥學會科普分會常務理事

中醫科學院中醫藥科技合作中心專家講師

0
0
0
0
0
-

門診開診時間及地址

開診時間:周一至周日(8:30-19:00)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桐城南路與水陽江路交叉口向西100米

交通指引:公交站台(吳夾弄站)

灸麗得大事記

0

合肥電視台《我愛健康》欄目第一期

萬里教授講述神奇的萬裡脊柱療法及脊柱的相關疾病

-

合肥電視台《我愛健康》欄目第二期

青少年脊柱側彎帶來的危害有哪些

-

合肥電視台《我愛健康》欄目第三期

腰間盤突出的早期症狀

-

社區義診:張院長現場展示獨特的脊柱矯正手法

萬裡脊柱療法(中醫脊柱整體復位法)

萬裡脊柱療法發明人簡介

張萬里,男,1966年生,黑龍江人,中國著名正骨專家,灸麗得脊柱醫學研究院院長,中國民族醫藥學會科普分會常務理事,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科技合作中心專家講師。

中醫家學淵源,自幼便跟隨伯父學習推拿正骨,因為家鄉周邊有很多大型采沙場的勞力工人,經常出現外力跌打扭摔導致的脊柱損傷,耳濡目染脊柱類病痛對患者的折磨讓少時的張萬里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把中醫正骨這門老祖宗的手藝學好,徹底治癒脊柱類疾病;自1987年從醫以來,又系統學習了中國正骨泰斗羅有明、馮天有、李志明、苟亞博等的技術體系,融合百家之長厚積薄發,終自成一脈,首創萬裡脊柱療法,獲三項國家專利認證;多次應邀到各地講學,在中國針灸推拿協會舉辦多期“萬里中醫脊柱整體復位法培訓班”,為國家培養了千餘名脊柱醫學領域內專業人才,為中國的中醫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做出傑出的貢獻。

萬裡脊柱療法特點

對病根的認識

萬裡脊柱療法是將脊柱骨盆視為一個整體系統,每一個椎體之間和骨盆都有著密切的聯繫和制約關係,個別椎體的錯位不是獨立的,而是脊柱骨盆整體系統出現了問題,椎體的錯位是表,骨盆的錯位才是根,就像是地基和表層建築的關係;只有把脊柱骨盆這個系統整體調正,椎體的錯位才會根治;

治療方案

萬裡脊柱療法採用的是三聯療法,根據患者的病症特徵不同從而確定不同的先後康復步驟。

第一步:整脊調理;確定患者的肌腱經絡是否達到放鬆的調理狀態,如過緊或過松都要先行理筋推拿以達到適合標準;然後再用獨有的手法及專利的矯正工具,調理骶髂關節及脊椎的錯位,調整人體脊柱連帶的肌肉筋腱,這是至關重要的點:整脊必整肌,沒有肌肉筋腱的包裹束縛,正位後的脊柱很容易回到再次錯位的原狀,因此應從立體的角度恢復脊椎內外環境的平衡狀態。

第二步:固定肌腱筋骨;這一步以中醫的物理外治療法為主,如艾灸(專利艾灸艙)、理筋等,將影響肌腱筋骨排列的風、寒、濕祛除,讓人體的內外環境平衡恢復到正常的生理狀態。

第三步:補氣血;配合中醫藥物的外敷,增強人體的自愈機制,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恢復肌體的自然健康狀態,直接或間接治癒人體的各種脊柱導致的慢性疾病。

萬裡脊柱療法(中醫脊柱整體復位法)詳細分解

1.頸椎關節移位的矯正方法:

①頸1、頸2、頸3的矯正方法:以患者頸1左偏為例,病人仰臥,醫師站在病人頭的上方,雙手托著病人的臉腮,向上做牽拉動做,醫師下腰坐臀,左腿往左側邁出一小步,使病人的頭往右偏(健側)45°,後仰45°,達到極限,醫師右手不動,左手移動手指對著下巴,試試看有沒有硬端,是否卡住之意,若沒有硬端,則用輕快之力突破極限,即可聽到卡的一聲,完成矯正,用同樣的方法,反方向可做頸1右偏的矯正;

②頸4、頸5的矯正方法:病人坐在桌子前,雙手疊起放到桌子上,病人前屈額頭放在雙手上,把復位釺放在患側的棘突旁耳1cm處,復位釺的角度示錯位的程度而定,一般是70°到85°,然後用矯正錘輕輕扣擊復位釺2-3次即可復位;

③頸6、頸7、胸1、胸2的矯正方法:以頸7往左錯位為例,病人取俯臥位俯臥在診床上,下巴放在診床邊上,以下巴為支點,以頭和頸椎為桿槓,醫師站在病人的頭上方,醫師左手拇指點按在病人的第一胸右側椎棘突旁,醫師左腳往左側邁出一小步,醫師右手推動病人的頭部,往病人的右側鏇轉,到極限時,右手用力方向往右下45°,瞬間輕快的用力,聞聲即完成矯正,用同樣的方法,向反的方向可矯正頸7向右錯位;

④頸椎的坐位定點鏇轉矯正方法:適合從頸2到頸7,6個椎體錯位,患者取坐位,坐直少微往前低頭:①首先擺位、定點錯位;②然後患者頭緊貼醫師胸部,醫師手肘關節托住患者下巴,一手拇指點按患者偏歪棘突,往上牽引,同時鏇轉,鏇轉5-10度,最多不超過15度,拇指用力,聞聲矯正完畢;③然後穩定回位、複診;

2.胸椎的矯正方法:

①胸椎立式矯正方法:(1)患者取站立位,醫師立於其背後;(2)用毛巾卷一圓筒,置於胸椎的椎體上;(3)患者雙手手指交叉,置於頸後,醫師雙手自患者腋下,穿過抓緊患者的手腕;(4)在患者做閉上深呼吸動作,當吐氣完畢時:醫師用胸部向前頂毛巾筒,同時雙手向上向後推患者雙腕;患者雙腳腳離開地面,即可聽到(卡)的一聲完成矯正;

②胸椎立式矯正方法:(1)患者取站立位,醫師立於其背後;(2)患者雙手指交叉,置於頭後,醫師雙手自患者腋下,穿過抓緊患者的手腕;(3)醫師抓緊手腕,讓患者放鬆,進行上身鏇轉(逆時針和順時針都行),然後醫師雙手上提,使患者雙腳離地,即完成矯正動作;

③胸椎直壓式矯正方法:俗稱鐵板燒:(1)病人仰臥,雙臂重疊置於胸前,瘦人可胸前抱一枕頭;(2)醫師的右手握成讚美手,放在錯位的椎骨位置上;(3)醫師的左手和腕控制著病人的雙肘頭端,稍微向病人腳部方向施壓;(4)醫師的前胸壓牢在醫師的左手和腕上,亦即牢壓在患者雙肘的頂端;(5)當病人吐完氣時,突然下壓,即可聽(卡)的一聲,完成矯正;

④胸椎雙掌重疊,斜壓式矯正方法:患者取俯臥位,醫師站在患者頭前、雙掌重疊,放在患者脊椎中間,讓患者吸半口氣,不要呼出,醫師向斜下60度用力,從上到下,快速發力,連續肆手完成矯正;

⑤胸椎蝴蝶掌矯正方法:患者俯臥位,醫師站在患者一側,雙手承蝴蝶狀,左右交叉放在脊椎兩旁,讓患者深呼吸,當病人吐氣將完畢時,雙臂垂直,用上身體重突然鏇轉下壓,連續四手矯正完畢;

⑥胸椎錘正方法:患者取俯臥位,錯位椎體下放一毛巾圈,醫師站在患者一側,復位釺放在錯位椎體的同側,離錯位椎體棘突1.5cm處,角度為70°-85°,復位釺壓實,然後用矯正錘錘擊復位釺2-3次,聞聲後即完成復位;

3.腰椎的矯正方法

①腰椎定點斜板手法:適合腰1至腰5,適合所有腰椎錯位,以腰4左偏為例,患者取側臥位,緊靠床邊患側左側在上,左腿屈髖屈膝90°,醫師站在患者右側,右腿固定患者的左腿膝部,用左手拉患者右手,醫師的右手點按在第3腰椎棘突上,當患者的上身鏇轉的力傳達到腰3時為準,這時進行矯正,醫師左手推動患者左肩,到極限時即固定其位置不動,右手掌根按壓在患者左側髂後上棘處,於左手做反方向鏇轉到極限時,右手向前,瞬間發力,聞聲即完成矯正;

②腰椎的錘正復位方法:患者取俯臥位,錯位椎體下放一毛巾圈,醫師站在患者一側,復位釺放在錯位椎體的同側,離錯位椎體棘突1.5cm處,角度為70°-85°,復位釺壓實,然後用矯正錘錘擊復位釺2-3次,聞聲後即完成復位;

4.骶髂關節的矯正方法:

①左側髂骨向前向上移位的矯正手法:(1)病人仰臥,雙手交叉置於頸後;(2)醫師立於健側,一手壓在患側的髂骨上前緣,並固定住;(3)醫師的另一手緊緊壓住病人上面的肘的前端,然後該手向著醫生的方向,向內鏇轉病人的上身,直到腰薦關節為止,並形成鎖住;(4)此時按壓患側髂骨前上緣的手,猛力向後向下一推,會聽到(卡)一聲,即完成矯正;

②右側髂骨向後向下移位的矯正手法:(1)病人的患腿在上,側臥,右腿屈髖屈膝90度,然後將右腿的腳置於健腿的膝膕處,並將患腿置於床緣外;(2)醫師的左大腿頂住患腿的大腿前外側;(3)醫師的右手置於病人的右肩前方,並向後推,使病人的上身向後、向外鏇轉,直到腰薦關節處鎖住;(4)醫師的左手豆狀骨頂住病人的右髂骨的後下部位,而其前臂與身體的縱軸形成30°到35°的角度方向,朝著頭部及前方,突然用力(順時針方向鏇轉),即會產生(卡)的一聲,完成矯正;

5.骶椎移位矯正手法

①骶椎左側向後鏇轉矯正手法:(1)病人面向醫師側臥、左(患)側在上,左腿彎曲,把左腳放在右腿的膝膕部;(2)醫師站在床旁,面向病人,右手為矯正手,左手固定手,穩定病人的左肩;(3)醫師右手的豆狀骨放在患者骶椎的上側骶髂關節的中間位置,但必須在骶椎上,儘量靠近在左髂骨而不碰到左髂骨,手指重直,向下放置;(4)左手按在病人左肩上,逐漸向上和向左施力產生一種相當的牽引力;(5)右手的前肘、臂與床幾乎平行,透過豆狀骨向前,向側,突然發力,使患者骶椎左側,向前產生移位,聽到“卡”的一聲,完成矯正,把向後突出的部分歸位;

②骶椎左側向後向下鏇轉的矯正手法:(1)病人面向醫師側臥,左(患)側在上,左腿彎曲,把左腳放在右腿的膝膕部;(2)醫師站在床旁面向病人,右手為矯正手,左手穩定病人的左肩;(3)醫師右手的豆狀骨放患者骶椎上(患)側骶髂關節的中間位置,但必須在骶椎上,儘量靠近左髂骨而不碰到左髂骨,手指垂直向下放置;(4)醫師左手按在病人的左肩上,逐漸向上和向後施力產生一種相當的牽引力;(5)醫師右手的前肘、臂與床幾乎平行,透過豆狀骨及掌先作順時針方向的扭轉到極限,使下移錯位向上歸位,然後再向前突然發力,即可聽到(卡)的一聲,完成矯正;

③骶椎上端後突:(1)說明:如果在骶椎的上端向後移位,也就是腰骶關節發生移位,矯正時不能只向前矯正向後移位的骶椎,應視整個骨盆為一個整體向前矯正,骶椎的上端向後移位是一個純粹的向後,不必考慮鏇轉或歪斜,所以不必分患側或健側,推骶椎上端的力要快、要有力(2)病人側臥位,右側在下,彎曲病人的左腿,把左腳放在右腿的膝膕部;(3)醫師的右手為矯正手,左手為固定手,接觸點儘量靠近腰骶關節的椎間盤,也就是L5的椎間盤;(4)右手的手掌根頂在骶椎的上端,順著L5椎間盤的方向,向前推到極限,在極限上向前推壓幾下,活動活動腰骶關節,然後在極限上用又快又有力的推力,順著L5椎間板的方向,突然發力,即可聞聲,完成矯正;

6.恥骨的矯正手法:

①恥骨上升矯正:(1)病人仰臥位、左側靠近矯正床邊緣,將左腿垂於床外,醫師以其左手(豆狀骨處)按在病人的右髂骨上,右手按壓在左膝上,雙手施力下壓矯正(力要和緩適當);(2)做上述的矯正後,就原姿勢讓患者的左大腿向上抬,於醫師對抗5-6次;(3)繼續做7-8天可愈;

②恥骨下降的矯正:(1)病人仰臥,右(患)側屈腿,醫師以左腋壓在患腿膝部,以左手的手掌置在患者恥骨位置下方,向上抬矯正;(2)做上述矯正後,醫師在右恥骨位置下方的左手仍然置於後處,其右手抓床緣,腋部壓在患者小腿上,讓患者將大腿上抬,於醫師對抗5、6次,繼續做7-8天可愈;

7.尾椎的矯正手法:尾椎的體內矯正手法:(1)病人伏臥在床邊,雙腿分開立於地上,在腹部下方置枕頭;(2)醫師立於病人的臀側,戴上橡皮手套,在食指(或中指)上要敷上無刺激性的凡士林,以防止擦傷直腸和肛門;(3)食指儘量插入肛門內部,矯正時手指不可以彎曲,要伸直,以免造成傷害,在尾椎和尾骶關節做微微地撥動動作,並向上(稍微彎曲食指)觸摸尾椎和骶尾關節的前方,必要時用體外的大拇指和體內的食指夾住尾椎,做彎曲和伸直的動作,專家們都認為先作彎曲和牽引的動作是最好的手法;(4)倘發現尾椎有側歪的情形,就把食指放在相對的另一側做反方向的矯正,不過此動作應先作完彎曲,後仰的幾個動作以後才能做,較為完全,X光片作事先研判,一定要明了,然後再矯正,當食指和拇指捏緊尾椎,在完全牽引的情況下,按在骶椎上的左手向前方及頭方用頓力推2-3次;

8.長短腿的矯正:以股骨為槓桿,使臀部由外內鏇轉,醫師在膝部之手為矯正手,在踝之手為固定手,以矯正手將膝部上抬,然後內推,使大轉子“內收”,再以固定手同時配合,內轉髂部,又將足向外方下拉(足擦床面),將腿由彎曲拉直;

9.脊椎側彎:首先要矯正患者的骶髂關節錯位和骶椎的側歪,然後用錘正方法矯正患者的脊椎側彎,在矯正脊柱側彎時,先矯正側彎最嚴重的椎體,再矯正嚴重椎體兩側的椎體,這樣逐漸矯正,不要矯正過多,患者身體不能試應,可2-3天矯正一次;

10.中醫脊柱整體復位法、矯正錘和復位釺的設計理念和使用方法:

a.頸椎的矯正方法:頸椎脊髓的膨大區為C4、C5、C6、C7之間,這一段頸椎是活動最頻繁,受傷最多,危險性最大的一段,在這個區域由於頸椎椎體,椎孔也小,脊髓卻較粗,這樣脊髓與椎體間留下的空隙就比較小,如果椎體發生錯位,很容易碰到脊髓,手法進行整復時,如果椎體碰到脊髓,那就很危險的,如果用矯正錘和復位釺矯正就安全很多,復位釺是放在錯位椎體同側棘突旁開1.5cm處,角度為75度,用矯正錘輕輕敲擊復位釺,使力由復位釺傳導給肌肉,由肌肉傳導給椎體,使其復位,此法安全可靠,效果很好;

b.胸椎和腰椎的矯正方法:當胸椎和腰椎的椎體發生鏇轉和側彎時,用手法矯正難度很大,效果不好,這時採用矯正錘和復位釺就能夠得心應手,椎體鏇轉時,復位釺放在鏇轉椎體的健側,棘突旁開1.5cm處,角度為90度,垂直向下用力,輕輕敲擊復位釺,椎體即可復位,脊柱側彎時用手法很難矯正,可用矯正錘和復位釺就很容易矯正,並且可矯正到60度的側彎;

c.骶骨鏇移和骶髂關節錯位的矯正方法:骶骨鏇移時,用手法矯正有一定難度,而用矯正錘和復位釺就方便很多,不管怎樣鏇移,復位釺放在高點用垂直於高點的角度來敲擊復位釺,骶骨即可復位;椎體錯位時,復位釺放在錯位椎體的患側,復位釺角度為75度-85度,於復位釺和患處成為一體,這時用復位錘輕輕敲擊復位釺,椎體即可復位。

萬裡脊柱療法(中醫脊柱整體復位法)治療範圍

治療範圍:對脊柱類的難重複病症――脊柱側彎有特效,其他脊源性疾病:頸椎病、腰椎病、風濕類風濕、股骨頭壞死、冠心病、胃病、婦科病月子病、男科病、小兒腦癱、小兒自閉症等近百種內外科。

“小兒整脊六步法”對小兒腦癱的套用

小兒整脊六步法是根據整脊醫學及人體督脈理論,經絡學說,臟腑學說而創立的一種快速,全面調治小兒腦癱、失語、狂躁的一種嶄新的理念和技術。

第一步:根據患兒身體特殊結構,我們用溫和巧妙的手法,將患兒的頸椎、胸椎、腰椎、骨盆依次矯正。主要是解除椎體對椎動脈的壓迫,讓腦部重新獲得充足的營養,使受損的大小腦重新恢復,再次擁有指揮、調節人體各機能的能力。矯正所有錯位椎體及骨盆關節釋放脊神經,這是本療法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第二步:推拿點穴,通過適度手法對患兒機體進行疏通刺激,以達到疏通氣血,松解肌體僵硬、粘連的現狀。

第三步:捏脊,脊柱為人體督脈所在地,上通腦髓,內連五臟六腑,督脈又主管人體一身之陽氣,所以捏脊既可調和臟腑,醒腦開竅,又可提高陽氣,疏通六大陽經。

第四步:中藥懸灸,經多次研究,終研究出一款以成年黃金絨配比多味中草藥的藥物灸條,用以增補陽氣、醒腦開竅、補腎生髓。

第五步:中藥滲透,對嚴重腦癱患兒我們採用純中藥滲透,以加快腦癱患兒康復速度,經過上述五步,系統治療半個月,三周歲以下患兒,肌張力便可恢復正常,由一個腦癱患兒變成一個沒有疾病束縛的遲緩兒。

第六步:再經三至八個月的調治,患兒便可恢復正常。

家庭脊柱保健操

1

用於治療急性的背痛(近期發生的、較為劇烈的疼痛,與長期的、若隱若現的疼痛相對應)

0

主要運用於急性下背部疼痛治療,對於慢性和復發性疼痛患者有不錯的效果

2

用於治療下背部僵硬,也可以被當作用在康復後預防病痛復發

3

在發生急性下背部疼痛時,如果不能躺下來,可以選擇站立式

4

治療下背部受傷所引發的僵硬感

5

治療下背部受傷所引發的僵硬感進一步緩解腰背部疼痛和僵硬

6

進一步緩解腰背部疼痛和僵硬

學術貢獻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科技合作中心授權,全國唯一中醫整脊師教學培訓機構

土耳其伊斯坦堡中醫整脊推廣中心

0

第二十二屆全國發明展覽會暨第二屆世界發明創新論壇

2

北京新特醫國際醫學研究院第六屆民間絕技交流會

3

灸麗得臨床帶教

張院長通過豐富的案例和淺顯易懂的表達,讓學員們更加深刻的了解中醫知識。根據來灸麗得脊柱醫學研究院治療的患者案例,院長邊手把手教學,邊為學員講解患病的原因及治療方式,使學員們真正的做到學以致用,讓每個學員都可以真正的了解病情的病根,掌握每一種病情的治療方式。在培訓課上設定精簡課程,嘗試“小班模式”、“學研結合”,有效提升了學習效率,帶教結束後可參加畢業考試,考試通過者則頒發中醫整脊師證書。現今國家政府對脊柱健康越來越重視,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科技合作中心對萬裡脊柱療法(既灸麗得脊柱醫學研究院)所取得的影響,決定灸麗得脊柱醫學研究院為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科技合作中心唯一指定中醫整脊人才培訓機構,並頒發中醫整脊師證書,可以同時在中國中醫藥管理局人才交流中心官方網站查詢。

免責聲明:

1、本詞條所展現的公司信息、產品信息及其他信息均由詞條所屬企業自行提供和編輯,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合法性由詞條所屬企業完全負責。

2、頁面圖文信息由企業自主編輯、提交內容,互動百科僅對違反法律法規的內容進行審查,不對內容的真實性核驗,不對正確性進行保證,請您在參考過程中遵循審慎原則。

3、本詞條不做任何行動建議,互動百科不對任何第三方根據本詞條內容採取或者不採取行動負責。

如發現以上經營主體發生違法違規欺詐等不誠信行為歡迎大家進行線上舉報,或傳送舉報郵件到[email protected]

目錄

熱門問答 企業諮詢

* 本詞條由灸麗得脊柱醫學研究院創建並享有著作權

Powered by HDwiki © 2018

取消

010-83568201

分享詞條給好朋友

新浪微博 QQ空間 微信 周邊環境 1 / 9 掃碼或保存

長按上圖保存二維碼,使用微信掃一掃右上角的"相冊"掃碼,再分享好友或朋友圈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